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机与治法探讨*

2021-12-04李群堂李延萍王成虎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11期
关键词:泽漆柴胡肺泡

李群堂 邱 敏 万 鹏 陶 杨 李延萍 王成虎

朱丹平1 陈中沛1 冉 君1 张 安3△ 袁 婧4

(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2.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 400700;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 400010;4.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庆 40003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发生以来,中医药全面参与到预防、治疗、康复当中,尤其是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药的及时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阻止向重型发展[1],其突出表现获得了广泛认可[2-3]。但是对于重症患者面而言,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仍是重中之重。笔者所在团队自2020年1月24日进驻重庆主城片区新冠肺炎集中救治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对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该救治点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4人,其中重型17例,危重型14例,截至3月15日,均已全部治愈出院。为给今后的重症疫病救治提供一些参考,现将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重型新冠肺炎的临床、病理表现与中医病机治法分析

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喘憋气促,呼吸困难,严重者需要机械通气,或有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或有低热,个别可出现高热,一般持续时间不长,或伴乏力,或纳差,或焦虑抑郁,或烦躁失眠。舌红或偏暗,部分患者苔白厚,脉沉,或虚数,右寸部常见明显气团。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沉及炎症因子升高。肺部影像见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浸润影,或弥漫性实变影[4]。

《诸病源候论》曰“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至外人”。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致病,其病因显然非寒、非温、非湿、非燥,岂可从六淫判定病性而论治[5-8]。根据已观察到的新冠肺炎病理改变[4]可知,病情若进展到重症和危重症阶段,其主要病机就是疫毒盘踞肺脏(支气管黏膜上皮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冠状病毒颗粒),引致大量卫气内陷(具有肺水转运功能和强大免疫功能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9]。正邪激烈交争(肺泡腔内主要渗出细胞为单核和巨噬细胞,易见多核巨细胞,肺泡隔也可见单核和淋巴细胞浸润),而使水饮痰浊壅塞于肺(肺泡腔内可见浆液,透明膜形成,肺内支气管黏膜部分上皮脱落,腔内可见黏液及黏液栓形成),肺失司呼吸、通调水道,乃至主治节之职能(肺泡腔内见纤维蛋白性渗出物,部分机化,肺间质纤维化,肺组织灶性出血坏死),故有喘憋气促之主证。卫气大量耗损(脾脏明显缩小,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脾脏和淋巴结内CD4+T和CD8+T细胞均减少)[10];胸中宗气不转(肺泡隔血管充血水肿,少数肺泡过度充气,肺泡隔断裂或囊腔形成)[4],故有极度乏力。其他见症虽繁,或因体质从化,或因宿疾本病,或因失治误治,均是次要矛盾,不足以对本病的转归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的治疗,首要关键是泻肺水、涤留饮以救肺之窘迫,次则畅三焦、利水道以防水去而复蓄,再则化痰浊、通(肺之)血络以沟通营卫、畅达气血,其间补肺损、护阴液自是应有之义,待情势稍缓,则宜大剂壮卫气、复治节,方能转危为安。

2 用药用法

一般情况下,可以分3个步骤(阶段)进行。在诊断为重型新冠肺炎之初,应及时按照下述顺序依次用药,据笔者的临床应用观察,越早开始疗程效果越明显。当然,临床中若患者病情明显处于邪正进退的某一阶段,即应按该阶段用药,不必拘泥于先后顺序。

2.1 邪正交争,水饮聚肺 1)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在给予规范氧疗的情况下,氧合指数仍持续3 d以上<300 mmHg(1 mmHg≈0.133 kPa),肺部影像学显示2 d内肺部病灶明显进展。2)基本方药:陷胸升降散(大陷胸丸合升降散加味)。组成:生川大黄9 g,葶苈子4 g,生甘遂1 g,广姜黄6 g,白僵蚕5 g,净蝉蜕3 g,干地龙5 g,苦杏仁4 g,芒硝3 g,蜂蜜50 g。3)煎药方法:加水500 mL,药液熬至150~200 mL。条件许可者,可按标准方法炮制加工:前7味粉碎成粗粉(约20目),杏仁、芒硝共研(或捣)如脂,上述药物全部混匀,合为散,再加蜂蜜如前法煎煮。甘遂单独打粉冲服亦可。4)用法:于疗程开始的第1天下午或睡前使用,顿服,或浓缩至50~100 mL胃管注入。一般只需使用1次,病情严重、体质壮实者,可连用2 d。服药后可能出现脘腹不适、轻微恶心呕吐、恶寒、乏力等症状,大部分患者会泻下5~6次,多是水样便、稀黄便,若得泻下黑色败絮样、煤烟样、胶冻样秽浊物,泻利自止,随即遍身微汗出,呼吸畅快,通体舒泰。

