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

2021-12-05杨芃

天津护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消毒肺炎新冠

杨芃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30035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极强,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少数发展为呼吸功能衰竭导致死亡。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新冠肺炎患者得到成功救治的关键。作者作为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建的医疗队队员,支援天津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展开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护理工作。现将40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20年1月25日至2月22日在天津市海河医院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共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9~91岁。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诊断标准,重型15例,普通型25例。首发症状为发热31例,干咳6例,乏力2例,腹泻1例。流行病学特点:18例来自6个家庭,3例为同事关系。经过50天治疗,31例患者治愈出院,9例重型转为轻型继续接受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抗病毒药物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采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多尔等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为复方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50 mg内含:洛匹那韦200 mg/利托那韦50 mg),主要机制是抑制病毒反转录。本组40例患者均自入院日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每次500 mg,每日2次。阿比多尔成人每次200 mg,每日3次,疗程10天[1]。

1.2.2 抗菌药物 本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结合病原学证据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哌拉西林舒巴坦4.5 g静脉点滴)3例,头孢类抗菌药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静脉点滴)5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0.5 g静脉点滴、莫西沙星0.4 g静脉点滴)5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厄他培南1 g静脉点滴)2例。根据患者症状及化验回报抗菌药物单一或者联合使用。

1.2.3 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龙、醋酸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抗炎效果较强。故在患者病情较重时在抗病毒和/或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应用剂量根据患者情况酌情调整。

1.2.4 祛痰药物 乙酰半胱氨酸片作为一种化痰药物,为黏液溶解剂,具有较强的黏痰溶解作用。每次600 mg口服,每日1~2次。该药物可降低痰液的黏滞性,并使痰液化而易咳出[2]。

1.2.5 中草药 依据辨证分型,本组40例患者中有9例为湿邪郁肺型,予中药以化湿解毒,宣肺透邪;13例为邪热壅肺型,予中药以清热解毒,宣肺透邪;12例为邪毒闭肺型,予中药以宣肺解毒,通腑泻热;6例为内闭外脱型,予中药以开闭固脱,解毒救逆。中药均为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1.2.6 臭氧自血疗法 本组1例患者由于血氧合指数进行性降低,使用医用臭氧自体血疗法治疗。臭氧自血疗法可增强血液流动性,改善局部组织供氧,红细胞的流变性增加,有效改善气道炎症反应[3]。该患者经治疗后氧合指数由80.3升高至330。经鼻高流量吸氧浓度由80%下降至40%,后改为鼻导管低流量吸氧3 L/min,血氧饱和度由88%升高至97%,气道炎症反应明显减轻。

2 护理

2.1 氧疗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给予患者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2 L/min,患者出现呼吸费力、憋气,或是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低于93%,氧合指数小于30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频率大于25次/分。立即给予面罩吸氧,经面罩吸氧不能改善喘憋症状或氧合指数不能恢复的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经鼻高流量吸氧输送高流量气体,可减少吸气阻力与呼吸做功,从而降低患者氧耗,充分加热、加湿的气体可减少气体调节相关代谢[4],使患者依从性、舒适度得到提高。在使用面罩吸氧或经鼻高流量吸氧时,将剪裁适宜形状的水胶体敷料贴于患者面颊部、鼻部等部位,做好皮肤防护,避免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出现。本组9例患者自诉憋气,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3%,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小于300 mmHg,呼吸频率大于25次/分,遵嘱给予面罩吸氧。4例患者面罩吸氧后症状得到改善,5例患者未能改善呼吸费力、憋气等缺氧状态,氧合指数仍小于300 mmHg,遵嘱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经氧疗24~48 h后,患者氧合指数从80.3~280 mmHg提高至330~489 mmHg,患者呼吸费力、憋气等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2.2 臭氧自血疗法护理 本组1例患者进行臭氧自血疗法。臭氧自血疗法由护士进行操作,选取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抽取100 mL静脉血与47μg/mL臭氧气体按照1:1比例充分混合1~3 min,且充分摇匀后将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回输时开始速度缓慢,后逐渐增加速度,回输时间控制在20~40 min[5],每日1次,该患者共治疗10次。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同时备好急救药品。采血和血液回输时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该患者10次治疗中均无不适主诉。

2.3 症状护理

2.3.1 呼吸道护理 新冠肺炎患者易出现咳嗽咳痰,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6]。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咳痰方法,指导腹式呼吸,利用打哈欠的方式起到深呼吸的作用,每10分钟1次,每次约5秒,促进痰液咳出。在用药过程中,备有密闭式吸痰器,必要时为患者吸痰。加强病室内湿化,减少因室内干燥导致患者咽干、咳嗽症状发生。本组26例患者出现咳嗽症状,其中15例患者伴有白色黏痰,给予雾化吸入、指导有效咳嗽咳痰,加强湿化等护理,患者呼吸道症状均有了明显改善。

2.3.2 高热护理 新冠肺炎患者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并准确记录,本组31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体温37.5~40℃,当体温≥38.5℃时通知医生,给予洛索洛芬或中药紫雪散口服对症治疗。用药后,准确记录体温变化及出入量。为患者进行物理降温,给予温水擦浴,及时更换床单位及衣裤,提高舒适度。嘱患者多饮温开水。外出检查时,准备棉衣及帽子,避免着凉。本组13例患者出现1次或多次体温超过38.5℃,通过上述治疗及护理措施体温均降至正常水平。

2.3.3 高血糖护理 本组8例无糖尿病史患者因口服或静脉输入糖皮质激素药物而导致血糖升高。每日按时进行血糖监测并准确记录,在协助患者进餐时,准确记录进食第一口餐的时间,并在患者床头悬挂提示牌,2 h后为其进行餐后血糖监测,避免遗漏。4例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治疗过程中给予胰岛素治疗,动态血糖监测。经过上述治疗与护理,患者的血糖均得到了良好控制。

