APP下载

论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的融合

2021-12-06万颖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融合策略汉语言文学

万颖

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学在我国高校文化课程学习当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的它也在我国的文化体系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汉语言文化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的同时,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提高我们的人文综合素质,也能够作为教学质量的一个参考,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篇文章就汉语言的作用进行分析,从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运用到学生学习生活当中的特点或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几个角度,提出一些能够帮助教育教学的策略,给相关人员作为一个参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人文素质 融合策略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语言课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样的也能够体现出我国作为一个古国的文化底蕴,同时,能够体现出我国古人的智慧在与人文素质的融合。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教育的现代化特征十分明显,例如教育要求要能够不断的提升同学们的人文教育,让同学们能够在我国文学智慧的基础上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对我国的新型教育以及对我国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

一.人文素质教育概念

在如今的教育领域大语文时代已经到来,语文的课程是综合学习当中的一个基本的科目,也是各层次、各年级的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科目。从语文的基本属性来看,它既具有十分强大的实用性,同样的又包含了作为人类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我们说的人文性,因此就语文的基本特点而言,我们在语文的教学当中就必须要能够既顾及它的实用性,又要顾及他的人文性,综合来讲就是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当中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又要能够肩负起通过语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

现代教育和综合人才的基本要求就是人文素质。它主要体现在作为人的基本道德涵养人格的表现,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的提现,但是人文素质教育又有所不同,它主要表现为某一个体接受了优质的文化教育,在文化教育的新熏陶下,使这一个体呈现出优秀的品质。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就是要有严格的自我要求。要求自己能够具备较高的文化涵养以及人文素质,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教育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以及他的个人性格等各方面综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后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差异化教学,从而达到开展教育教学的目的,培养出符合现代要求的高知识、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1]。

二.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開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学是有效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能够积极的开展情感教学。有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时候只知其形而不知其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情感教学来让学生逐渐的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内涵和文字的魅力,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探索研究、发现接受的积极性,这样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就目前来说,当今社会对于综合型的人才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开展过程当中,教学老师要能够从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比如可以具体分析一下学生个人的文化基础程度以及对汉语言文学的接受程度,老师在教学当中要把这两个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教学。从实际情况来分析,如果学生的文学基础比较薄弱的话,那么他对于文化输出的兴趣就会比较低,同时学生的自尊心也是比较强烈的,因此我们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中,不可以采用一些强制性的灌输手段,不然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产生反作用的效果。就此而言,教师们在开展教育工作时有必要将学生的个人情况、个人特点,结合汉语言文学的科目特性作为一个基准点,以此来展开情感教学。例如,当我们在学习鲁迅的《故乡》时,教师在课程的前期设计中可以先让同学们去提前预习,在预习当中能够感知一下当时时代的特点,从而直观地提高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体会文章当中的语言特色和作者对于个人情感的表达特点,以便能够在正式的课堂上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的共鸣,同样的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个人与文章的联系[2]。通过这一篇课文,同学们可以先感受到在旧社会的中国农村的破败景象,感受在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人情的冷漠,在学生能够进一步的体会到时,老师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指导,从文章中一些重点的语句,例如:修辞和人物的语言描写,或者是环境描写当中,去让学生进一步的感受到其内涵。同样的也可以抓住一些较为关键的词语去感受人物的形象,比如在文章当中描写杨二嫂的个人性格的字词:自私、泼辣等,就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文学作品当中,杨二嫂这一小市民形象的人物,最后再从整篇文章的布局、结构、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各个方面,去体会鲁迅先生想要通过这篇文章所抒发的情感,对目前生活的厌恶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除了教学的技巧上要有所改变之外,在整个的人文素养的教学培养过程当中,老师要能够展现出充分的耐心以及充分的爱心去与学生建立起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从精神层面上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以及内涵,从而对学生产生声深远的正面渲染和影响,帮助学生们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样的也能够让学生从课文的文字当中学会感受人物的美德和道德,以此来达到用感情来启发人,用某个人物的品质来影响学生的效果。

(二)进行品德教育

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同时,除了要求老师们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希望老师能通过自己的人文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出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的人文主义精神,培养出既具有人文精神又能够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的新型健康人才。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此中的地位和角色十分重要,教育工作者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同样的也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执行者,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提升,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综合素质,同样的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而言,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自己的综合知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能够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和学习时修养,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教化作用,影响学生的个人学习和自身素质。同样的根据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特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过程,老师们和学生们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去探寻它的意义,并且将它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展现出书本里的社会生活以及要传递的正确的价值观,当学生们在阅读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时,就会从中感受到所要传递的精神品德,让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教学活动当中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作用,以此来丰富学生人文内涵。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这一文,通过论语里边对孔子起居作息的记录,以及对孔子字字珠玑的指导性语言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孔子思想的内涵以及孔子思想的人生价值追求。还比如我们可以从孟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等一系列的语言当中,感受到孟子思想中所要表达出来的人文主义气息与现代精神相结合的内涵。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同学们学习到中国思想文明的发展历程,还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历史、哲学和法学等等多个方面,同样的也能够让同学们了解到有关中国的发展历程,感受到文学作品以及文字、人物的力量,从而可以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们建立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气质、气度[3]。

(三)进行实践教育

就目前社会而言,我国的教育十分重视,国民教育除了在理论上的知识传授,还必须要能够联系具体的生活进行实践,把学以致用四个字作为导向根本,保证学生们在课堂里学习到的知识输入,到社会当中也能够有所受用,并且能够运用。因此老师们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当中,除了要对理论教学重视之外,还必须要能够积极的引导同学们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这样子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够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

除此之外,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老师应该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理问题的能力,真正的将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摒弃传统的死记烂背的方式,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能够实际性的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活动开展时,教师们除了要注重依据课本来进行重点讲解,还需要对课文的精神层面进行教学,同时也能够帮学生把教学活动和学生的个人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样的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插入一些符合新时代下学生发展要求的文学作品或者是漫画作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如徐志摩的诗歌或者张爱玲的小说等。比如我们在学习到项链这篇文章时,首先可以要求学生们进行自我监督,了解到其中小人物的形象和命运作弄的悲哀,以此来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状况,帮助学生们建立起同理心,同样的也引导孩子在遇到类似的打击时,能够坚强的面对,意识到:困难是人生的常态,我们面对困难时要勇敢的去斗争[4]。同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还要不断的去揣测关于学生的心理变化,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作品,讓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既提升自我兴趣,又能够从文学作品当中获得个人的知识和价值观念的建立,同样的也让他的文学底蕴和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针对于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在作用这一块进行了分析,通过两者的联系和差异可见,学生需要老师的辅导与指导来提高自己,老师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要找准教学的方向,充分利用课堂的课文、学生、教辅等多种因素,让学生能在课堂当中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增强自己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的同时,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艳红.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黑河学刊,2019(05):125-126.

[2]王燕.论人文素质教学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融合策略[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7):156-158.

[3]杜小令.分析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及对策[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4]贾小霞.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J].学周刊,2018(12):8-9.

(作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融合策略汉语言文学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