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历史观视域下对虚无主义抗战史观的三重批判

2021-12-03吴争春靳芳菲

湖湘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

吴争春 靳芳菲

摘要: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必须要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加强理论辨析。抗战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及言论主要围绕否定中共抗战中流砥柱作用论展开,其错误本质是坚持了片面、虚无、静止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整体思维和实践观点考察历史,坚持客观的、普遍联系的、动态的大历史观。从大历史观这一研究视角切入,从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三个维度建构批判路径,以实践本体论驳斥思维本体论、以总体原则论驳斥抽象认识论、以动态过程论批判静态历史观,从整体意义上驳斥虚无抗战史观,有着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抗战史;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1)06-0045-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1]。历史观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即历史是什么(历史本体论)、如何认识历史(历史认识论)及怎样认识历史(历史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特征,在于以实践为出发点来考察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反思历史的进程及其规律。从实践角度出发认识历史是历史研究者需要秉承的基本观点,既要“从古至今”又要“从后思索”[2]3的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大历史观的研究视角。就抗日战争而言,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黨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用一系列重要理论回答了决定抗战成败的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是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否定中共抗战中流砥柱论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之一。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视角切入,以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三个维度锻造“批判的武器”,结合虚无主义的相关错误言论和史料依据,从整体意义上驳斥虚无主义抗战史观,才能更好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一、历史本体论:以实践本体论驳斥思维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批判了以思辨为出发点的思维本体论,在考察整个现实生活和生产交往过程上确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3]171这种大历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在于必须要从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活动考察历史,以物质实践为基础解释观念和理论的形成。具体而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的主体,他们现实的实践活动构成了历史的本体。以实践本体论驳斥思维本体论,就要明晰历史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的阶级构成、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人们的主要诉求,驳斥思维本体论中由主观思维、片面言论等观念出发考察历史的错误观点。

(一)以历史发展的物质性和客观性批判主观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以实践为本体来考察历史,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生存,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和变革社会关系。物质生活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在人们的实践中孕育着突破这种旧生活状况的张力。从历史本体论角度出发考察抗战史,必须明晰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构成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从社会矛盾来看,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团结和领导全民族各阶级抗战是当时最为关键和最重要的任务。从阶级属性来看,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代表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虽然在抗战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其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而非实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尤其是其妥协退让的不抵抗政策,纵容了日本全面侵略中国,成为延缓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与之相反,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从人民群众的诉求来看,广大人民群众是在战争中受压迫最深的群体。例如,1931年抗战之初农业形势就已经十分严峻了,一项关于14个省包括大约2.8亿人口和全国主要农业区的粮食问题研究报告指出,就需求而言,供应短缺已达5%[4]。人民群众需要共同抵抗外辱、实现和平的环境以发展生产,这是现实的历史客观性决定的。

虚无抗战史观下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忽视了历史发展的物质性和客观性,片面拔高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片面美化蒋介石的作用,以吹嘘和引用不实资料的方式夸大国民党抗战的战绩、夸大美苏的作用。相关言论标榜“去意识形态化”“价值中立”等,宣扬“国民党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例如:美化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反革命“剿共”行动,甚至认为这些行动是国民党为抗日战争作准备,而其与日本的和谈则被认为是为了拖延日本的进攻;通过引证蒋介石日记的内容为“九一八”事变后蒋的不抵抗政策开脱,还声称蒋介石的日记可以改写近代中国的历史[5]30-33。一些出版物将蒋介石作为封面人物刊登,夸大蒋介石的作用并称其为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主要纪念人物。还有一些人在网上大肆宣扬“要公正评价国民党抗战史”,指出“抗战时国民党死亡的将级军官数目超200人”,大肆吹嘘1938年“万家岭大捷”、1944年“桂林保卫战”的战绩。这些言论的出发点脱离了历史的客观性,忽视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无法从客观现实的角度认识社会的主要矛盾,回避了社会实践主体与客观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陷入了主观本体论的思维桎梏。从历史发展的物质性来看,战争是具体的物质力量的较量,日本帝国主义为攫取资源而发动侵华战争,这就注定了抗战的民族解放性质及抗战的主体是全体中华儿女。马克思指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9群众的力量与科学理论的结合才是抗战取得胜利的法宝,任何脱离群众的历史书写都因无法触及战争的本质而趋于主观。从历史发展的客观性来看,历史虚无主义试图消解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通过引证蒋介石日记及一些碎片化的史料主观地夸大国民党和美苏援助的作用,可这些内容却无法作为判定战争的发展及走向的依据。认识抗战史必然要以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为基本出发点,因为历史是由一定社会关系制约下的人所创造的,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性,脱离了人的具体实践的历史是主观、片面的历史。

