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贴面粘接技术修复牙体缺损的护理配合

2021-12-05姚莉

天津护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粘接剂牙面贴面

姚莉

(天津市口腔医院,天津300041)

瓷贴面(porcelain veneer)是用于改善牙体缺损、变色等缺陷的一种修复手段,它是利用粘结技术将口外加工成型的瓷修复体粘贴在患牙表面。瓷贴面的优点是能够保存牙髓活性、减少磨牙量或者基本不需要磨除牙体,并且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由于瓷贴面的固位力非常微弱,完全依赖粘接剂固位,所以在粘接过程中不可出现任何差错,否则极易形成瓷贴面脱落的现象。而瓷贴面的粘接过程较为复杂,有严格的操作时间,而在限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贴面修复,离不开护士熟练的护理配合,医、护、患三者之间的有效配合是获得满意修复效果的重要保障。现就瓷贴面粘接护理配合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基本资料

本组患者68例(瓷贴面138个),均为前牙牙体缺损,男36例(瓷贴面72个),女32例(瓷贴面66个),年龄18~46岁。瓷贴面修复后即刻、半年及一年复诊,除3例患者的5个瓷贴面分别于修复后半年和1年发生瓷面的局部崩裂或整体脱落外,其余65例患者均对瓷贴面修复效果满意,瓷贴面修复体舒适美观,达到预期效果。

2 护理配合

2.1 心理护理 修复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的美容修复期望及认知进行评估,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1],向患者讲解瓷贴面粘接的相关知识,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及配合方法,在患者对其治疗过程和预后效果有充分的了解后,告知患者签知情同意书。瓷贴面的试戴及粘接过程全程大概需要30~60分钟,在此期间,护士需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动作,分析其心理感受和评判其治疗配合程度,采取相应措施。本组有5例患者由护士进行治疗前的沟通时,表现得异常紧张,并对即将的治疗过程产生了恐惧感。我们通过一边播放舒缓音乐、一边通过语言对患者进行安抚,并及时将减压玩具放置在患者手中来消除或者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以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完成。

2.2 用物准备

2.2.1 贴面粘接用物 常规口腔治疗盘(内有口镜、探针、镊子)、三用抢头、吸唾管、棉球及棉卷、75%酒精棉球、95%酒精、排龈刀、排龈线、牙线、洁治器、金刚砂条、调颌及抛光用车针、抛光杯、抛光膏、咬合纸、低速手机、光固化灯、医用手套、护目镜。

2.2.2 瓷贴面粘接系统用物37%磷酸、4.5%氢氟酸凝胶、硅烷偶联剂、Syntac前处理剂、Syntac粘接剂、Heliobond粘接剂、光固化树脂粘接材料、试色糊剂、避光盒、毛刷柄、毛刷头。

2.3 术中护理配合

2.3.1 瓷贴面试戴 护士准备好低速手机、车针、抛光膏、咬合纸等,协助医生在患者口腔内试戴瓷贴面,经过医生调改组织面,然后选择试色糊剂。提供给医生基牙的比色颜色,由医护两人共同确认无误后,将试色糊剂均匀涂在瓷贴面的组织面,再交给医生完成试戴过程。辅助医生核验瓷贴面的颜色及试戴效果,询问患者的满意度及感受。本组有1例患者对瓷贴面的颜色不满意,医护患共同重新试色,待患者确定后,由护士配送至技工室,技工修改颜色后,患者再次试戴,结果满意。另有2例患者对瓷贴面的形态不满意,医生了解患者的需求并经过相应的调改,达到患者满意并确认,护士将牙面和瓷贴面彻底冲洗、吹干后交由医生操作。瓷贴面经过抛光后即可进行粘接。