2.3.4 消化系统护理 新冠肺炎患者中因疾病本身消化道症状、抗病毒药物使用不良反应或应用中药燥湿化浊,宣畅三焦等,均易引发消化道不良反应。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及时通知营养科,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忌生冷油腻,必要时给予助消化药物。出现腹泻症状时,准确记录排便次数、量、性状,及时通知医生,增加饮水量,必要时遵嘱补液,以防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加强肛周皮肤护理,使用赛肤润液体敷料进行皮肤保护。本组10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5例患者出现腹泻。经治疗与护理,患者消化道症状有明显改善,且未出现肛周破溃等皮肤问题。

2.4 营养护理 协助患者按时进餐,鼓励患者少食多餐,由营养师根据患者病情给出相应的营养诊断,制定出营养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7]。增加谷物类及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如瘦肉、鱼虾、蛋、大豆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进食养肺的膳食,如白果川贝粥、清蒸南瓜等,饮用润喉桔梗茶放入橘红5 g,亦利于化痰。对于3例需使用肠外营养的重型患者,遵医嘱给予脂肪乳等营养液的输入,保证营养素的需求,维持体液平衡。

2.5 生活照护 新冠肺炎患者在隔离病房需要护士给予全面的生活照护,帮助其准备脸盆、毛巾等生活必需品,满足物质需求。重症患者严格卧床,减少活动,协助患者更换卧位,观察易受压局部皮肤情况。指导进行床上的下肢功能锻炼,如足踝的背屈、床上的腿部按摩运动。协助患者如厕,穿衣,进食等,保持病室及床单位清洁,协助患者剪指甲、剃须,提高患者舒适度。将患者用物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将呼叫器置于床边并教会患者使用,尤其是老年患者需要护士细心照护,病室内地面不要放置过多杂物,以防跌倒发生。

2.6 心理护理 患者在隔离治疗期间,均住在单人或双人病房,不能与外界人员接触,且此次新冠肺炎多以家庭或单位群体型发病。本组18例患者分别来自6个家庭,另外3例患者为同事关系。患者在隔离环境下,严重影响了其人际交往与活动空间。护理人员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考虑,在安排病床时,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将一家人安排在同一病房,让患者减少陌生感。同时护理人员更多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倾听患者的诉求。患者易有烦躁情绪,指导其收听柔和的、舒缓心情的音乐,让患者心情平静,亦可以辅助睡眠,防止失眠的发生。由于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穿防护服,易让患者产生疏离感,因此通过防护面屏及护目镜,尽量使每一位患者能够看清其眼神、表情,并通过手势、姿态等非语言沟通形式,给患者良好的心理暗示,使每位患者从心理上得到良好的照护。

2.7 中医护理 依据患者不同的辨证分型给予不同的中药治疗,注意患者服药后的病情变化、消化情况,嘱患者忌食油腻。指导患者在室内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每次15~20 min,每天两次。同时结合中医五音疗法,肺朝百脉、主治节。属于肺的音阶:商,五线谱中对应为“re”。商调式乐曲曲调高昂、雄伟,具有“金”的特性。指导患者听曲调高昂的古筝乐曲《阳春白雪》等,配合体内肺气最为旺盛的时间段。欣赏此乐曲有利于肺气调畅,伴随乐曲的旋律在呼吸之间调整气息。

2.8 防疫、消毒隔离措施 由于新冠肺炎具有强传染性,所以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同时消毒隔离亦作为重中之重,防止交叉感染。

2.8.1 护理人员的防疫措施 制定了严格的规范流程及预防标准。包括:护理人员的着装要求,自身防护的方法及进出病室的流程等。对所有护理人员进入病室的要求为一层防护服加一层隔离衣,佩戴N95口罩,戴好护目镜,由专人协助穿防护衣物外,加防护面屏及不透水鞋套。

2.8.2 消毒隔离 患者的生活垃圾均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扎紧袋口,防止撒漏,弃于指定位置。如有外出检查时注意除必需品外不能带出病区,手机等物品用季铵盐湿巾擦拭消毒两遍。患者的换洗被服首先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再进行消毒清洗。协助患者如厕时,便前向便器内投入84消毒液,便后再次投入84消毒液,消毒10 min后再冲水,做好患者排泄物的消毒。病室物体表面如:病床、床头桌、监护仪、氧气功能带等,每日均使用2 0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每个病室配有专用治疗车、治疗盘,专人专用。

2.8.3 终末消毒 患者出院后,病室进行终末消毒,先关闭门窗进行紫外线灯消毒1 h,然后用0.5%过氧乙酸喷雾作用1 h,完成消毒后,开窗通风。对于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表面,用2 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使用0.5%过氧乙酸浸泡过的拖把擦地,完成终末消毒。

2.9 出院宣教 嘱患者出院后自行居家隔离或在指定隔离点隔离2周,在第1周、第2周及1个月时进行随访。加强自我防护,做好手卫生,室内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合理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可自行进行简单的穴位按摩:尺泽、足三里、三阴交,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室内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但要注意运动适度适量,避免过劳。

3 小结

通过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对患者出现的高热、呼吸道及消化道不适等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40例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新冠状肺炎作为一种传染性较强的呼吸道传染病需要进行严密隔离,在此过程中,患者由于病情变化及对隔离治疗的担忧易出现情绪波动,作为护理人员对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及安抚,帮助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不仅利于患者的预后更对其出院后更好的回归社会、回归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消毒肺炎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新冠疫苗怎么打?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