(二)以正视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批判抽象人格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英勇抗战事迹是我们全民族的精神信仰和宝贵财富,历史虚无主义却不断地制造舆论,攻击、诋毁党领导下革命武装中的抗日英雄。以攻击和诋毁狼牙山五壮士为例,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考证历史细节”和“追求真实”的旗号,指出狼牙山五壮士是“顺着悬崖峭壁溜了下去”而非跳崖壮烈牺牲,还攻击他们乱拿乱拔老百姓种的萝卜[6]。除了攻击狼牙山五壮士之外,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还否定王二小这一人物存在的真实性,并攻击赵一曼、杨靖宇等抗日英雄事迹。

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抗战英雄事迹的目的是为了“以小见大”,用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大做文章,意欲达到否定中国共产党抗战中流砥柱作用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从本体论层面就包含着中西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冲突的元问题,在分析具体人物时所坚持的是一种抽象的人格论,而这种抽象的人格论正是西方推行“普世价值”的逻辑起点。它将具体英雄事迹从整体的历史事实中作抽象化分析,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忽视他们的现实活动的动力来源,以“相对主义”消解他们行动的意义和价值,将“现实的人”视作“原子个人”,视为超阶级的人,不受任何价值和观念左右。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对其展开批判,必须要强调历史是由现实的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而他们的实践活动反映了其阶级属性及所代表的立场和信念。抗日英雄是广大无产阶级为实现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战的缩影,消解英雄事迹的真正意图并非要为“历史”“翻案”,而是为了否定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民族解放运动。如果就历史虚无主义质疑的错误观点去“就事论事”回应,则恰恰容易掉入抽象的解释论,只有从正视现实的人及他们的实践来批判抽象的人性论和价值观,才能真正还原真实历史,为抗日英雄正名。

(三)以群众史观批判英雄史观

虚无抗战史观否定党在抗战时期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攻击和抹黑党的重要领导人入手,诋毁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抹黑党的领导人“躲在敌后不抗日”“在延安生活奢靡、歌舞升平、忙着谈情说爱、风花雪月”。其中,以攻击抗战的核心领袖毛泽东最甚。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言论通过编造、夸大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和婚姻经历,从所谓幼年经历对毛泽东内心进行剖析,极力贬损和否定毛泽东的人格和品格 。另一方面,全盘质疑、诋毁毛泽东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内容,否定毛泽东抗战的战略战术。例如,造谣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涉嫌抄袭蒋百里的《国防论》及陈诚的《持久抗战论》,造谣《毛泽东选集》前4卷的160多篇文章只有12篇是由毛泽东执笔起草的[5]30-33,等等。这些谣言一度在互联网传播,影响恶劣。

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袖来否定党领导下的抗战历史,这一路径的本体论便凸显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最根本的区别。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虽然也肯定领袖等杰出人物的历史实践和突出贡献,但这是建立在承认对历史贡献第一位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个前提下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源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客观实践,它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同时也是党内集体智慧与实践不断结合的结晶。通过抹黑党的革命领袖来否定和消解革命时期的理论成果,从历史本体论层面而言仍然无法挣脱唯心史观的桎梏。因为历史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而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通过否定毛泽东来否定中国共产党,恰恰是颠倒了观念、理论和客观实践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从整体史观的视角去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及其思想。汪亭友指出:“领袖、杰出人物不同于普通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能起到普通群众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尤其在历史转折关头和重大事变的关键时刻,能发挥普通人不能起到的主要的甚至决定的作用。”[7]毛泽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始终坚持将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切实地在历史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次挽救党于生死存亡之际,这体现出科学的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二、历史认识论:以总体原则论驳斥抽象认识论

