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科学区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自主性
2021-12-04福建省尤溪县洋中中心幼儿园张好妹
□福建省尤溪县洋中中心幼儿园 张好妹
自主性是个性的一个方面,指的是一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即不靠他人,能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自主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适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引导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积极互动,发现知识,建构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区域活动的优势在于环境宽松、自由、独立、自主,幼儿可以更多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开展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个性化的学习和自主性的发展、有利于师幼之间及幼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等,一直到现在区域活动都很受幼儿喜欢,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能为幼儿提供较宽松的自由探索环境,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那么科学区中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吸引幼儿,让幼儿自主学习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点初略的归纳。
一、科学区内容的选择是发挥幼儿自主性的基础条件
科学区的创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效果,在设立区域时,应注重幼儿的兴趣点,充分发挥共同讨论、集体参与的作用,首先选择贴近幼儿身边的,能够激起幼儿思考、想象以及感兴趣的事物、情景,引发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使其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想象活动中,其次选择的内容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共同讨论来生成区域内容。
二、制定适宜的科学目标是评价幼儿自主性的依据
目标是创设科学区活动环境、选择活动内容、投放活动材料的依据,也是观察、指导、评价幼儿活动的依据。在设置活动目标时,要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兴趣、需要、发展水平以及课程的需要拟定区域目标。例如,“在科学区”中“谁的小伞飞得高”总共分为三个阶段目标,第一个阶段目标是要求幼儿能利用同样纸张折叠不同的小降落伞进行比赛,并把结果填入表格中。第二阶段是在门口牵一条线,请幼儿观察谁的小伞超过了那条线。第三个阶段要求幼儿能利用不同纸张但是形状相同的小伞进行比赛,并且把结果填入表格,这三个阶段不同的目标给幼儿提出的要求不一样,也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每次都有不同的挑战,能让幼儿主动去探索。
三、加强互动,在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提高幼儿的自主性
各种科学活动中,通过小组或团体方式让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互动交流,通过讨论帮助幼儿理清自己的思路,或从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没有发现的观点,促进概念的理解,或通过讨论解决自己的认知冲突,调整自己的观念。这其中教师的“引导”或“支持”的作用必须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要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在和同伴有不同意见时,据理力争,让幼儿学会协商。为幼儿提供自由的时间、空间,间接地帮助幼儿探素有兴趣的问题,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充分与幼儿互动,发挥教师的支持作用。
四、科学投放各种材料是提高幼儿自主性的物质基础
材料是幼儿开展科学活动、支持活动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在主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因此,材料是幼儿自主探索的主要物质基础。科学地投放或调整各种材料是区域活动的重要保障。那在科学区中应如何投放材料呢?
(一)材料投放要考虑其层次性和动态性
区域活动的最大优势是为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环境。无论是不善于沟通的幼儿还是沉默的幼儿,都能在区域活动中找到合适的活动形式,独立交流,充分调动每个幼儿的积极性,这也是区域活动受到幼儿喜爱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在提供材料上要注意层次性和动态性,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
1.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促进幼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实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本班“科学区”中,为了让幼儿学习利用各种不同的纸张进行吸水比赛,教师为幼儿分别提供了蜡光纸、牛皮纸、宣纸、白纸、皱纹纸等,幼儿可从中任意选三种进行比赛,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幼儿要鼓励他们先把最简单、结果最明显的纸张进行比较。
2.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目标不断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例如,在科学区,如果发现材料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就会对它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观察和了解活动材料在幼儿当时的活动目标中能否起到相应的作用,以便对材料进行调整、替换或补充。
(二)材料投放一定要有趣味性
有趣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有了兴趣参与活动,要求才能达到,例如,在科学区中教师想让幼儿认识镜子的作用,就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设一个新的科学区,名字叫变变变,教师提供一幅图,图上都是一半的图案,要求幼儿用镜子去找朋友。同时还要求两个幼儿一起玩,看看谁找的图案最多,教师提供的材料很吸引幼儿,因为通过半个图像可以找到一个完整的图,他们都觉得很神奇。而且幼儿用比赛的方式找朋友,就非常感兴趣。
(三)投放材料一定要有探索性
探索性的材料,幼儿积极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动手操作和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教师投放的材料必须在幼儿动手做的同时吸引幼儿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发与支持幼儿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幼儿用硬的纸可以直接搭桥让小动物过河,而软的纸不可以,那我们怎么样将软的纸变硬呢,这时我们让幼儿动手操作,引导幼儿去想办法,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并给予适合的指导
教师要适度地给予间接的指导,当幼儿面对新材料无从下手、无所事事的时候或者对材料不感兴趣时,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幼儿产生与材料互动、操作的兴趣,教师要积极与材料互动,并发挥榜样作用。
总之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需求、原来水平和教育目标以及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玩具、材料,为幼儿的想象提供空间,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指导科学区域活动时,应对幼儿想做什么和幼儿有可能怎么做有心理准备,并且能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区域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适合幼儿的需要,逐步从“传授者、维持者、调解者”转变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教育内容、任务选择材料,尊重幼儿的同时也要引导幼儿,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大胆发挥想象,勇于发现问题,自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