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及引导路径
2021-12-03霍源玲
霍源玲
[摘 要]随着“互联网+”计划的实施和移动智能的普及,高校学生逐渐在网络消费人群中占领重要地位,然而网络消费为高校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道德伦理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呈现出网络消费逐年增加、形式多样化。个别学生消费观念有些扭曲,产生了诸如不合理的网络消费价值观、消费出现偏差等问题。对此,要通过相关部门配合加强网络消费监督管理工作、学校和家庭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以及高校学生自身自觉树立良好的网络消费意识,引导高校学生树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有序的网络消费伦理新规范。
[关键词]消费伦理;网络消费;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11-0008-04
当前,网络消费在高校学生日常生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不合理的网络消费价值观和网络道德影响着高校学生网络消费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从网络消费伦理的角度出发,结合高校学生网络消费的行为特点,对高校学生网络消费伦理存在的问题加以探究和分析,可以为引导我国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伦理提供一些借鉴的新思路。
一、网络消费伦理的内涵及原则
(一)网络消费伦理的内涵
消费伦理,亦称消费道德,是指在社会风尚影响下指导和规范人们消费活动的价值取向、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人们通过诸如互联网、移动软件等虚拟空间,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进行日常交易行为过程中产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就是网络消费伦理。
(二)网络消费伦理应坚持的原则
1.厉行节约,适度消费
目前,我们国家虽然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还是没有从根本得到改变,在国民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占比较低。如果只顾满足消费需求不勤俭节约的话,不仅会破坏社会道德,甚至还会加剧通货膨胀,对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在我们国家漫长的民族和发展史中,节俭一直是贯穿发展始终的传统美德,奢侈浪费历来就被大多数人民所摒弃。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当代节俭观,即节俭与适度消费的统一。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在敢于消费的时候适量适度地消费,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不该购买的时候保持理性,尽量克制住自己的购物欲望。
2.持有正确的消费理念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在全社会普及,为我们在市场交易消费方面提供了遵循。正确的消费理念要符合社会科学的发展、符合国家文明的进步、符合自我健康的成长。在各种高科技产品的辅助下,以手机移动终端为主要核心的电子智能化设备逐渐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都加速了信息科技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一些犯罪分子看到有利可图,就依靠高科技的某些漏洞诱骗人们进行不合理的消费活动。特别是最近几年来,诸如电信欺诈、非法购买客户个人信息、电脑黑客非法侵入银行系统窃取大量存款等法律事件的频发,破坏了人们生活的安稳性。因此必须时刻警惕,进行科学而合理地消费,防止电信诈骗。自从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文明程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方面皆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既有侧重物质方面消费的,又有侧重精神文化层面消费的,还有两者兼而有之的。不管是哪种消费方式,都必须做到在关注物质消费的同时,也应该牢记精神和文化消费的理念。符合自我健康成长的消费不仅在其内容和消费模式上有所体现,也反映在人们对消费环境持续美化和生态消费的美好需求增长上。在当前,五大发展理念与我国的社会现实情况紧密结合,促进人们进行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满足自然的生态需求,是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真实体现。
3.将绿色消费理念贯彻到底
这不仅是我国先进的消费伦理观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消费伦理的重要规范。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被看作是“绿色消费”的基本概念和实践。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逐渐推进,我国正在形成绿色环保消费、环保建筑消费、绿色旅游消费等与自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反对污染和破坏周围生态环境的行为是中国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高校学生网络消费现状
(一)我国高校学生网络消费的行为特点
1.网络消费份额逐年增加
2021年2月份發布的我国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已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网民结构中学生占比最多达21%;网络购物用户达7.82亿,较2020年3月增长7215万,占网民整体的79.1%。”在各种网站或者软件上进行购物方便、快捷、品种丰富,这些优势吸引了高校学生进行消费并逐渐成为网络消费的重要群体,消费的份额也在逐渐增加。
2.网上购物消费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在当前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凭借社交网络的崛起,各种微商应运而生,这种不再局限于传统电脑购物的新型购物方式,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许多学生都开始使用这种新的购物方式,他们的在线消费模式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淘宝、天猫、京东等购物平台。可以随时随地打开微博、微信、抖音等手机短视频软件查看到各种微商代购的商品信息,或者看到自己想要购买的物品就可以通过所在平台直接下单并付款。不仅如此,网络消费的支付方式也有所改变,通过诸如美团、大众点评之类的网站购买到的美食券、电影票、旅游套票等,不再需要提前预存支付款项,而是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花呗和京东白条功能等进行超前消费。甚至美团还推出了针对高校学生而开通的专栏项目,以认证高校学生的身份来获得优惠,从而促进平台消费。这种通过透支功能进行的消费模式更加刺激了当代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这表明,网络消费由具体实物消费向虚拟消费转变在如今的高校学生中已逐步实现。