历史观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前提,历史认识论则是历史观的重要内容。蒋大椿指出:“历史学的发展取决于历史学家对历史存在的看法以及用什么方式来研究历史。历史观是历史学家知识结构的核心,它支配了历史学家对历史存在的基本看法以及决定采取什么认识方式来研究历史。”[8]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从总体上阐发了历史是如何发展的,也分析了人们认识历史的具体认知活动。马克思指出:“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经被认识后,才能理解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低等动物的征兆。人类历史和古生物学存在着相同的情形,因此只有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结构才能透視已经覆灭的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结构。”[9]这意味着在历史研究中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需要进行总体上的把握,既要“从古至今”,也要“从后思索”,既要注重对具体实践的把握,又要坚持人民的立场与方法。从批判虚无抗战史观的角度来说,就要从总体把握抗战历史,坚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认识论,警惕历史学研究中“范式转换”带来的虚无主义倾向及“西方中心主义”与所谓的“价值中立”。

(一)把握抗战的总体时间跨度,批判抽象认识论

“历史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客体,并同样转化为认识的内容而被观念地加以把握。”[3]7如何认识历史,有一个历史认识论的关键前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实践为重要尺度探讨历史认识论,认为历史认识是人们由现实的实践出发所激发的一种认识实践。由于历史已经过去,当下历史认识的主体不能直接面对历史客体,因此认识历史只能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10]。历史虚无主义在认识历史时,却秉持一种抽象的认识论,以消解和解构的方式肆意地割裂、篡改历史,致使其无法清晰认识历史的本质而浮于现象,无法把握历史的整体性而抽象化部分历史,无法分清历史的主流和支流,无法全面、完整地解读历史而使历史不断地趋于碎片化。

2015年的一篇网络文章指出,抗战宣传教育忽视了抗战中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而只对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等进行宣传。在文章作者看来,全面抗战必须“全面叙述”。那么,如何认识国共合作的基础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作为一场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战争,全民族、各阶级和各个团体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共同参与了抗战。早在2005年,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充分肯定了抗战中国民党发挥的作用及地位。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共同战斗、相互配合,否则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其次,从抗战的整个时间跨度来看,在不同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历史虚无主义以抽象的认识论放大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绩,歪曲敌后战场,这种观点未从整体上考察历史事实,忽视了国民党抗战初期的不抵抗政策,以及1942年整個太平洋战争形势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变化时蒋介石抗战态度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恰恰是在抗战的整个时期都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在九一八事变后,敦促蒋介石转变态度坚决抗日;在抗战中期,从战斗上及策略上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在抗战的相持阶段,于敌后打击消灭日军、收复失地;同时不断地坚决抵制国民党的反共摩擦行为,以保证国共合作的基础。以实践为尺度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以“从古至今”的方式认识把握抗战史,就要看到国共双方在面对抗战时不同时期的不同选择,以及哪些“历史的合力”达成了历史的结果;而从今时今日向后思索,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显著成就也能看到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党能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二)坚持唯物主义的史学范式,批判虚无认识论

