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学习的支架式教学
2021-12-03钱金涛
钱金涛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教学大单元,为我们开展支架式教学提供了结构支撑。支架式教学可以通过设置具体可行的任务情景,将学习的主动权、话语权交给学生,形成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通共振,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目的。本文以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为例,谈谈基于主题学习的支架式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搭建问题式支架,唤醒劳动意识
统编新教材注重群文阅读,各单元课文大多为同类文本,形成一个群文阅读板块。第二单元第一课的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三篇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能让学生感知和学习袁隆平、张秉贵、钟扬这些劳动者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但这组文章头绪多、内容多,难以把握。如对劳动精神的认识,学生就有很多不同看法,有的不太准确,有的失之偏颇。
为强调主题学习的主题性,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劳动精神,笔者为学生搭建了问题式支架,以期牵一发而动全身,全面理解有关劳动的精神:①三篇通讯分别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哪方面的精神?②三个通讯文本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③三位劳动者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问题①立足于通讯的选材,了解课文大致内容;问题②深探课文细节,体会感人的瞬间;问题③超越课文,概括劳动者的精神品质。这三个问题聚焦劳动精神,依次探究,循序渐进,组成了“劳动光荣”的主题学习任务,使群文阅读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经过课堂研读、小组讨论,最后,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袁隆平有“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心怀天下的济世精神”“不畏权威的创新精神”等,张秉贵有“顾客至上的工作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体贴热情的敬业精神”等,钟扬有“坚毅不屈的科研精神”“勇于‘探界的求索精神”“献身事业的忘我精神”等。这样设计问题支架,既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增强了“劳动光荣”的意识。
问题式支架的设计要遵循合情合理的原则,一方面要紧扣文本类型的特点,围绕一个主题,贴近文本内容,保证所提问题的适切性;另一方面要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深挖文本内涵,保证所提问题的逻辑性。
二、借用影像式支架,突出劳动细节
新教材组合的大单元,注重主题一致性,而文体类型大多混杂。第二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新闻评论,第三课《芣苢》《插秧歌》是古代诗歌。这两课可以构成另一组“劳动之歌”主题学习篇目:第二课歌咏劳动品质,第三课歌咏劳动过程。劳动品质是从劳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劳动过程则体现了劳动品质的元素。
这个群文阅读板块,重点在于从劳动过程溯推劳动品质。因此,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个板块时,以指导学生学习劳动过程为主,借用影像式支架突出劳动细节,让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劳动。
《芣苢》是四言古诗,而《插秧歌》是七言绝句。古诗语言凝练,句式简短,承载的劳动过程有限,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过程有一定难度。初读时,学生只能从字面上来理解,没有画面感,无法置身于古人的劳动情景之中,也就不能深切地感悟劳动之美。笔者联想到影视剧,影视剧能将文字剧本拍成真实而流畅的画面,让观众沉浸在影像中尽享视觉冲击的快感。于是,笔者借用影像式支架引导学生还原诗歌情景,突显文字中的万里乾坤。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假如你是自媒体制作人,你如何将诗中精彩的细节用手机拍成影像?请合理发挥想象,用文字描绘出来。学生在短暂的交流后,纷纷陈述自己的成果。有两个学生的创意很出彩:“太阳将要落山,天空中飘浮着缕缕彩云,车前草低低地匍匐在河滩,晶莹的河水在浅浅的小河中流淌。一阵清风吹来,送来了妇女叽叽喳喳的细语声。她们轻盈地蹚过河水,脚尖下的小小浪花荡起一圈圈涟漪。她们欣喜地来到车前草旁,优雅地弯腰采摘。她们聚成一圈,边采边唱。只见她们一棵棵地采,一把把地捋,用衣襟兜住采下的车前草。不久,她们满载而归。”“太阳当午,暑气蒸腾而上,天空突然转阴,大雨倾盆而下,但田中的农人正忙得热火朝天。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递给大儿子,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好一幅齐心协力、其乐融融的风景画。”通过这样的支架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到劳动之美,这就为进一步理解古人的劳动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影像式支架教学主要通过定点启思、渲染放大的方式,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突出文本细节,加强学生形象化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设计情感式支架,内化劳动品质
以劳动为主题的文本学习要走向深入,必须将劳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还需要经历转知成智、化习染为习得的过程。
针对本单元的3篇课文、6个文本,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教學活动,学生已经认识到劳动的崇高与美丽。但是,让学生将“劳动光荣”内化于心才是单元的教学重点。基于此,笔者运用情感式支架教学,来强化学生对劳动精神的渗透和内化。
在“劳动光荣”的主题学习后,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感支架:“这三名劳动者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确实令人肃然起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劳动观呢?”并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时代特征和个人实际充分讨论,旨在让学生把文本内容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将课堂所学融入自身实际。有学生认为:“劳动者的这些精神品质,或寄寓在袁隆平走过的每一亩稻田、抚过的每一株稻穗上,或闪耀在钟扬攀爬过的每一寸岩石、收集到的每一粒种子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走出课堂,拥抱劳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也有学生说:“张秉贵从童工、学徒到劳动模范,一步一个脚印,一生服务顾客,‘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今天,我们更应该像他那样干一行爱一行,树立劳动光荣、职业平等的观念。”
在“劳动之歌”主题学习后,笔者也设置了一个任务:“回溯历史,立足当下,作为一名未来的劳动者,你觉得最需要培养哪种劳动精神?”有学生说:“我觉得要有一种专心如一的劳动精神,你看看千年前的先民‘采、掇、捋、袺、襭的劳动情景,她们的劳动多么细心、专心!”有学生坦言:“我们要有一种雷打不动、物我两忘的劳动精神。古人在紧张的劳动中,无心餐饭,低头劳作,为我们展示了劳动应该有的样子。”通过情感式支架,学生能将劳动从文本迁移到现实,从课堂迁移到生活,调动了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劳动精神的滋养,让劳动精神绽放出时代的光芒。
(作者单位:武汉市青山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