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做中学,在学中乐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1-12-04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温度计数轴三角形

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 张 瑜

在学习数学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只有掌握正确的方式,真正理解数学中的逻辑,才能够理解数学中的逻辑概念,学好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导初中数学时,不能仅仅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方法。数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学方法,教师利用数学实验方法进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借助教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上纯粹的理论性知识是比较枯燥的,往往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恰当地应用实验法进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实验过程中去,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初中数学知识“数轴”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一项制作性的实验:仔细观察温度计,然后尝试动手制作温度计。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必定会注意到温度计中的刻度分布等,在课堂讲解时,教师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让学生的自制温度计与真实的温度计进行对比,并且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指出学生制作时的不足之处。随后,教师提问:“温度计中的刻度是以怎样的方式排列的?而每个刻度之间的距离是否一致?”在有事物进行观察对比的情况下,学生能够立刻找到问题的答案。随后,教师再将温度计比喻成一个数轴,介绍数轴的原点部分和刻度分布规律,当学生全面掌握之后,再引导学生认识数轴的无限延伸性质。通过类似的数学实验,学生不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新知识,还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养成细心观察、仔细分析、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制温度计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借助教学实验,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进入初中学习阶段之后,学生的学习量骤增,不仅学习科目增多,每个科目的知识点难度和量都有所增加。此时,基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他们对数学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同,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也大相径庭,如若不在教学中考虑到这些实际因素,那学生的个体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实验与论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学实验教学,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发展数学能力,提升思维水平。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若干枝条和一把剪子。在课堂上,当讲解完三角形三边的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将枝条拼凑成三角形,让学生思考:“是否任何长度的枝条都能够拼接成三角形呢?”于是引导学生将枝条剪短,再形成一个全新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三角形的每一次变化。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去发现“边长是如何影响三角形的”,接着,将学生的记录数据统计起来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还一知半解,但是经过实验与讨论之后,就算是思维反应再慢的学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三角形三边的相关知识了。而对于本身思维活跃的学生,这个实验过程让他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学会了统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升。

三、借助教学实验,培养学生理性能力

数学的纯理论知识是理性的,而实验方法与过程是一个感性的环境,通过实验来提炼数学理论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促进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过程。通过实验教学,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转换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为了发挥数学实验的效用,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我在课堂上引入了一个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王先生向刘先生借了50 元,又跟张女士借了40 元,后来花了87 元,最后王先生把剩余的3 元每人留了1 元。请问他还欠刘先生和张女士多少钱?”有学生立马上说:“欠刘先生49 元,欠张女士39 元。”也有人说:“不对,他自己留着1 元,如果把39 和49 加起来,再加上他自己的1 元,结果是89 元,那么还有1 元呢?”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实验教学可启发学生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生转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温度计数轴三角形
知识快餐店 宇宙温度计
温度计的来历
自制温度计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如何学好数轴
画一画
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实数”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