改革开放以来,在回顾和反思革命史观的基础上,史学研究领域提出了现代化史观的研究范式以及所谓的“告别革命”论。“告别革命”论与革命史观完全对立,认为中国历史上的革命是无需发生的,革命论是错误的,不能等同于现代化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并非批判现代化的研究范式,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就“范式代替”所引发的革命时期的虚无主义观点,主要集中于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否定无产阶级政党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正如一名网友所说,对于抗战题材的文章,一谈到国民党军队抗战失败的原因或说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战,有些人便神经过敏、气急败坏全盘肯定国民党的抗战作用,反复地念叨着国军荣耀的“一系列会战”和“国军伤亡惨重的数字”,以此证明国军是抗日了,而且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民族英雄[11]。还有人认为,在抗战时期,唯一的合法政府就是国民政府,因此只能说是国民党领导了抗战并走向胜利。这些观点在看待历史时,只从现象和形式的角度理解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脱离了具体的现实和阶级属性。关于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早在1995年便有学者进行梳理,提出主要有共产党领导说、国民党领导说、国共两党共同领导说、国共两党分别领导或分别领导合作进行说、领导权转移或消长说、不笼统提谁领导谁而具体分析各方作用说、着重分析争夺领导权的过程说七种说法[12]。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论,主要是基于胡绳等人提出的着重分析争夺领导权的过程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既团结又斗争、在斗争中求团结的方针:既有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的团结,又有为了坚持独立自主的斗争;既有建立自己的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方针,也有抵抗大资产阶级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主要是指对于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政治领导,而不是指对于抗日战争的行政领导。对于抗战来说,存在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两个方面。既然政治领导的实现需要争取和争夺,也就存在一个领导责任、斗争过程和实际发挥领导作用的区别。”[13]因此,要从大历史观视角研究无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过程,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置到这一过程中加以判定,明晰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这才是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反对虚无认识论的根本路径。

(三)端正历史价值观,批判庸俗认识论

2015年5月25日,林岛在破土网的华夏纵横板块发表《被消费的“主旋律”——抗日神剧背后的“意识形态”》一文,指出“抗日神剧”《一起打鬼子》中充满“裤裆藏雷”等大尺度“雷”人情节,作者认为抗日剧是革命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而资本主导下的“抗日神剧”消解了“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性。其实,类似的“抗日神剧”还有很多,如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的“手榴弹炸飞机”、《小小飞虎队》中一群小孩就把日军打得节节败退、电影《举起手来之鬼子逃亡》中两个八路军“干掉一火车的日军加一架飞机”等等。这些抗日剧之所以被称为“抗日神剧”,是因为其中掺杂的大量虚构情节与抗日革命史相去甚远。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拿这些“抗日神剧”大做文章,趁机消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坚持对历史认识的总体原则论,就要从整体上端正历史价值观,不但要避免认识论的抽象化,也应避免对历史认识的庸俗化。抗日神剧的轻佻和历史的沉重相去甚远,是对严肃历史观的挑战。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这些对抗日战争的描述严重脱离了客观现实,一方面误导广大人民群众对历史的认知,使严肃的抗战历史荒诞化、搞笑化、娱乐化,给战争打上反智化的标签,消解大众对历史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在诱导历史认识庸俗化的过程中消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虚无了全民族抗战中凸显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格。这一问题深刻凸显了端正历史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历史认识的立场、价值与原则从来不是随意决定的,以“吸引流量”的“实用主义”立场和态度改写历史,反映了历史虚无主义中的“价值中立”“无价值化”“相对主义”的认识取向。批判抗战认识的庸俗化倾向,必须结合其背后的价值立场展开,必须坚持文艺作品的正确价值取向、坚持传承民族精神的使命、坚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认识论。

三、历史方法论:以动态过程论批判静态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时也是历史方法论。“所谓方法,乃是人们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获得一定成果的方式。任何科学方法,都必然包括对对象自身运动规律的认识,从内容和本质上说,方法就是对规律的自觉运用。”[2]17运用科学方法认识具体历史,必须要认识和把握客体自身的运动规律,这是历史方法论的重要原则和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世界观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唯物史观,坚持把握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将与一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交往形式作为历史的基础即“物质性”,同时关注各种矛盾关系在历史中的展开即“动态过程性”。历史虚无主义在方法论上趋于孤立地、静止地研究历史,碎片化历史,解构历史的整体性进程。以动态过程论批判静态历史观,就是从历史方法论的角度批判虚无主义“感性直观-结论”式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坚持整体的、客观的、普遍联系的研究方法,如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

