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参与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2021-12-04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中心小学田香梅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中心小学 田香梅
在学校管理教育中,班级是最基本的教学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当前很多学校班级管理采用的是量化管理模式。各项评比的量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班级管理成效的提升。但是,对量化管理持抵触情绪的学生,往往会适得其反。本文笔者就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出发,探求班级软管理的策略。
一、用好“小团体”
任何班级在形成和运行的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往往是令班主任谈之色变的。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小团体”往往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脾气秉性、学习成绩等因素自然形成的,如果班主任能正确引导并加以运用,这无疑是一条捷径。
第一,抓好“自然领袖”。在这些自然形成的“小团体”中,通常都会有一个“领头羊”,我们将其称为“自然领袖”,这些“自然领袖”客观上都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并能管理好自己的小团体。因此,教师就可以赋予这些“自然领袖”班级职务,利用其影响力来管理本群落的其他学生。如此,每个“小团体”实现自治,群落同学之间相互影响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二,搭好“群落桥梁”。同一个班集体中,各个“小团体”之间势必会产生交叉,比如性格开朗的形成一个团体,学习成绩好的形成一个团体,这两个团体不是完全孤立的,学习成绩好的团体中也一定有性格开朗的学生。这些相互交叉的学生正好就成为各个“小团体”之间的桥梁,让群落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这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的“一对一帮扶”效率要高许多。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真了解观察每一位学生,并合理利用学生存在的“小团体”,从而达到形成班级合力的目的,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效能。
二、用好“奖与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学生犯错是十分常见的。但是学生犯错,只能用惩罚来解决吗?从现代教育实践上看,在学生激励和纠错方面,“奖”比“罚”往往有效得多。因此,想要实现高效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就要用好奖罚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实现学生自治的目的。
第一,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班级公约”。在当前运用较多的量化模式管理,其实就是扣分管理。不守纪律扣分、课间操不认真扣分,学生长期处于小心翼翼的氛围中,长此以往,或者变得谨小慎微,或者破罐破摔。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建立之初,就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制定“班级公约”,应该是学生主动讨论建立的,这样才能有效将制度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既然是“公约”那必定是有奖有罚,“如何罚?”“罚什么?”“如何让学生自愿接受?”这更具有艺术性。
第二,变化角度实施“奖罚”。学生共同制定了“班级公约”,犯错后能自愿接受惩罚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关注如何“罚”才能有效果、有意义。首先,班主任进行适当的谈心,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谈话内容,其次要肯定学生近期取得的进步,让学生消除戒备心理,更加信任教师。在具体实施惩罚方面,班主任可以变化角度,将“罚”变成“奖”,比如,某学生违反纪律被扣分需要被罚,班主任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将“罚”变成“奖”,比如“奖”一次为班级卫生做贡献的机会,或者“奖”一次说明情况(检讨)的机会。这样学生在心理上就更容易接受,那改正错误也就容易多了。
三、用好“多元评价”
班级管理必定少不了学生的评价环节,尤其是小学生,十分看重教师对其的评价。因此,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帮助学生多方面获得成功体验,也可以有效推动学生主动作为,主动融入班级管理中。
第一,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小学生的评价,笔者认为应该细化到每个学科,也就是说每个学科都应该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评价体系,班级管理也不例外,班主任也应该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年龄段等,构建适合班级发展的评价体系。比如,在班级中,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本学生“评价档案”,安排专人进行奖励记录,而对于负面记录,则由班主任亲自记录,这些记录主要依托于我们前面说的艺术性评价。总体来说,“评价档案”主要是以激励为主,对于学生的错误也需要艺术性评价,以便学生更主动地接受批评,更乐于改正错误。
第二,重点关注“待进步”的学生。班级学生水平各异,自制能力和主动性也参差不齐。对于积极主动的学生,班主任应该适当放手,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待进步”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学习成绩不好、自我管理能力差、逆反心理强等,为了帮助他们进步,班主任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比如常常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有一点进步,班主任也应该及时表扬鼓励,不断增加“待进步”学生的成功体验,逐渐增强其学习自信,使其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这样,“待进步”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班级在完善的评价体系中共同进步发展,班级管理成效便可以日益凸显。
四、用好“班级文化”
在小学班级的管理建设中,班级文化可以说是整个班级的灵魂,可以衍生出导向、激励、凝聚力等正能量,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接受正面的熏陶和引导。
第一,做好“文化建设”。班级文化主要分为文化建设和情感氛围营造两个方面。文化建设又主要包括物化环境,如班容、班貌、班规等;精神环境,如班风、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品位等;心理环境,如行为准则、人际关系等。班主任要充分结合班级特点,经常开展学生喜爱且接受度高、教育意义强的班集体活动,为学生营造出团结友爱、合作互助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形成快乐、和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二,营造亲厚的情感氛围。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手段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单纯依靠外在手段,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是少不了情感的联系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如果一味地强调“铁拳政策”是欠妥的,因此班主任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就应该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化的思想交流,营造出一种亲厚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班级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倾诉,可以有信任的情感依托。班主任要改变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心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师生之间懂得换位思考,这样即便是在处理严重问题时,学生对于结论和采取的措施也是易于接受、便于实施的。只有这种情感上的融合、心灵上的互助交流,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主人,主动管理班级、主动服从班级管理。
五、结语
在当代教育变革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是有艺术性的管理,也是具有情感性的管理。班级管理的重点不应该狭隘地停留在“管理”上面,而应该深层次思考、多元化探索如何将管理落实在“人”上,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小团体”的存在,并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健康发展;对于评价,要根据班级自身特点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让整个班集体在正面激励的评价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进行艺术性的批评,在充分关注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批评教育,让学生主动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当然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遵从各种制度管理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和教育。如此,小学班级管理就可以出现教师和学生都满意的局面,班级管理效率也能实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