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教育规律与红色精神教育传播策略研究
2021-12-06张鹤竞张志坚
张鹤竞, 张志坚
(嘉兴学院 南湖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00)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财富和优秀文化资源,有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动力。精神的最终价值在于育人,红色精神在高校的育人价值在于其被师生广泛认同并作为践行的价值准则和精神追求。红色精神的教育传播是将红色精神从理论层面落地到实践层面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规律是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本质联系,普遍性、必然性和稳定性是其主要特征,遵循学生思想教育规律是增强红色精神教育传播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让红色精神传播入脑、入心、入行的基本策略。
一、 大学生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及规律
红色精神的教育传播是一种思想教育、价值教育,要使红色精神科学有效地传播,首先要了解大学生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明晰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
1. 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
(1) 感知理解阶段。感知理解是思想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要真正地从内心对思想内容产生认同,首先对思想内容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只有真知才会真信;反之,对思想内容不理解或者理解偏差,将会导致偏信或盲信。从感知到理解是对思想内容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认知升级,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思维跨越。在这个层面,学生对红色精神产生直观、感性的初步认识,这一阶段所形成的认知是碎片化的、浅层次的,但却是后续认同、践行的基础。
(2) 接受认同阶段。对思想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之后,能否触发大学生进一步的认同、内化和践行,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引起他们在情绪、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能否在情感上产生认同。情感态度在这个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激活和催化作用,引导学生相信、接受思想内容,并有意愿将其融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认同的过程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一次否定都将引向思想跃迁[2]。影响个体认知态度和心理倾向的重要因素除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红色精神的匹配度外,教育者宣传、阐释的方式与学生个性心理特点、接受水平的吻合度也是重要因素[3]。
(3) 内化践行阶段。思想内容的内化是指学生在理解、接受、认同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内心深处稳定、持久的准则,与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融合,并能够外化为自觉行动,由“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思想的外化实践是最终目的,内化结果要通过践行体现出来,继而产生更广泛、长远、深刻的影响。将思想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学生在日常实践活动中的外在行为规范,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检验思想内容的正当性,进一步稳固思想认同。
2. 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规律
(1) 需要驱动规律。一定的目的性意识只有反映和契合一定主体的需要,才能被一定的主体所内化,成为主体内在的精神动力[4]。开展思想教育传播工作,首先要了解大学生的需求,精神的价值功能只有满足了大学生的主体需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弘扬、践行的积极意愿。就如同中国共产党人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就是基于对中国现实情况的深刻了解,只有马克思主义才适合当时中国的现实需求。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行为驱动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开展思想教育要以学生的需求为起点,在教育内容选择、教育形式设计上要契合学生需求。
(2) 情感引导规律。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情感认同在思想内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的逻辑中介与重要环节。情感作为非理性因素,具有波动性、易变性、感染性,情感会影响认知,如果一开始就对思想内容产生抵触、厌烦心理,那么后续的认知、认同、内化过程也就成为不可能。相反,积极正向的情绪、情感体验会起到助推作用,进一步引导思想内容在个体内心扎根深化。
(3) 实践强化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人类认识总的发展规律。实践是个体在精神的指引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为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检验进一步验证思想理论的正确性、适切性,增强对思想理论的正确理解和认同,巩固其在内心价值观体系中的基础。社会心理学家比姆的自我知觉理论指出,人们必须要借由观察自己外显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内部状态[6]。因此,实践可以反过来巩固认知和态度。
(4) 内外因交互律。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其个体内在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宏观层面即大学生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以及微观层面即教师、课堂教学、学校文化、家庭教育、同辈群体等,都会对大学生内在的心理、思想产生作用。具身认知理论指出,人的认知活动依赖于由认知、身体、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6]。因此,在红色精神的教育传播过程中,要周全考虑各方面因素,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共同服务于红色精神的教育传播。
二、 目前红色精神在大学生教育传播中存在的不足
1. 红色精神教育传播内容缺乏适切性
对红色精神的认知是学生认同和践行红色精神的前提,而红色精神教育传播的内容选取和设计是影响学生认知认同的重要因素。由于红色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具体实践中逐渐形成、沉淀的价值观,而今天学生的生活环境与特定历史时期完全不同,造成了红色精神教育传播的时空差异,破解时空差异的主要方法就是将红色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断丰富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展现红色精神的时代生命力。
但目前高校在红色精神教育传播时,存在未能很好地将红色精神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融合,未能结合现实情况对红色精神的教育内容进行适切性选取和设计。教育传播主体对红色精神内涵、时代价值的阐释还不够深刻,存在讲不深、讲不透、讲不好等现象。红色精神教育传播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两张皮”,对学生的困惑正面回应不够,对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解释不够,对学生具体的实践指导不够,难以贴近学生实际。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对红色精神的认知浅层化、表面化,认知程度不高。
2. 红色精神教育传播形式缺乏有效性
红色精神教育传播形式是影响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对于红色精神教育传播,高校除了思政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新媒体阵地等都是进行红色精神教育传播的重要形式。很多高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实践活动等来引导学生对红色精神进行情感体验和实践体悟,以此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与实践锻炼;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设计红色精神的新媒体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宣传。但由于在顶层设计和整体安排上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往往以一些零散的文化活动和宣传为主,在设计上存在重娱乐、轻思想倾向,进而影响了学生对红色精神的持续感知和深度体验,最终导致教育实效性不强。
