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发展研究

2021-12-03顾丝雨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11期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大数据时代发展

顾丝雨

[摘    要]大数据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碎片化”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模式的现存问题,根据碎片化学习在高校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碎片化学习的发展前景,并针对碎片化学习的长远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11-0069-03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革新的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速之中。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人工智能及虚拟技术的影子。成熟的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交互平台,如被广泛使用的微博、抖音、知乎等社交媒体。如今,60秒一则的短视频、简洁易读的短博文飞速填补了人们的生活空隙,可支配的完整时间越来越少,“碎片化”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话题。

碎片化的生活习惯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下,巨量的信息纷沓而至,对人们生活造成了冲击与割裂,信息的碎片化传播也阻碍了人们对信息整体的正确认识,使得工作和学习中的信息变得零散且缺乏相互的关联性;另一方面,受到“碎片化”的“启发”,高效率、快节奏的碎片化学习模式也逐步被人们所接纳,利用互联网技术达成的碎片化学习模式不仅具备灵活、高效、便捷的特点,还能帮助使用者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开阔眼界,同时促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无疑为碎片化学习模式提供了发展的温床,在线上学习、无纸化学习已经大范围普及的当下,碎片化学习模式的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一、碎片化学习模式的概念特征

碎片化学习如今主要指学生通过零散的空闲时间在移动智能设备上浏览并汲取零碎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并具备着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内容碎片化、学习行为及学习思维碎片化等特点。然而“碎片化学习”的概念并不是近年来初次走入大众的视野,自古以来,人们利用闲暇、空余时间进行的自主学习都能被广义地认定为碎片化学习。

首先,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主要体现为学习时间的非连续性。由于大段的时间被硬性的工作时间或课堂时间安排切割为片段,大多数可支配的空余时间并不完整。[1]学习者们选择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以获取自我提升,只要拥有移动互联网与移动智能设备,人们便可不受时间空间约束地学习,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学习。例如通勤途中、公共交通工具上、午休时间、排队等待时间等碎片化时间都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以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

其次,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依赖于学习媒体的碎片化。随着新兴多媒体工具的大量涌现,各式各样的媒体形态层出不穷,成为碎片化学习中知识碎片多样化的载体,使得碎片化学习从书面化向无纸化进行转变。[2]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碎片化学习平台打破了傳统媒体的固有模式,学习环境的自由度以及移动设备的灵活性体现了学习工具与网络互联的有效融合。碎片化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基于网络的信息知识以快速、简短、微小的形式不断衍变、深化、分散,庞大的知识被拆分为细微的知识点进行传播。由于关键词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看似无关联的知识点被相互索引、串联在一起,由一个知识点能很快地跳转、引申至下一个知识点,这是纸质学习所不具备的特点。

最后,学习行为及思维的碎片化同样影响着碎片化学习的效果。人的记忆、感知与思维有着连续性特征,有时,关联性低、无序性以及较强随机性的碎片化学习内容难免会导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降低与记忆力衰退。面对海量的碎片信息资源,学习者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大数据关联的信息碎片所吸引,例如与学习内容无关的推广、新闻,等等,从而导致学习精力被分散,无法长期维持学习状态。然而,找到碎片化学习的正确方法反而可以帮助学习者在短期内强化记忆,例如借助短视频强烈的语音、色彩刺激,通过不断强调与重复,从而加深对于单个知识点的印象。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人对知识点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的,这意味着学习者需要在汲取新知识的前期进行反复的刺激和记忆,碎片化学习无疑为此提供了便利,不受时间、空间所限的学习模式也受到了一众有应试需求的学习者的青睐。

二、碎片化学习模式的现存问题

(一)学习内容缺乏深度与广度,难以形成较为系统的学习体系

目前市面上许多碎片化学习媒体和软件为了吸引更多用户,也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会更注重知识的表现形式,从而忽视了内容的质量。同时一些教学者也更倾向于通过趣味性的表现方式、以视听为主的感官内容等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甚至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将复杂的知识内容拆分、化简,因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同时,大部分学习者学习时还停留在浅层的表面学习,缺乏相应的深入细化,对知识的理解仍处于概念层面,缺乏引申与思考。由于碎片化学习资源的时间限制,教师制作素材时也因此受到限制,学习内容主要以概念阐述为主。碎片化学习的学习者往往会感觉有所收获,但实质上只是掌握了最浅层的内容,很难进行深层挖掘。