2.2 邪正相持,水饮伏肺 1)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无明显改善,在给予规范氧疗的情况下,氧合指数不能稳定在300 mmHg以上,肺部影像学显示肺部病灶无明显吸收甚或继续扩大。2)基本方药:柴胡泽漆汤化裁。组成:北柴胡25 g,黄芩10 g,法半夏15 g,党参10 g,干姜6 g,炙甘草6 g,泽漆90 g(煎汤代水),白前15 g,桂枝10 g,石见穿15 g,地龙15 g,陈皮10 g。体质壮实或热盛便秘者,去党参、干姜、桂枝,加生大黄6~10 g(后下或另用开水泡后兑服),枳壳10 g,白芍10 g。3)煎药方法:加水5 000 mL,先煎泽漆至1 500 mL,去泽漆,以泽漆汁浸泡余药1 h以上,浸透,再煎至450~600 mL。4)使用方法:分3~6次于餐后1 h温服或胃管注入,每日1剂,连用3~5 d。

2.3 卫气大伤,余邪未尽 1)临床表现:喘憋气促等症较前缓解,乏力比较明显,氧合指数能稳定≥300 mmHg,肺部影像学显示肺部病灶有所吸收。2)基本方药:芪苇扶正饮(四神煎合茯苓四逆汤、参蛤散、《千金》苇茎汤加减)。组成:生黄芪240 g,石斛120 g,制远志90 g,制附片 10 g,炙甘草 15 g,干姜 10 g,茯苓 15 g,人参15 g,蛤蚧10 g(打粉冲服),金银花15 g(后下),芦根30 g,冬瓜子 30 g,薏苡仁 15 g,桃仁 10 g。3)煎药方法:前4味加水适量,煎煮不短于4 h(可反复加开水),待药液煎至约1 500~2 000 mL,再加入其他药(除蛤蚧、金银花外),浸泡1 h以上,再煎至约900 mL左右,加入金银花,再煎至450~600 mL。条件许可者,人参、蛤蚧建议用免煎颗粒,分3次冲服。4)使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50~200 mL,餐后1 h温服,留置胃管者可分4~6次胃管注入。每日1剂,连用3~5 d。

本研究方案重点在治疗新冠肺炎原发病,若患者出现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急复杂情况,或其基础病病情更为危急,当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因人施方。

3 验案举隅

患某,男性,68岁,因“胸闷、气促伴间断发热、腹泻4 d”,于2020年2月4日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某医院转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集中隔离治疗。患者为家庭聚集性病例,入院前4 d患者出现发热(37.5℃),伴畏寒、乏力、腹泻、口干、胸闷及活动后气促,自服“九味羌活丸”无缓解。既往腔隙性脑梗死、睡眠障碍病史。入院查体T 38.4℃,P 109次/min,R 22次/min,BP 138/94 mmHg,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普通型),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并予蒙脱石散、布洛芬等对症治疗。2月6日复查肝功异常,予双环醇片保肝治疗。2月7日,患者仍发热(T 37.7~38.5℃),氧合指数为276.2 mmHg,胸部CT示:双肺散在片状、磨玻璃状、网络状密度增高影。诊断由普通型转为重型,予清肺排毒汤3剂,加用莫西沙星抗感染。2月8日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连用3 d。2月11日,患者氧合指数348 mmHg,诊断由重型转为普通型。2月12日,氧合指数为262 mmHg,17∶00左右患者突感寒热往来,测体温37℃,再予清肺排毒汤3剂。2月13日,氧合指数为248 mmHg,氧饱和度89.7%,复查胸部CT,与2月10日比较双肺病变明显增多。2月14日,患者一般情况欠佳,活动时喘累、气促明显,胸闷、干咳、纳差、口干,氧合指数继续下降至186 mmHg。诊断由普通型再次转为重型,转ICU负压病房,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改用阿比多尔+达芦那韦考比司他抗病毒治疗。患者烦躁焦虑,拒绝脉诊。2月15日,予俯卧位通气改善肺通气,予艾司唑仑助眠、氯化钾缓释片补钾治疗。2月16日,患者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当日停用干扰素,予重组人溶菌酶雾化抗炎、调节免疫治疗。夜间又反复出现发热(T 37.7~38.6℃),气促加重,氧合指数156 mmHg,予布洛芬、安痛定对症处理。2月18日,患者氧合指数216 mmHg,CRP 132.52 mg/L(升高),停用莫西沙星,调整为他唑仙抗感染治疗。诊断由重型转为危重型,予蒿芩清胆汤加减2剂,16时左右开始服用第1次药,23∶00 T 38.3℃。2月19日胸部CT示肺部病灶与14日无明显变化。2月20日停用阿比多尔及达芦那韦。2月23日,患者仍觉胸闷、气促,咳嗽不明显,复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6 U/L)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3 U/L)均升高;CRP 98.56 mg/L升高;血常规示淋巴细胞数0.89×109/L下降,淋巴细胞比率12.10%下降;血沉125 mm/h;胸部CT示肺部病灶与19日无明显变化,予茯苓四逆汤加味3剂。2月19日至25日,患者仍反复夜间发热(T 37.3~38.1℃),氧合指数164~187 mmHg。