(一)以阶级分析法批判“价值中立”方法论

矛盾分析、阶级分析是研究战争史的一把钥匙。由于事物的发展变化从表象来看常常无迹可寻,因此我们更要透过现象抵达本质,以实践的视角去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3]400历史虚无主义常常秉承一种“价值中立”的方法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论点:一是抗战史中的“侵略有功论”。如有人标榜“曾经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它的公路是中国的 3 倍,发电量是中国的9 倍,工业产值是中国的 13 倍,它最大的城市有着东方鲁尔的美誉……它英勇的军队正同友军一起解放南京,它的名字是满洲国”[5]30-33。宣扬“侵略有功论”是对民族尊严的践踏!正如有学者所言“侵略有功论抹杀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战争的罪恶本质,侵略战争中的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其目的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推动中国进步,而是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为其殖民侵略服务的。”[14]“侵略有功论”标榜“价值中立”而将侵略者视为“造福者”,无视广大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苦难,无视帝国主义侵略者为了一己私欲毫无底线的掠夺,从方法论而言,是一种脱离阶级认识、脱离价值判断的错误方法论。二是抗战史中的“外力”论。一些虚无主义言论将美国和苏联美化成抗日战争的“救世主”,公然声称没有他们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如果用这种“价值中立”的方法论去认识历史,根本无法对抗战中的各方力量所起的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更无法对抗战各个时期各方力量的参与程度和目的进行客观的认识。美苏在抗战中确实一定程度上援助了中国,但美苏等国家的帮助仅仅是抗战取得胜利的外部力量,抗战胜利的根本力量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由他们的根本阶级属性所决定的。

标榜“价值中立”的历史研究方法,往往忽略了事物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各方力量的消长变化,也无法把握贯穿历史的主线。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仅仅从侵略带来的经济发展来“肯定侵略”、仅仅从外部的援助来否定党和人民群众发挥的作用、仅仅从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战绩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作用等等伎俩,若仅用历史举证来回击,往往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反驳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若从各方力量消长的总体原则来把握,就能看到:中国最深重的矛盾是对抗侵略者、实现民族解放;人民群众内部广泛的团结,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力量;无产阶级政党在各方力量消长的过程中,凸显了其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的优越性。避免孤立静止地看待历史,才能拨开云雾见证历史的真相,驳斥虚无主义的错误言论。

(二)以客观认识抗战中各阶段的具体形势批判解构的方法论

解构主义意欲打破整体结构、否定真理,必然走向虚无主义。针对抗战研究中解构主义的方法论倾向进行批判,不但要从整体把握,也要客观认识抗战中各阶段的具体形势。从整体上来说,针对抗战是8年还是14年的问题,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言论抹杀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大旗的历史事实,忽略党在东北组织人民英勇抗日的事迹,一味强调抗战最初就是由国民党领导的、是从“七七事变”开始的。在判断抗战的发展阶段及抗战的战略和战术方面,一些虚无主义观点通过拼凑并未验证的零碎史料,认为蒋介石才是持久战的最早提出者。

关于战争是8年还是14年,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却意味着东北抗战史能否被客观认知的问题。东北抗战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早期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于当月立刻坚决抵抗,坚定人民立场,并通过一系列会议、宣言与决议揭露日本侵略者的丑恶罪行;次年,由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宣战。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鼓舞人民群众激起民族革命的救国意识,号召人民群众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将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历史虚无主义虚无这段历史,是为了解构中共抗战史,消解抗战初期的具体形势。

在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的问题上,毛泽东曾作出过充分的分析和论证。首先,要从客观认识抗战中中日双方战争的性质来考虑问题。毛泽东分析指出,日本侵略战争的性质始终是野蛮退步的,不可能获得国际势力的支持;我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与日本相比虽然较弱,但战争的性质是正义和进步的,在国际形势中将必然赢得各国的援助。他由此论证战争必然是一场持久战,而胜利必然会属于中国。其次,要从客观认识抗战中各阶段的具体形势来制定战略战术。毛泽东根据持久战的性质,判断抗战将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制定的战略战术是以具体的阶级分析为出发点、结合战争各阶段的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我们在历史研究中同样需要坚持整体性思维、阶级观点与阶级分析方法。解构主义方法论以去中心化抽离价值,若以解构的方法论解读历史,只能使历史止步于支离破碎的片段之中,无法从历史中获取任何价值与思考。对其进行批判,就应该从总体上建构价值,反对抗战史研究中虚无主义的方法论,坚持大历史观以厘清对历史的总体性认知,客观认识抗战各阶段的具体形势及发展规律,以总体性的方法论驳斥解构主义的方法论。