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碎片化知识往往被划分为多个零散、独立的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又与整个知识架构缺乏关联性,因此在碎片化学习中,学习者容易忽视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衔接与融合,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架构,较难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

(二)课程思维跳跃性大,资源碎片化导致注意力分散

大数据时代下,碎片化学习资源范围广、更新速度快,信息之间相互索引、跳跃、刷新,在这样信息快速更迭的网络环境下,学习者逐步形成了跳跃性的思维模式。面对巨量信息的冲刷,碎片化学习需要学习者具备很强的自控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本身学习能力、毅力有所欠缺的一部分学习者,碎片化学习的效率就显得不尽如人意,难以真正地依靠碎片化学习模式在专业上获得成长。

大数据时代不仅意味着学习资源的广泛与便捷,同时层出不穷的各种娱乐信息、广告弹窗、新闻推送等不知不觉地分散着人们的注意力,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被其他内容吸引。因此,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困境是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深度学习状态难以维系,缺乏深入思考,学习流于形式,等等,长此以往,不仅学习结果会受到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受到打击,从而失去了学习的本意。

(三)学生自控能力与学习能力较弱,缺失教学反馈环节

在碎片化学习模式下,学习者需要牺牲大量的空闲时间来学习内容较为枯燥、繁杂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学习毅力有较高的要求。此外,碎片化学习完全依赖学生的自主性,没有教师亲身指导、调整教学进度,也缺乏具备互动性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学习者拥有自我评估的能力,并需要能够及时对于学习状态进行自我调整。同时,教学反馈环节的缺乏导致教师无法依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对教学内容与进度进行调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有效沟通的缺失使得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在碎片化学习中,专业教师难以真正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接收学生的学习反馈或提问,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准确地进行答疑,也无法有针对性地完善后续的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市面上的碎片化学习平台,仅能针对学生的在线时长进行记录与评价,难以有效地考查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并且缺乏对于学生学习进度、学习积极性、学习瓶颈等方面的分析记录,导致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过于匮乏,很难做出应对性的改进举措。[3]

三、碎片化学习模式的课程发展

21世纪,经济的不稳定性、可支配时间的短缺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都成为现代人焦虑心理的催化剂。在这个大环境下,碎片化学习模式的盛行是可以预见的结果。在心理层面,首先碎片化学习可理解为人类在信息过载焦虑下的一种应激反应。这种心理焦虑成为学习者持续投入碎片化时间的助推器。其次,社会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也迫使着人们进行带有攀比性质的碎片化学习。许多学习者出于从众心理,也为了避免“内卷”环境下的心理压力,纷纷选择主动与“被主动”地进行碎片化学习。当个体为了免于落后,或为了保持与群体拥有同步的学习进度,碎片化学习就成了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学习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碎片化学习模式逐渐被大众所接纳,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如今,碎片化学习由于自身的便捷与广泛的信息交互,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其中,职场人士与高校大学生组成了碎片化学习重要的使用族群,碎片化学习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课堂学习额外的知识补充,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因此获得了备考人群的特别偏爱。[4]在碎片化学习模式已逐渐趋于成熟的当下,碎片化学习方式成为众多大学生都会采用的学习手段,并成为其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数据时代,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成为主流,碎片化学习因此成为人们自我学习、谋求进步的重要路径,也是互联网背景下学习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类高校、教育机构等不断推陳出新,加入了碎片化学习模式的建设与推广,碎片化学习作为专业课程的辅助与延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得到长足的发展。高等院校教师与学科专家作为教育的引领者,在课程学习方面不仅需要探讨学习的内容,更应把注意力放在学习的方法上,电子资源的建设与线上教学环节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课程导学功能也可以为学习者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碎片化学习意味着大部分的学习者都是通过网络搜索和链接跳转进行学习内容的查找与索引,然而,一些原本基础较为薄弱,或者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者将面临更难的初始选择,甚至可能盲目地进行学习内容的勾选和排序,导致学习内容不适合自身、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碎片化学习的发展阶段,课程建设者不仅要加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还应不断优化微型知识点的拆分与相应的课程导学,在内容衔接与跳转时不仅需要做到逻辑清晰,更应做到引人入胜。在满足学习者碎片化学习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优化线上课程的资源建设、内容设计与导学服务,营造开放型课程学习生态,让有深度、有价值的知识能够有效地传播,这才是未来碎片化课程发展的核心。[5]

