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

2021-12-04山东省潍坊市圣源高级中学2019李昱辰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切点一题多解一题

山东省潍坊市圣源高级中学2019 级 李昱辰

通过练习,我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一题多解,则能够尽可能地提升解题效率。在新的数学学习理念下,选定有代表性、针对性的数学题目进行一题多解练习,能够有效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一、数学解题过程中的难点

1.无法灵活应用数学定理

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习题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的好帮手。但在现实中,很多学生都没有理解数学习题的应用价值,一些学生在解题活动中只强调最终结果,解题效率较低。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习题,本人也一直抱有“浅尝辄止”的态度,但随着知识点难度增加,知识点掌握不牢、学习效率降低等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对于题目的分析、理解等内容处理得也并不到位,在思维能力与解题要求脱轨的情况下,很难有效利用所学内容解决数学问题。

2.解题思路过于僵硬

只有灵活调整数学思路,才能高效解决数学问题。但在解题活动中,部分学生的解题方式过于单一,忽略了数学知识的联动性,学习关注点依旧停留在当前板块的教学内容当中,随着解题活动的逐渐深入,僵硬的解题手法也会限制自身解题能力的提升。

二、关于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

1.举一反三,拓宽思维

从本人的学习经验来看,一题多解具有极为明显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其能够拓宽我们的思维,帮助我们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有效激发,从而将所学知识充分利用起来。在“一题多解”的学习背景下,学习者不仅能够掌握已经学习的基础知识,更能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从而实现解题效率与思维意识的同步提升。

以人教版必修一教材“换底公式”为例,作为对数函数的基本应用定理,学习中,在教师提出“一题多解”的相关概念之后,本人与其他同学开展小组合作及探究交流活动,针对换底公式的特点、应用环境展开探讨。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先应用,再定理”的教学方式似乎是舍本逐末的,但在对探底公式的应用要求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结合实际解题过程理解换底公式的应用特点、运算特点,并将其基本规律分割为不同板块,从而将其应用到不同的解题活动当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灵活应用,提升效率

一题多解能够启发学习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以推导探究类问题的解答为例,学生需要对不同答案进行探讨论述,依靠一题多解,学生能够对正确答案进行反复规划,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解题效率,完美处理数学问题。

以必修一教材“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相关教学为例,在针对这一章节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直线、空间点、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分别论述,并针对不同的题型展开论证。而在“一题多解”的引领下,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已经掌握的判定知识解决问题。如针对命题“直线与某一平面平行,则该直线与另一直线也平行”,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会根据个人能力选择不同的解题方式,与传统的解题思路相比,“一题多解”的解题环境更为开放,学生的配合意识也更强。

3.优化思路,处理矛盾

依靠一题多解,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出正确答案,并利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对最终答案进行检验。

以经典函数例题的解答为例:直线y=kx+b是曲线y=ln (x+1)的切线,也是曲线y=lnx+2 的切线,求b的值。本人与学生围绕这一争议性较强的例题开展解题活动,并依照“一题多解”的基本要求开展解题论述。解题过程中,本人采取设切点、算切线的解题方法,在计算出两切点的具体数值之后,得出b的具体数值,而其他学生采用设切点、平移曲线的计算方法,利用曲率解决公切线及斜率问题,得出答案。从数学学习的角度来看,两种教学方法各有长处,但其解题优势都比较明显。在“一题多解”背景下,学生的思维能够相互包容、互相影响,对个人数学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生应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及时应用一题多解方案,在“进无止境”的求知理念下不断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

猜你喜欢

切点一题多解一题
一题多解
一种伪内切圆切点的刻画办法
基于一题多解构建知识体系
例析初中数学的多解问题
一题多解的教学问题分析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
圆锥曲线的切点弦定理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