3.个别大学生有消费观念扭曲的现象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和向往以及当下在线网络消费的盛行,不合理的消费主义逐渐渗透到高校的校园中,进而对高校学生网络消费的伦理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依赖于父母每月提供日常生活费的高校学生在网络消费的刺激下,往往会出现生活费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甚至是不够用的情况。这种没有合理规划、没有明确的购物目标、对于物质方面的过度追求而进行的消费,往往在无形之中忽视了精神和学习方面的消费相对于物质消费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一点。而在月初就花掉一个月的生活费变为“月光族”的高校学生,之后却会通过借钱甚至是提前透支自己的信用等其他途径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这种不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消费行为使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念逐渐扭曲,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无论在经济负担方面还是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来看都会产生一些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
总之,在这些不健康消费行为的持续影响下,高校学生在网络消费中产生了伦理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网络消费的行为特点加以分析,得出针对性的引导路径。
(二)我国高校学生网络消费伦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呈现出所占份额大、消费形式多样化以及个别学生消费观念扭曲等特点,出现了一些诸如不合理的消费价值观念、网络道德失范以及消费偏好出现偏差等网络消费伦理问题。
第一,在网络消费方面高校个别学生存在不合理的消费价值观念。在信息技术革命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虚拟消费,如在游戏方面的皮肤购买、道具购买、游戏币的充值等,在影音娱乐方面的视频、音乐会员充值等。二是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主要表现在购买服装饰品、化妆品、食品等方面。三是在线学习消费,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购买线上课程、电子书等。网络消费的快捷性、物品繁多加之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高校学生往往会更加注重物质攀比,盲目地崇拜和跟风,较多地进行前两种的网络消费,最后一种类型的网络消费相对较少,只有在备考阶段才会去进行适当地消费。由于个别高校学生过度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这一原因,就可能使其采取透支消费的方式进行网络购物,这种方式很可能超出了他们自身的金钱承受能力,一旦造成无力偿还或者其他的不良后果将对他们的学业甚至是今后的发展道路产生严重的影响。
第二,网络道德失去规范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自从实施“互联网+”以来,网络就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抱着手机在玩的“低头族”,而这种影响对高校学生尤为明显。散布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参差不齐,在给高校学生提供了方便资源的同时,也有一些人伸出了向他们提供不良垃圾信息的黑手,而这一点若不加强监管,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就很容易使学生走入歧途。在没有他人的监督之下,如果高校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辨别是非能力不高,就极容易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惑和影响。比如在网络购物后若发现与商家宣传不相符的情况,就带有恶劣情绪进行评价,甚至受到部分网购用户的影响还会恶意攻击客服人员,转发一些带有煽动性的不符合事实的文章和消息。除此之外,组织观看淫秽色情的视频网站,会对高校学生带来轻则心理健康出现问题,重则触犯法律的严重后果。而这些现象的根除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广泛普及网络知识,大力实施监督管理,而且也需要每个人提高辨别网上不良信息的能力,增强电信防范意识,自觉将有损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信息抵制在外。
第三,消费偏好容易出现偏差。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和意识形态,诞生于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往往通过消费来表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身份的高贵。这种不合理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很多的时候并没有被人們所诟病。在各种信息迅速传播的网络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富二代”“官二代”成为极个别高校学生标榜和追崇的对象,他们追求更高档的物质享受。另一方面,在高校学生日常观看的影视作品中,特别是在当前的一些美好的“小甜剧”中所展现的主人公极度奢侈的生活方式,吸引着高校学生渴望较为优越的物质生活。再加上一些生活中用偶像代言的产品,也会呈现自己比别人更有品位更高级的现象,对当代高校学生消费偏好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意识,就需要相关部门、学校与家庭以及高校学生个人这三方之间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清朗和谐、符合社会健康发展的网络消费氛围。
三、引导高校学生进行合理网络消费的路径
(一)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消费的监管力度
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消费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刷新了人们的网络购物消费方式,同时网络购物消费的环境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而优化。进入新时代,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够在高校学生的心里建立一个成熟健康的消费理念则是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建立一个清朗的网络消费环境,需要社会各方的帮助和监督。
第一,要建立长期的网络监督机制,有效地连接政府、企业和社会,实施信息报告系统,发现不良信息立即反馈,营造一个标准化的网络购物环境。第二,加强网络消费管理的相关立法工作,规范网店的运营流程步骤,对网店的经营、管理和监督管理的职责予以明晰,网上的监督和行政执法要同时进行,定期对企业网站所宣传的各项信息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虚假信息予以坚决打击。第三,建立健康的网络消费环境也离不开良好的买卖双方关系。买卖双方应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沟通机制,通力合作的网络监管部门和执法机构以及买卖双方自身的良好交流素养则是这套机制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双管齐下合力营造安全的在线网络消费环境和友好和谐的互动氛围。相关网络监管部门和执法机构可以针对网络消费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网络消费购物的基本准则,加以利用来对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的行为正确地规范和指导。除此之外,对于买卖双方之间的沟通也少不了要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来改善,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对卖方的管理人员和客服人员定期进行线上或者线下听课培训的方式增强其服务水平和话语素养;对于购买者,监管部门和执法机构可以在相关购物平台的醒目位置对网络购物消费全过程中的行为举止予以提示,购买者自身也要明确网络消费与线下消费是一样的,需要文明讲理的素质来推进网络消费环境接续不断地向前进步。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相辅相成