(三)以科學判定抗战中的具体数据批判片面的方法论

在抗战史研究中,对历史数据的方法论研究一直是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历史虚无主义也常常运用片面的历史研究方法论,通过引证一些所谓的“数据”来消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例如,2015年7月底,一个自称“小右派”的匿名者在新浪微博发表一则微博:“日本公布了二战在华阵亡数据:死于国军之手:318883人。死于共军之手:851人。”[15]意为共产党的抗战作用微乎其微,抗日战争主要是蒋介石领导的“国军”。另外,还有一些网站根据台湾战史所列的名录,登载抗战时死亡的将级军官数目超过 200 人,并想以此来表功。虽然客观上看,我们不能忽略国民党军队有众多高级军官牺牲的事实,但认真考证这些数字,就会发现其包括了阵亡后追赠军衔者及国共“磨擦”中死亡者,真正阵亡的对日作战的在任将官在 110 人左右[16]。

那么,如何科学判定抗战中的历史数据、回击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观点,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方法论问题。对互联网时代涌现的大量历史数据,除了需要辨别材料及数据真伪的问题,还有对史料的科学鉴别和分析的问题。历史研究者主体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代替片面的方法论,将数据带入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发展实践中进行分析鉴别,这需要历史学家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历史观、坚定人民立场。历史学家王家范曾经指出,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任何再先进的机器人也无法替代的,那就是历史学家。虽然科技发展带来了更为便捷的方法以获取更多的史料数据,也为及时研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法,推动了历史研究的科学化发展,但这决不意味着历史研究主体的离场。历史研究必须秉承人文关怀,坚持实事求是的价值判断,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虚无化倾向。“当我们借助现代化的电脑网络技术在一定范围内‘穷尽史料之后,史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不再是辛苦寻找资料,而是对史料进行科学鉴别筛选和分析排比,在这个过程中,学者个人的史学修为和学术功力显得尤为重要。从占有史料,到驾驭史料,我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7]判定抗战史的历史数据,同样也需要在把握整体抗战史进程的基础上大量收集史料,并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整理、具体分析和科学判定,避免片面的历史研究方法论。

理论是研究的根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必须建立在对唯物史观的深入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批判的理论深度。毋庸置疑,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今是政治问题,但对其进行批判时却不是靠简单地用政治口号就能将其驳倒的,而是必须在学理上讲清讲透相关的道理,正所谓“用学术讲政治”,为坚持政治性奠定坚实的科学的知识基础。抗战史料浩如烟海,在梳理史料、批判错误观点的背后,必须要聚焦历史观这一本质问题。只有从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三个角度展开辨析,才能透过现象抵达本质,还原历史真实,坚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2-20)[2021-08-01].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033008.

[2]杨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费正清,费维恺.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58.

[5]朱继东.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及其危害、本质[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30-33.

[6]刘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的方法论——以“狼牙山五壮士”案为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66-72.

[7]汪亭友. 坚持用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历史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2):51-57.

[8]蒋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J]. 历史研究,2001(4):5-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0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

[11]凡此种种. 试图修改“抗日战争史”,一些人已走向了极端.[EB/OL].(2015-04-27) [2021-06-16].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15/04/342958.html.

[12]郭德宏. 抗日战争领导权问题研究述评[J].中共党史研究,1995(1):67-72.

[13]郭德宏. 抗日战争领导权新论[J]. 安徽史学,1995(1):66-71.

[14]吴争春. 殖民岂能有功[J] .湘潮,2019(4):27-30.

[15]刘书林. 用史实揭穿历史虚无主义歪曲抗战史的谎言[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35-39.

[16]徐焰. 驳网上美化国民党抗日[N]. 中国国防报,2010-01-26(21).

[17]陈爽. 回归传统:浅谈数字化时代的史料处理与运用[J]. 史学月刊,2015(1):14-17.

责任编辑:曹桂芝

猜你喜欢

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大国国民需要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