四、碎片化学习模式的发展建议

(一)通过知识可视化等学习技巧强化碎片化知识整合能力

碎片化学习有效地填补并利用了学习者的空余时间,然而短时间内汲取的零散无序的碎片化信息不利于知识的记忆与储存。因此,碎片化学习者与教学者应该更加重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与思维逻辑的构建。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被当代大学生广泛地运用在专业学习之中,它能够以构图的形式清晰、直观地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呈现出其中的逻辑关系,真正实现知识与思维的可视化。

为了更好地运用思维导图等学习技巧,学习者应该有意识地对知识碎片进行收集、加工、排序与整合。被思维导图梳理后的知识点弱化了离散、无序、缺乏逻辑性等弱点,同时蕴藏在其中的碎片化信息通过思维导图被整合并输出为结构化的知识网络。思维导图的优势不仅仅体现为思维的可视化,更重要的是,思维导图可以充分体现使用者的思考特点,使用者可以自由地搭建出独一无二的知识结构,相比于吸收学习他人的学习成果,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不仅能帮助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还能进行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的锻炼。学习者通过主动地梳理并搭建知识结构,不仅可以强化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还能在后续的学习中面对相似问题时,借助曾经掌握到的思维逻辑来解决。

(二)通过建立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加强沟通的有效性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建构出贴合学生心理的网络评价与反馈平台。此外,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与学习能力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并及时地进行线上交互,实时获取学习反馈,并及时进行答疑解惑。教师应积极获取学生的课后反馈,并根据不同性格、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制定分层教学体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积极开展线上交流与在线平台信息交互,设计严谨合理的在线测试环节,加入身份验证环节,从而消灭“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的隐患。

建立同时针对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的评价机制,一方面通过反馈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机制将碎片化学习与学习成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大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高校应制定出更适合专业化学习的碎片化学习方针,弱化娱乐性质,提升严谨性,将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嵌入碎片化学习的过程中,使碎片化学习真正融入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通过提升时间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习效率

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已渐渐渗透进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大学生而言,合理地划分时间单位、安排时间计划、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是强化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由于虚拟娱乐的过度发达,大学生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进行网络社交与休闲的频率较高,导致真正用于碎片化学习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学习目标成为学习者们更关注的话题。

时间管理指借助合理的规划提升时间的利用效率。身为高校学生,一方面需了解自身的可利用时间,从源头分析哪些碎片化时间可用于知识学习,同时哪些时间能用于娱乐休闲,从而实现有的放矢。[6]另一方面,针对基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学习时间,大学生应首先将可支配时间划分为若干个片段,并提前计划好在某天的某一段时间的具体学习内容,制定出一个完整的时间规划表。此外,复习时间的计划也是必要的,学习者应规定以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为节点,整理归纳此前一个学习周期中学习到的零碎知识,将其整合为有逻辑的系统知识。同时,制定贴合自身的时间规划时,应避免好高骛远导致学习计划搁浅。做到“提前计划,按时自省”,在发现某次既定学习任务无法按时完成时,及时做出调整,并在这一过程中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安排。

参考文献:

[1]刘秀芳.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思考与探索[J].安康学院学报,2020,32(06):101-104+114.

[2]周婧怡,何济玲.“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特征、问题与优化策略[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35(03):322-325.

[3]梁颖珊.“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优化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03):112-114.

[4]王妍,王婉婷.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策略研究[J].中国信息化,2021(06):71-72.

[5]武志峰.碎片化學习时代课程的继承与革新[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1,4(02):114-121.

[6]姚钰.高职大学生碎片化时间学习引领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7):71-73.

(责任编辑: 杜家和)

猜你喜欢

碎片化学习大数据时代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大学英语碎片化学习与拼图化教学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英语课程网络化与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微信在英语辅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