第一,“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说什么和做什么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父母不仅从小就要引导孩子进行节俭合理的消费,而且要为孩子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消费环境。在家庭中,父母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职责,为孩子树立节俭、绿色、健康的消费观念做一个好的榜样。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节约粮食、穿衣舒适、合理消费、低碳出行等行为举止会对孩子的消费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父母应该学着从日常言行中全面了解孩子的每月生活费用的使用去向,对他们的消费情况加以适当的引导,并让他们意识到过度消费可能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引导其学会将生活费以计划的方式消费,进而形成良好健康的网络消费行为习惯。进入大学校园,高校学生的生活更多是与个人以及周边生活环境发生联系,而与父母的相处则较少,这时候父母从小教育孩子养成的良好消费习惯将会在高校的校园生活中得以体现。
第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自觉地肩负起引导学生行为举止的重任,高校可以利用具有信息丰富、覆盖范围广、更新速度快等特点的新媒体平台,诸如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平台、官微等方式和手段,从多方面传播正确的网络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通过开展科普学术讲座,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的相关理论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辨别网络不良信息能力和自律能力,同时要对奢侈浪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和制止,倡导网络环境下消费伦理的新趋势,营造更加专注于学术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
第三,高校对于合理网络消费观念的灌输和教化是对家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高校学生真正地在校园生活中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的密切结合,而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消费教育理念和以身作则为孩子今后的校园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伦理,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配合。
(三)高校学生要树立合理的网络消费意识
当前,受社会上奢侈的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学生容易产生攀比性消费和高消费的现象,这些都是非理性消费的体现。高校学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美好健康的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衣食住行出发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而丰衣足食,而不是过多地极力去追求物质方面的高消费。因此,高校学生应当在社会各方的引导下自觉积极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伦理观念。
第一,树立绿色消费的消费观,绿色发展理念是当前国家极力倡导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符合自然的发展,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高校学生时刻秉持绿色节俭的消费意识,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尽量购买可以循环使用的物品,不过度攀比和购买超过自己实际支付能力的商品。
第二,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就是勤劳致富,勤俭持家。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校学生要善于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消费伦理观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珍惜一切劳动成果,树立节俭消费意识,积极构建和树立科学合理的网络消费观,养成适合自己的网络消费伦理观念,以此指导自己的网络消费行为,为进一步推进营造清朗的网络购物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進而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科学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高校学生面对物质方面的消费和精神方面的消费,要善于保持平衡,学会寻找二者之间适合自己的模式,而不是过度消费,始终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消费理念,根据自身及家庭的经济状况,选择更加合适的消费模式,达到“轻松购物,快乐生活”的目的,进而促进网络消费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倡要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当前,高校学生存在不合理的网络消费价值观念、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消费偏好出现偏差的问题,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配合以及高校学生自我树立良好的网络消费意识这三方面来引导高校学生树立节约适度、绿色健康、符合社会发展的网络消费观,引领高校学生网络消费的新风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02-03)[2021-04-15].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2]许红红,苗慧.从网购行为分析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征与问题——以某大学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S2):128-130.
[3]赵洁.“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问题与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79-82.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0.
[5]郝晓英.研究生网络消费的伦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07):37-39.
[6]阮颖颖.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问题研究[J].速读(下旬),2015(12):100-101.
[7]李彤.论消费伦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1):156-158.
(责任编辑: 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