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集团北仑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04张幸国ZHANGXingguo陈史敏CHENShimin徐春霞XUChunxia曹力CAOli林莉莉LINLili吕冲LVChong
□ 张幸国 ZHANG Xing-guo 陈史敏 CHEN Shi-min 徐春霞 XU Chun-xia 曹力 CAO li 林莉莉 LIN Li-li 吕冲 LV Chong
2018 年底,为更好地服务当地人民群众,北仑区人民医院在原有医联体的基础上成立了医疗健康服务集团。集团以北仑区人民医院为总院,下辖6 个分院区,占北仑区卫生健康服务体量一半以上。集团核定床位达1280 张(总院800 张,宗瑞院区280 张,滨海院区200 张),在编人员超过1800 人(总院1300 余人,分院区500 余人)。2019 年12 月20 日,北仑区卫生健康局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签订补充合作协议,托管主体从医院拓展为医疗集团,实现了政策创新与优质资源共享。
实施路径与体系建设
在区域医共体改革背景下,医疗集团及其成员单位作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区域内民众提供便捷可及、高效优质的同质化医疗健康服务[4]。在人、财、物三方面实行“一家人”“一本账”,统筹集团运行政策,实现集团内部医疗机构分工合作,在实践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运行体系、能力体系和支撑体系。在政策选择与落地方面,集团统一战略管理,推动医疗集团各成员单位找准区域医疗定位,建立符合各自院区特点的发展方向。在政策实施与执行方面,集团应用平衡记分卡等管理工具,在总院与分院区探索精细化医疗集团运营管理,实行临床科室集团内部垂直化管理,将总院临床科主任、诊疗组、医师个人在分院区的工作与集团目标相融合,实现集团内年度目标、考核单元合理化,统筹医疗集团内部绩效考核、薪酬分配体系。
1.运行体系建设
1.1 实现单一法人治理的授权管理。2020 年初,集团法定代表人分别与各院区执行院长签订授权委托书。授权后,院区执行院长/副院长在集团章程、集团采购管理制度、集团合同管理制度等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明确集团化运行过程中总院、院区之间的权利义务。院区执行院长可在授权范围内,对内实施医疗管理、对外签订合同等。大额资金使用方面则需纳入集团预算,提交集团院长、书记会议讨论,集团采购部实施集中采购,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1.2 实施分院区与总院“同项业绩指标”联合绩效考核。根据集团战略发展目标和医共体建设任务要求,集团加强政策分解落实,在与各院区执行院长签订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同时,将“同项业绩指标”在总院相关科室进行同步分解落实,将医共体工作形成上下联动、责利共担机制,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利益链。
2.能力体系建设
2.1 实施“六师共管”进社区、进院区慢病管理项目。项目设置专科医师组、全科医师组、临床药师组、临床护师组、医学营养组、健康管理组、院区工作组等7 个工作组,开展病例讨论、科普宣传、人员培训、信息融合、病友社区、签约服务等工作,引导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病患者到基层就诊,达到“两提高、两稳定、两降低”的目标。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医院-社区-村卫生室(站)”一体化、同质化健康管理服务。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形成集团内“急慢分治、慢病突破;六师共管、上下一体”的分级诊疗模式。慢病“六师共管”以慢病自我管理小组(10 人左右)形式,构建网格化慢病管理俱乐部,进行健康管理[5]。
2.2 不断提升总院能力建设,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总院在10 年托管中形成了区域龙头地位,依托浙大一院强有力的帮扶,打造专科化品牌学科,建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为特殊人群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集团现有省县级医学龙头学科3 个,市县级医学龙头学科4 个,区重点(扶持)学科11 个,泌尿科、肛肠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心内科技术能力水平均已达三级甲等医院技术要求,临床专科品牌化趋势明显。
3.支撑体系建设
3.1 整合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中心[6]。建立区域药事、医学影像、心电诊断、消毒供应信息平台,实现医共体内部信息互通、远程会诊协作。在推进区域基层患者用药同质化方面,首创了区域药事服务中心,集“合理用药审核、处方审核分配、用药教育、药物配送、监督管理”功能于一体,将区域内医共体、民营机构、社会药店、医师、药师、患者、物流等各方主体协同纳入中心平台。全区首批统一了109 种慢病药品目录和1164 种临床药品目录。集团任命浙大一院影像专家担任区域影像中心主任,实现浙大一院优质医疗资源梯度下沉。
3.2 加强分级诊疗平台建设,实现优质服务资源集约化管理[7]。2018 年底,北仑区上线了涵盖预约门诊、预约住院、预约检查、出院随访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区域分级诊疗平台,实现院区与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协同双向转诊。实现病种分类分级管理,制定区域内不轻易外转目录及上下转诊的分级诊疗病种目录,明确集团内不同级别诊疗细则。
成效
实行区域医疗集团服务模式后,本地患者外地就医率由2008 年的46.37%下降至2019 年的5.94%。医疗集团牵头医院或个人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表彰,2018 年度被评为改善医疗服务十大服务亮点医院,2019 年度被评为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2020 年被评为改善医疗服务先进个人。2020 年初,智慧医院建设成效得到浙江省主要分管领导批示肯定。
1.分级诊疗成效显著。2019 年总院超过2930 人次的专家下沉到成员单位开展诊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诊疗人次92 万,同比增长13.15%,远高于总院2.06%同比增长率。2020 年双向转诊上转总院人次同比增长25.49%,下转人次同比增长17.20%。受疫情影响,2020 年上半年总院二季度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住院收入环比分别增长26.16%、19.71%、31.19%。2020 年分院区合计第二、三、四季度门诊量环比增长13.64%、17.83%、3.29%。
2.特色专科错位发展。宗瑞院区纳入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国卫办老龄函〔2020〕721 号),系宁波市唯一试点机构,滨海院区成为区域医疗康复中心。在专科特色发展同时,推进医疗同质化管理,集团内设立医疗、护理、院感、药事等11 个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组织。药事质控获2020 年度浙江省医共体药事管理优胜奖。
3.促进科技创新进步。2015—2020 年间,集团共投入科研经费2146.14 万元;获各级科研项目立项132 项,获各级科技奖22 项,获发明专利4 项,实用新型专利155 项,共发表论文600 余篇。2017 年12 月28 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临床医学类综合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浙大一院北仑分院皮肤科团队题为《Talaromyces marneffei Infection》(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的论文,SCI 影响因子达72.406。集团内项目获2019 年度北仑区科技人才创新奖,2019 年度北仑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 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4.人才建设稳步提升。区政府出台《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行引进专家、博士一次性安家补助,博士等学科带头人落实年薪制。集团员工年离职率2018—2020年逐年下降为2.59%、1.76%、2.53%。2018—2020 年高级职称占比提升分别为13.1%、18.4%、19.2%。现有博士5 名,在读博士2 名,硕士162 名。近两年内,获评顶尖市突出贡献专家1 名、泛3315 卫生创新人才2 名,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市劳动模范。
展望
未来医疗卫生服务集团将重点实现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在医共体模式下的集约共生,加快公共卫生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8]。将相关工作纳入考核范畴,持续优化各院区、科室和临床医务人员KPI 指标和核算方法[9-10],用量化指标引导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持续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同时促进医务工作人员获得感的不断提升。
在医共体成员单位实施信息化临床路径管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诊疗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医共体内部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推动医共体内部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确保不同医疗机构间医疗质量同质化,提升医共体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