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自得”说对大学教育的仪型作用
2021-12-03孙启华
孙启华
[摘 要]“自得”之学是陈献章心学思想的核心。“自得”说虽非陈氏发明,但他却将其应用到教育、书法、写作诸多领域,彰显了“自得”的广度和深度。陈献章一生大半时间都居乡从教,其贵“自得”的治学门径,戒懒、贵疑、自觉的为学之法以及至乎圣贤的为学之旨,无疑对现代大学教育具有仪型之效。
[关键词]自得;陈献章;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11-0018-04
陈献章,字公甫,号白沙,后人称为“白沙先生”,是明代理学“始入精微”的代表人物,亦是有明一代获得从祀孔庙的四位明人之一。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度过,以讲学为生,这一经历使得他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陈献章在《古蒙州学记》《程乡县社学记》《恩平县学记》《龙岗书院记》《重修梧州学记》等文中一再重申教育的作用,“自古有国家者,未始不以兴学育才为务”。国家大力发展教育,有利于美风俗、倡仁义、植人才、兴国家。他在《恩平县儒学记》中言:“习端而俗正,教立而风行,民乐生而好乱者息,士有耻而慕义者众,则刑罚可省,礼义可兴,囹圄可空,干戈可戢。”正是因为教育如此重要,他在教学实践中颇多关注教育之法。陈献章对教育的关注、重视,尤其是他基于自我经历而阐发的“自得”之说,戒懒、贵疑、渐进等一系列具体为学之法以及至圣成贤的为学宗旨,既有历史的价值,又不乏现实意义,对当前大学教育具有启谕之效。
一、治学门径贵在“自得”
“自得”虽非陈献章首倡,但却是他思想的核心与毕生为学的准则。“自得”之内涵,陈献章多有阐述,其强调的是得诸内而非外。这一思想看似简单,真正貫彻落实却并非易事。为阐扬这一思想,陈献章采用的是“以身为教”的言说方式,即通过自我由“未得”到“自得”这一经历,为学生提供一份借鉴。
陈献章生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二十七岁时从吴与弼学,吴氏对古圣贤之书无所不讲,因为无所不讲,陈献章茫然不知入处,归乡后独门不出,“既无师友指引,惟日靠书册寻之,忘寝忘食,如是者亦累年,而卒未得焉”。因为无所得,陈献章“于是舍彼之繁,求吾之约,唯在静坐”,久之,“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衔勒也”。这一过程,是陈献章自我为学经历的缩影,是一个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我们可从他对“自得”的提出及内涵的界定得以一窥,“自得”说有具体时间可考者主要有四次,一是成化五年(1470)的《湖山雅趣赋》,“自得”特指一种逍遥之态;一是成化六年的《李文溪文集序》,“自得”强调的是一种独立的人格精神;一是成化十八年(1482)的《赠言》,强调的亦是一种独立的人格精神;一是成化二十一年(1485)《道学传序》,关注的是自身的体悟,这种体悟并非皆来自书籍的刺激,而是陈献章十几年为学经历的总结。
由逍遥之态到独立的人格精神再到强调自我的体悟,展现了“自得”内涵的多层次性,亦展示了陈献章为学不断积累,并随之适时调整、深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一员,人对社会的观察与体悟,必定会随着社会环境及人自身阅历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社会历史中,一个立志在社会中有所成就的人,必定会是一个懂得思考的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建设者与规划者,在校期间,仅仅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多思、多想,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陈寅恪说:“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胡适也说:“疑古的态度,简要言之,就是‘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十个字。”这些都说明了独立的人格精神和独立思考在治学上的重要性。当今大学生在为学之时首先要具备的就是独立的人格精神,能够做到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轻信,要敢于质疑。
钱穆总结孔子的教学之法,说“《论语》教人,多从自己一面说”。陈献章以身垂范,所强调的一是“自得”的内涵,目的在于启迪学生要勤于思考,而非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他写诗质问弟子陈秉常:“我否子亦否,我然子亦然。然否苟由我,于子何有焉?”这一人云亦云的场景,放之今天课堂,无不有熟悉之感。而其背后的缘由之一即是大学生还未从中学时代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中走出,面对问题,总是在心里想着一个标准答案。此种心理的结果便是唯老师所讲是从,惟教材所讲是从。二是“自得”并非一蹴而就。现在大学生身处快节奏时代,难免会产生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心态,然而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静心与耐心。陈献章这种以身示范,以自身经历有实效者告之学生,具有现实可感性、生动性。这也从另一角度告诫教师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更多地转向启发式引导,不愤不启。而启发式教学,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便是以身作则,即通过自己求学、治学中的亲身经历作为教学案例,这一方面使得这些经历更具有参考性,一方面也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使课堂教授更富有温度,也更具有借鉴意义。
二、为学之途重在戒懒、贵疑、渐进
陈献章“自得”之学强调求诸内,教人通过“静坐”方式来求“自得”,这并非意味着他教人脱离书籍,纯做一番空想。其“自得”说并非一蹴而就,即已说明此点。陈献章为学途径,林俊将之概括为:“先生始求之博,久之,曰:杂矣;又求之静,久之,曰:偏矣,杂佛老而超佛老。”曾钊亦说:“白沙子之学,盖于攻苦中得之。”正是基于自我的切身经历,陈献章才一再强调“勤”。