3. 红色精神教育传播主体缺乏协同性
高校学生思想的形成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红色精神教育传播也涉及多个主体、多个部门、多个环节,而并非某一群体、某一部门的工作。但目前高校红色精神教育传播仍以思政课、学工部门、团委、宣传部门为主。思政课主要负责红色精神相关内容的教学,学工部门和团委主要负责组织红色精神教育相关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宣传部门主要负责红色精神的相关宣传工作,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性还不够,未形成教育合力,没有构建起红色精神教育传播的大思政格局。在高校思政教育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下,需要各个主体之间加强协调沟通、统筹安排,打破各自为政的工作方式。
三、 红色精神在大学生中教育传播的实施策略
基于目前红色精神在大学生中教育传播的不足,根据大学生思想形成与发展规律,结合高校的具体实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红色精神教育传播实施策略。
1. 精准把握学生需求,激发学生主体自觉性
满足大学生现实需要是红色精神被大学生接受、认同、内化、践行的逻辑前提。而红色精神是否具备满足学生需求的功能,主要在于能否与新的时代内涵相结合,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和引领功能。高校要增强红色精神教育传播效果,需要精准分析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继而在教育传播的内容设计、方式选择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针对性,激发学生对红色精神的迫切需要。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实施分层分类教育传播,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二是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成为红色精神的次传播主体。高校学生的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需求自然也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与学生所面临的思想、学业、生活、工作、就业、创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真实需要为切入点,加强红色精神与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激发学生对红色精神的主动接受。例如红船精神的首创、奋斗、奉献精神可以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价值引导,起到精神激励作用,用中国共产党艰难的创业历程来激励大学生敢于创新、坚定信念、不惧困难、奉献社会。此外,针对那些对理论学习兴趣高、基础好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为其提供支持和指导,例如成立理论性社团,编入青马工程班,配备指导教师,给予资源倾斜,指导其念好“五字诀”:“引”字诀突出兴趣导引、方向引领;“红”字诀强调红色精神立特色、争做红色传人;“信”字诀注重信理论;“活”字诀以实践为导向,活跃学生主体,活化活动方式;“实”字诀以调查研究为抓手,了解真情实况,开展红色精神的调研、宣传、实践活动,成为红色精神的自觉守护者、传播者、践行者。
2. 创设红色育人环境,以文化浸润增强情感认同
依据大学生思想形成的规律,育人环境的濡染作用非常重要。创设红色精神传播的校园文化环境,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精心设计,发挥文化环境的浸润作用,增强学生对红色精神的情感认同。
在物质层面,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设红色文化景观、红色阅读室、红色创业园等,通过宣传栏主题海报、主题墙绘、校报、网站、广播站、“两微一端”等大力宣传红色精神,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处处可见红色精神。在制度层面,根据实际情况精选红色精神,将其内涵融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方面,潜移默化地进行红色精神教育。在精神层面,将红色精神与校训、校风相结合,与学校的发展变革相结合,融入服务、教学、管理、研究的方方面面;培育以“一院一品”“一院多品”为支撑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精心制作以红色精神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使学生接受红色精神文艺熏陶;挖掘红色精神榜样,注重朋辈教育,通过看得见的身边人、身边事进行榜样示范教育;教育传播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找到红色精神与学生精神世界的共鸣点、利益诉求的交汇点,引发情感共鸣,增进思想和情感认同。
3. 搭建红色精神实践育人平台,以真实践强化真认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未经具体实践检验的红色精神也难以真正地在学生思想中扎根。红色精神来源于特定的历史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内涵和深化发展,红色精神的教育传播同样要面对现实、立足实践,以不断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因此,要为学生搭建红色精神实践育人平台,以红色精神指引学生具体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修正和巩固学生对红色精神的认知和认同。对大学生而言,“双百双进”、“三下乡”社会实践、党团日活动、志愿服务、专业实习、创新创业等是主要的实践育人载体,因此在对这些实践载体进行设计时,要注重挖掘红色精神的实践育人元素,并将其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践行中深化对红色精神的认知和体悟。
4. 协同多方红色精神育人力量,构建全员育人思政格局
红色精神的入脑入心受到大学生内外因交互作用的影响,因此要注重整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各方面资源,调动多方力量,构建高校红色精神教育传播全员育人格局,共同为红色精神的教育传播服务。高校要努力构建理论研究、课堂教学、思想引领三位一体的红色精神育人队伍。
(1) 加强对红色精神研究,注重红色精神的校本研究成果,以其学术权威性引导学生遵从和仰慕。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习惯进行分析,注重研究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红色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的内容。
(2) 思政教师要主动站稳思政讲台,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要真正学懂、弄通红色精神,敢讲、能讲、会讲,能够讲透彻、说明白,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就能被学生所认同。教学内容要主动链接创业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等,形成红色精神教育网。畅通红色精神进教材、进课堂的渠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上融入红色精神,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感知、了解、体验红色精神。
(3) 思政管理队伍要精心谋划,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要拓展线上、线下思想引领渠道。在线上,运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培育新媒体传播队伍,精心设计传播内容,打造红色精神精品在线课堂,推动资源整合,优化传播策略,做强网络阵地。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传播内容时,要符合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阶段的特点,不能过分追求简单化、生动化、浅显化、碎片化。在线下,开展贯穿知情意行心理过程的嵌入红色精神的“第二课堂”活动,融合理论学习、情感体验、实践感悟、调查研究等多元化的育成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红色精神理论专题学习活动,在认识层面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开展“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体验式主题活动,通过“踏寻红色足迹”等仪式教育引导学生在情感上坚定信心;开展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具体行动践行红色精神。探索将红色精神的学习、践行纳入“第二课堂”考核评价体系,线上线下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形成共振效应。
四、 结语
红色精神的教育传播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形式,符合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遵循大学生思想教育规律是提升红色精神教育传播效果的基本前提。高校要坚持红色精神教育传播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原则,不断探索和改革红色精神融合思政教育的内容、形式、载体等,发挥红色精神的育人价值,提升育人实效,为党育好人,为国育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