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酒汤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

2021-12-04刘追星张晶晶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11期
关键词:苦酒头颈部唾液

黄 艳 刘追星 杨 洋 张晶晶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放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早期头颈部肿瘤其治愈率可达到90%,且预后较好[1]。但在取得显著疗效的情况下,其产生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反应不容忽视。RTOM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放射线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更新、破坏口腔正常的生理功能及微生物的生态环境所引起[2]。研究证实,80%以上的患者在放疗期间可发生RTOM,甚至约28%~80%的患者发生重度RTOM[3-4]。若同步化疗,几乎达到100%的发生率[5]。RTOM临床多表现为口腔黏膜红肿、糜烂、溃疡,进而出现口咽疼痛、口干、进食困难及不能言语。本病对患者造成负面情绪,影响其睡眠和生活质量,甚至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RTOM而导致治疗中断或放弃治疗,降低了头颈部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6-8]。目前,对于RTOM尚无统一的干预治疗策略,国内专家共识多主张以预防和对症治疗为主[9]。既往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RTOM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多为以清热、滋阴、凉血类药物组成中药复方,而鲜有单药干预的报道[10-11]。《伤寒论》曰“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本文对经方苦酒汤在头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预防RTOM的疗效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头颈部恶性肿瘤;均为首次行适型调强放射治疗(IMRT),或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卡式评分(KPS)≥80分;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脑、肺、肝及骨转移病变。2)排除标准:既往有口腔溃疡及或唾液腺疾病的患者;术后放疗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者。3)剔除标准:未完成全程研究,中途退出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向性治疗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至研究结束时,两组患者均完成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

1.3 治疗方法

1.3.1 放射治疗 两组患者均采用适型调强放射治疗(IMRT),设备选用美国瓦里安(VARIAN)公司生产的Halcyon直线加速器,6MV-X线常规分割照射,靶区剂量要求:100%的处方剂量至少包绕95%计划靶区(PTV)体积。PTV以外任何地方不能出现≥110%的处方剂量。所有靶区勾画审阅均由同一位副主任医师完成,且由副高级物理师完成放疗计划设计,最终由科主任审批同意后执行。同步放化疗者:DT 66 Gy/33次,单次剂量2 Gy,每周5次;单纯放疗者:DT 72.6 Gy/33次,单次剂量2.2 Gy,每周5次;颈部淋巴结引流区预防剂量为58~60 Gy。

1.3.2 同步化疗方案 两组总有44例患者接受同步化疗,其中20例患者接受单药顺铂注射液(云南个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53021740),75 mg/m2,第1天,于治疗前1 d,治疗当天及治疗后1 d进行水化处理,间隔21 d,共完成2周期化疗。其中24例患者接受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0344),260 mg/m2,第1天;顺铂注射液75 mg/m2,第1天,并进行水化,间隔21 d,共完成2周期化疗。

1.3.3 对照组 常规干预:健康宣教,嘱患者戒烟、戒酒,饮食清淡,忌辛辣及质硬食物。每日加强张口、鼓腮等口腔锻炼;口腔卫生护理:治疗前统一经口腔科会诊,治疗龋齿,清洁牙周和口腔卫生。放疗开始第1天,每天使用氯己定漱口水清洁口腔,并采用不含氟牙膏进行刷牙,每天3次。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RTOM反应后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2 000 IU/mL,患者自购)进行喷雾治疗,于放疗前及放疗后30 min内喷雾口腔黏膜及咽喉部2次,2 h内禁食水;发生RTOM2级反应加用混合液(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硫酸庆大霉素16万U+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进行含漱,5 mL/次,每日1次。两者配合使用时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漱口3次。

1.3.4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苦酒汤进行漱口,每次5 mL,含漱液每次留置口腔时间1 min,每日3次,放疗开始第1天开始使用,含漱液之间交替使用时同样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苦酒汤用药及煎药方法:生半夏8 g,加入500 mL凉水中浸泡30 min,武火烧开后文火慢煮30 min,去滓,待汤液微温缓慢加入1枚蛋清,边倾注边搅拌(防止蛋清凝固),后加入苦酒(海天5度白米醋)50 mL,大火烧开,待药汁约100 mL时,盛出使用。该药由国际医学康复医院中药房提供。

1.4 RTOM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有关黏膜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12],共分为5级。0级:黏膜无变化。1级:黏膜充血/可有轻微疼痛,无须用止痛药。2级:片状黏膜炎,或有炎性血清血液分泌物,或有中度疼痛,需止痛药。3级:融合的纤维性黏膜炎/可伴重度疼痛,需麻醉药。4级:黏膜出现溃疡,出血或坏死。

1.5 观察指标

1.5.1 出现RTOM症状的时间 治疗开始后,每天对患者口腔黏膜情况进行检查(周六、周日除外),对比两组患者分别出现1级、2级、3级、4级RTOM症状的平均时间。

1.5.2 出现RTOM时的累积放射剂量 对比两组患者分别出现1级、2级、3级、4级RTOM的累积平均剂量。

1.5.3 两组RTOM的发生率 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结束后不同级别RTOM的发生例数及发生率。