勤奋确实是当下有些大学生所缺乏的,其一,缘于上文所说应试之思维。盲从教材、无条件接受老师课上所讲,势必造成一种思维的惯性,这便是思维的懒性;其二,有些学生觉得上了大学,跨进大学的门槛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于是每日不思进取,混沌度日。尤其是对文科生而言,因文科知识内容更富有弹性,使他们更易产生轻松过考试关的侥幸心理。这便又造成了身体的懒惰。大学生受思维的惰性与身体的懒惰挟持,自然也就不会关心读书的贵有怀疑精神,更不会关注学习如登山,需脚踏实地。
惰性,是古今学习者都会犯的毛病。这便是古往今来师者不厌其烦告诫弟子珍惜光阴的缘由所在。陈献章在给弟子的书信、诗歌中就常常告诫他们“岁月岂待人,光阴隙中走”“人所得光阴能几,生不知爱惜,漫浪虚掷,卒之与物无异”。其《示诸生》诗,“谓岁月流迈,诸生学不加进,故汲汲焉告之,冀其有所感发而自忧耳”。其《戒懒文示诸生》一文劝慰学生珍惜时光最具代表性,相比于空头的说教,陈献章借助大舜、周公、孔子、匡衡、车胤、韩愈等名人故事,说明古今得以留名青史,成就一番事业者离不开勤奋。接着陈献章又通过反面之例,从官懒、将懒、母懒、夫懒、猫懒、犬懒,由大到小,由人及物,意在表明懒惰的危害。通过正例、反例的引入,使弟子加深对勤奋作用的认知,以此告诫弟子要时刻警惕懒惰之心,并建议他们将这篇文章作为座右铭,以时时警戒。
学习要想“自得”,只有勤奋一途还远远不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地埋头苦读,而不加思考,是陈献章所排斥的。“六經,夫子之书也;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其味,六经一糟粕耳,犹未免于玩物丧志”。陈献章如此说,并非真认为六经是糟粕,他在《次韵庄定山谒孔庙》中说:“六经如日朝出东,夫子之教百代崇。揆之千圣无不合,施之万事无不中。”陈献章强调的是从学者若徒斤斤于记诵之学,则违背了夫子为学之旨。其目的无非是提醒学者用功。要想“自得”,不拘泥于书籍,从学者就要学会“疑”。在给弟子张廷实的信中,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章初学时亦是如此,更无别法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的怀疑精神,不是盲目地怀疑,更不是一切都毫无章法的乱疑。由此而言,怀疑是有条件的,即基于我们以往的知识储备,做出合乎逻辑的提问,是我们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对“所以然”的理性分析、判断、补充。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学者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好高骛远只会欲速不达,陈献章一次次告诫弟子“学者须循次而进,渐到至处耳”。陈献章常在书信中与弟子讨论作诗之法,他认为“文字不厌改,患改之不多耳”,文章只有反复修改打磨,才能渐到佳处。修改的过程,既是作者对写作对象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也是作者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以论文写作为例,一篇论文,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需要学生在熟读基本文献基础上,对研究对象从生平到思想、文献主旨都要做到了然于胸,如数家珍。在此过程中,学生要根据学界的研究现状,找出自己文献解读中的特色所在。核心观点的提炼亦是在论文从初稿到定稿的反复修改、打磨中逐渐定型。
为学途径,在陈献章看来,主要有戒懒、贵疑、渐进,对此三种方法的解说,陈献章主要通过自身的实践经历与历代名人故事加以阐述。目的在于使门人易于取法,便于操作。当前,我们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更为便捷,知识更新速度快,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中小学相比,大学教育更注重大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生更应该基于自身的能力和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勤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独立思考,不盲从书本知识。
三、治学之旨在于至乎圣贤
大一统时代,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士人毕生追寻的人生理想。本着此种理想,传统士人侧重于个人自我品德的培养,即为己之学。“为学莫先于为己为人,此是举足第一步”,为学的目的是为己还是为人,这是为学的第一步。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此即陈献章所说的“为己”,“学之道,其要在于为己;古之名世者,舍是无以成德”。只有成了一个有用的人,才能服务社会,有用于国家。在《古蒙州学记》中,陈献章直言:“夫士何学?学以变化气习,求至乎圣人而后已也。”此处,陈献章所说的他所认为的学习的最终目的即至乎圣贤。
“修身”是至乎圣贤的起点和基础,那么如何修身?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多元并存,已大异于陈献章生活的时代。如今,花样繁多的知识体系、各种价值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感官和身心,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不受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这就要求大学生要能明辨是非,在面对繁复的信息时能够做到善于分析,正确抉择,能够做到心正。这要求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再者,现在的大学教育亦不再是仅仅拘泥于古代的成圣成贤,正如克拉克·克尔所说:“现在的大学已经不可能俨然固守在象牙塔之内,也不可能默默存活于实验室之中,它必须开放式地面对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权利与责任。”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也应该有“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基于勤奋、贵疑、渐进基础上的为学,使大学学习学有所得,影响着大学生知识的宽度、深度;而基于理想、抱负的治学,则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学习成果的高度。