2.3.2 瓷贴面粘接

2.3.2.1 瓷贴面预处理 护士先戴一次性手套,瓷贴面经75%酒精消毒后用一次性气枪吹干,4.5%氢氟酸酸蚀组织面20 s,加压冲洗15 s,将其吹干,酸蚀合格后的组织面呈白垩色;将氢氟酸酸蚀过的瓷贴面放入盛有95%酒精的容器内,用超声波振荡器震荡180 s;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因手套已沾染氢氟酸,故重新更换手套,将震荡后的瓷贴面用气枪吹干,在组织面上涂布硅烷偶联剂,约60 s,再次吹干后均匀涂Heliobond粘接剂。按医生要求的粘接顺序将瓷贴面排列好,放置于避光盒内备用。整个操作过程注意瓷贴面不被污染。

2.3.2.2 牙面预处理 取低速直机、抛光杯、抛光膏传递给医生,协助医生清洁牙面并吹干;协助医生将棉卷置于患者前庭沟,将吸唾器置于患者口腔内,传递排龈刀、排龈线排龈;传递37%的磷酸酸蚀基牙唇面15~30 s后加压冲洗20 s并吹干,此操作护士要配合医生用强力吸唾器吸净患者口腔内的水及酸蚀剂,直到牙面呈现白垩色才显示酸蚀达标;护士挤一滴Syntac前处理剂于避光盒内,用小毛刷蘸取后递予医生,处理牙面15 s,吹干;挤一滴Syntac粘接剂于避光盒内,用小毛刷蘸取后递予医生,处理牙面10 s,吹干;挤一滴Heliobond粘接剂于避光盒内,用小毛刷蘸取后递予医生,处理牙面,吹匀。整个操作过程护士要严格遵守操作时间,及时传递器械和材料。此外,吸唾要及时,注意配合医生做好有效隔湿,避免污染牙面;同时保护患者的软组织不要被酸蚀剂触碰。本组患者未有因冲洗液外露或者喷溅操作而引起的损伤。

2.3.2.3 粘接与固化 护士将与医生所需颜色匹配的树脂类粘接剂涂布于瓷贴面组织面,若发现有空缺或气泡则需及时去除。将瓷贴面按医生方便拿取的方向摆放在手心递予医生,医生接过后略施力按压,准确就位;将光固化机递予医生,采用分区光固化法逐步进行固化,各区照射2~3 s,使瓷贴面初步固化;将洁治器递予医生,清除边缘区及各面多余树脂粘接剂;将镊子、探针递予医生取出排龈线,进一步去除龈缘多余的粘接材料;将牙线递予医生清除邻面多余树脂粘接材料;将金刚砂条递予医生抛光邻面;将光固化机递予医生,最后完全固化各部位40 s。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多个瓷贴面修复体进行粘接时,护士应与医生多次校对瓷贴面的粘接数量、位置及颜色,确保无误。

2.3.2.4 调颌抛光 将咬合纸、低速直机、调颌及抛光用车针、抛光膏递予医生进行调颌、抛光。

2.4 健康宣教 修复治疗结束后,嘱患者注意口腔卫生,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使用牙线[2];忌用瓷贴面修复体啃咬过硬食物,一旦出现崩裂等情况,须来院处理,并定期复查。

3 小结

瓷贴面的粘接过程比较复杂,临床操作步骤繁琐,涉及的材料种类多,小器械多,并有严格的操作时间。护士必须要全面掌握瓷贴面粘接的全部过程,知晓医生每步的操作流程,熟悉酸蚀和粘接材料的性能、特点、禁忌事项、使用方法,以及多项口腔护理的配合操作,包括传递器械、隔湿吸唾、防控感染、酸蚀粘接、护患沟通及口腔宣教等,才能熟练地进行护理配合,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有效提升患者整个诊疗过程中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猜你喜欢

粘接剂牙面贴面
不同预备方式前牙瓷贴面修复临床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烧结温度对粘接剂喷射技术制备420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牙本质渗出液对粘接界面的影响
在乳牙龋齿充填中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提示板
不同粘接方法对种植修复粘接剂残留影响的临床研究
可摘戴临时贴面的临床研究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英国贴面礼,分寸不好拿捏
要想牙齿好,牙线帮您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