1.5.4 唾液pH值 放疗开始前、放疗第3周、放疗第5周及放疗结束后第对两组患者的唾液pH值进行检测,检测前1 h禁止饮水及口腔含漱,在患者咀嚼5 min后嘱咐其将唾液推出口唇边缘,用枪状镊将试纸夹住蘸取唾液,待试纸沾湿后立即对照比色卡,记录pH值[13]。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RTOM症状出现时间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4级RTOM反应,观察组出现1级、2级、3级RTOM反应的时间晚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不同等级RTOM出现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不同等级RTOM出现时间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下同。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30 30 n 1级10.98±1.69△7.97±1.12 2级15.48±1.41△14.02±1.23 3级27.71±1.10△23.03±1.92

2.2 两组出现RTOM时的累积放射剂量比较

见表3。观察组出现1级、2级、3级RTOM反应时其累积放射剂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两组出现RTOM时的累积放射剂量比较(Gy,±s)

表3 两组出现RTOM时的累积放射剂量比较(Gy,±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0 30 1级22.23±3.23△16.17±2.31 2级31.48±3.21△28.77±2.43 3级57.70±2.96△46.60±4.34

2.3 两组不同等级RTOM的发生率比较

见表4。两组患者整体1级、2级、3级RTOM发生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观察组3级RTOM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4 两组不同等级RTOM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唾液pH值比较

见表5。两组患者治疗前检测pH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放疗第3周、第5周及放疗结束后患者唾液pH值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患者的唾液pH值下降缓慢,较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两组唾液pH值比较(±s)

表5 两组唾液pH值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0 30放疗前6.47±0.50 6.63±0.49放疗第3周6.13±0.62△5.77±0.67放疗第5周5.77±0.43△5.50±0.50放疗后5.63±0.49△5.37±0.49

3 讨 论

RTOM是头颈部肿瘤治疗过程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究其原因口腔黏膜处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照射靶区之内,随着累积放疗剂量的不断增加,放射线直接损伤了口腔黏膜的完整性,继而出现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和出血等一系列口腔黏膜反应,且化疗药物增加了口腔黏膜对低剂量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导致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脆性增加,反应更加严重[14-15]。其发生过程涉及射线损伤、氧化应激、炎性生长因子的激活和释放,局部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等多个环节[2]。目前,针对RTOM的预防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方面,针对患者自身因素的预防,如改善口腔卫生、戒烟、戒酒等不良嗜好,加强营养干预等[16];另一方面是药物性预防,筛选有效的药物进行干预治疗[9]。然而在临床研究报道中,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明显[11],多以经验组方治疗为主,尚未形成统一的有效治疗方剂,因此,选用标准统一有效的中药方剂进行干预治疗,成为中医药预防RTOM的突破点之一。

中医认为放射线乃火热之毒,主要病因病机是外感邪热之毒侵袭,肺气蕴阻,上冲咽喉而发病[10]。苦酒汤系《伤寒论》所载经方之一,曰“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原文阐释了RTOM的临床表现,体现出辨证组方用药之要点。该方组成由半夏洗8 g,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方中半夏为生半夏,因其有毒,无论汤剂或散剂使用,均应“洗”,而经久煎后期毒性成分不再残留,更为安全。《注解伤寒论》“辛以散之,半夏辛之,以发声音;甘以缓之,鸡子之甘,以缓咽痛;酸以收之,苦酒之酸,以敛咽疮”。《金镜内台方议》“少阴客热所暴。则伤于经络干涩,使咽中生疮,不能言,声不出。故用苦酒为君,酸以敛疮;半夏为臣,辛以散结;鸡子为使,以缓咽痛而润其燥也”[17-18]。三药配合相得益彰,具有消肿止痛、润肺利咽、活血散痕、消炎解痉等功效,可保护口腔黏膜的完整性。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1级、2级、3级RTOM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1),且出现RTOM时的累积放射剂量高更高。研究证实,当病灶累积照射剂量达12 Gy时便出现RTOM反应,24 Gy时达到高峰,40~46 Gy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状缓慢减轻[19]。同步放化疗时,可使RTOM的发生反应时间提前,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且3~4级RTOM发生率达到单纯放疗的1.5倍左右[20-21]。而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1级、2级、3级RTOM的时间分别约为11、15、27 d,累积放射剂量分别约为22、31、57 Gy,且3级RTOM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证实该方不仅能够延缓RTOM的发生时间,且可降低3~4级RTOM的发生率。唾液具有润滑、缓冲、机械清洁和抑菌等功能,其pH值在6.0~7.9范围之内,多数情况下弱碱性[13]。研究证实[22]: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易导致唾液的pH降低,一方面促进RTOM的发生和发展;另一方面,患者的咀嚼功能下降,摄食量减少,消化功能障碍,出现营养不良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而本研究中,采用苦酒汤含漱后患者唾液pH值的降低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变缓(P<0.05),由此证实,苦酒汤可能通过改善唾液pH值的变化而发挥预防RTOM的发生。而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苦酒、生半夏、鸡子均具有阻止炎性因子TNF-α、IL-8及 NO 的产生和释放的作用[18,23-24],该方是否以炎症介导下干预RTOM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然而本研究的难点在于苦酒汤的煎煮,根据方义注解,在煎煮过程中常常发生蛋清凝固现象,因此,笔者反复探索参考孟旭芳[25]、王克穷[26]等人的用药经验,将其煎煮方式进行改进,而不违背原方之义。

综上所述,苦酒汤通过延缓唾液pH值下降,达到延缓和降低RTOM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从而起到预防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猜你喜欢

苦酒头颈部唾液
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探讨唾液与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关系
苦酒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肘后备急方》苦酒应用探讨*
错位的权力观是杯“苦酒”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我们一辈子能产生多少口水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答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