姜文闵说:“大学的职责是为养育自己的社会服务。”学有所成,服务于社会,便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信念与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 大学生为学如若没有理想,便如同没有灵魂,即便在校期间成绩优异,也只是学习的机器。祖国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奋斗,这是当代大学生需要为之挥洒汗水的,只有有了这样的历史使命感,大学生的青春才是富有朝气的,才是绚烂多彩的;只有树立长远的明确的目标,大学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动力,也才会更加乐于参与、勤于思考,继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最终增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能力。
社会各种各样的权利与责任,所促使我们生发的愿望、意志力,无疑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为学讲求方法固然重要,但没有动力,方法最终也只能落为空谈,最终也就更谈不上学有所得。加之,人们对成功的衡量并非限于一途,读书无用论思想亦在一些人中流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教育何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学生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教育的使命所在。大学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是大多数大学生价值观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尤其显得主要。步入大学生活,大学生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自主性、自觉性都逐渐增强,但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这就需要教师适时予以指导,以便使其向着健康的态势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自觉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只有心怀济世为民的情怀,勤于学,敏于思,大学生才会在人生的舞台上书写出绚烂的篇章,才会交出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陈献章学贵“自得”的启悟式教学,在为学之途径与为学之旨上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置诸当下大学教育,依然有其仪型之效。
参考文献:
[1]陈献章.新迁电白县儒学记,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39.
[2]陈献章.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38.
[3]陈献章.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145.
[4]陈寅恪.對科学院的答复,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63.
[5]胡适.研究国故的方法,胡适谈读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6:42.
[6]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95.
[7]陈献章.赠陈秉常,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287.
[8]林俊.陈先生石斋祠堂记,见素集[M].明万历十三年林及祖林大黼刻本,卷十,第十二叶a面.
[9]曾钊.编订陈白沙年谱序,阮榕龄编.编订陈白沙年谱[M].道光二十三年序刻本.
[10]陈献章.冬夜,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281.
[11]陈献章.漫笔示李世卿、湛民泽,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80.
[12]陈献章.复赵提学佥宪,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145.
[13]陈献章.道学传序,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20.
[14]陈献章.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488.
[15]陈献章.与张廷实主事,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165.
[16]陈献章.与张廷实主事,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165.
[17]陈献章.与胡佥宪提学,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153.
[18]陈献章.语录八条,唐伯元编.白沙先生文编[M].明万历十一年刻本,卷六,第5叶.
[19]陈献章.新迁电白县儒学记,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39.
[20]陈献章.陈献章集[M].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28.
[21]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22]姜文闵.哈佛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5.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