2月26 日,患者病情如前述,舌象见图1,未脉诊,拟当日起按既定方案治疗,予陷胸升降散1剂,16∶30左右服药。2月27日上午氧合指数为171 mmHg,予柴胡泽漆汤3剂,15∶00左右开始服第1次药。2月28日氧合指数为229 mmHg,患者已连续3 d未发热,停用他唑仙。2月29日,患者精神、食纳可,无发热、咳嗽、胸闷,活动后无喘累、气促。查体T 36.6℃,心率62次/min,SO298.8%,氧合指数300 mmHg,CRP 10.34 mg/L,血沉88 mm/h,肝功恢复正常,停用双环醇。3月2日,SO298.4%,氧合指数223mmHg,复查血常规淋巴细胞数1.64×109/L下降,淋巴细胞比率17.3%下降;CRP 10.21 mg/L升高,予芪苇扶正饮3剂,16∶00左右开始服第1次药。3月3日,患者病情稳定,取间断俯卧位,调整呼吸机为S/T模式[PI 10 cmH2O(1 cmH2O≈0.1 kPa),IPAP 5 cmH2O,FiO235%]。3月4日SO298.3%,氧合指数266 mmHg。胸部CT平扫报告,与2月28日摄片比较双肺病变吸收好转(见图2)。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阳性,IgG抗体阳性,流式细胞、凝血、肝肾功、电解质、CRP、降钙素原、B型尿钠肽、血常规均正常。下调给氧浓度后患者氧合指数仍大于250 mmHg,调整为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温度34℃,流速35 L/min,FiO235%)。3月5日,患者停用呼吸机后氧合尚可,今日将病情降级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再予芪苇扶正饮3剂。3月7日改为鼻导管吸氧。3月10日出院。

图1 患者治疗不同时期舌象

图2 患者治疗不同时期胸部CT

按:本案患者发病入院后,给予了氧疗、无创机械通气,并先后采用了2个抗病毒方案(含4种抗病毒药物)、2种抗生素、3种中药汤剂及对症治疗约3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转阴,但患者仍有发热、气促、胸闷等症,肺部病灶亦无明显吸收,氧合指数持续7 d低于200 mmHg,CRP、血沉明显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及比率低,说明病毒对患者肺部造成的损伤并未好转。经本研究方案治疗1周后,所有指标均迅速而明显改善,说明治法方药与新冠肺炎的病机十分契合。患者用药巩固约1周,即达到标准而出院。

4 结 语

笔者在采用本研究方案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并未特别重视患者舌象和脉象,而是根据本病基本、核心病机,给予针对性治疗,亦即“辨病论治”。舌脉象以及变化多样的症状,受患者体质及其基础病的影响较多,不一定能准确反映本病的主要病机。因此,对于“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疫病,辨病论治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效率也更高,更切合临床实践。

本研究方案所拟诸方,都分别在临床上应用于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救治,且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因为每个处方涉及的信息量都较大,在此不赘,笔者将在另外的文章中分开仔细讨论。当然,这3个组方并非拟定后就一成不变,笔者根据对本病认识的逐步加深,以及临床使用后的反馈,对处方做过部分调整。在定型后,笔者以统一的方案应用于6个重型或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患者均于2周内治愈出院,本例为最后1例出院患者。

陷胸升降散是由《伤寒论》大陷胸丸与《伤寒瘟疫条辨》升降散合方而成,功能泻肺水、涤留饮,以解水饮迫肺之急。其关键药物为甘遂,其“可以通水,而其气直透达所结处”(《汤液本草》),“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医学启源》)[11]。初拟本方未用姜黄,后考虑其有“祛邪辟疫”之效,故加上;后又据病理观察发现患者肺泡隔血管充血水肿,并伴透明血栓形成,因此加地龙以活血通络平喘。

柴胡泽漆汤是由《金匮要略》中泽漆汤与《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合方加味而成,功能畅三焦、利水道、化痰浊、通血络,进一步促进肺之主气司呼吸功能恢复。方中泽漆和柴胡为关键,泽漆“长于泄水,故能治痰饮阻格之咳”(《长沙药解》),柴胡助其“推陈致新”(《神农本草经》),“益气力”(《日华子本草》),“治……劳乏”(《药性本草》)[11]。笔者研究发现与大柴胡汤相合,效果亦比较理想,但因部分患者不接受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因此在本案中改为合小柴胡汤,考虑到大便为邪之出路,建议仍以合用大柴胡汤为宜。

芪苇扶正饮由四神煎合茯苓四逆汤、参蛤散、苇茎汤加减而成,功能大补卫气、修复肺损、兼祛余邪、顾护阴液。其中“黄芪能大补肺气……善温胸中大气(即宗气)”(《医学衷中参西录》)[11]最为关键。本方几经分合,经多次实践而成,对危急救治与善后康复具有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针对重型新冠肺炎,其主要治法是泻肺水、涤留饮、畅三焦、利水道、化痰浊、通(肺之)血络、补肺损、壮卫气、复治节、护阴液,运用陷胸升降散、柴胡泽漆汤、芪苇扶正饮等方,可有效促进肺主气司呼吸等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泽漆柴胡肺泡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泽漆汤临床证治研究总结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黄吉赓泽漆研究与用药经验总结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机制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