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国民需要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2016-12-13周桂钿

人民论坛 2016年22期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周桂钿

【摘要】大国国民心态的养成需要收起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论调,放下以西方为标准的观念,站在世界历史宏观的高度上,客观地审视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增强文化自信,凝聚中国力量。

【关键词】国民心态 历史虚无主义 宏观审视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历史虚无主义的多角度审视

近代以来,中国成了落后的典型代表,被称为“东亚病夫”。有人讲,中国人不但体力不好,精神、文化、制度等都相对落后。西方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孔子不是哲学家;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有哲学思想的人,不是唯心主义,就是朴素的唯物论,不是形而上学,就是朴素的辩证法。他们对中国哲学理论持否定态度,认为中国传统思想具有欺骗性,这些思想是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作论证,反对自由、平等、民主观念,维护等级制度,它们的本质是统治者奴役和剥削人民的封建地主阶级思想,提出的政治原则和伦理规范都是糟粕,应该抛弃。而在谈到历史时,有研究者认为,记载中国历史的可信可靠的《二十四史》是为帝王将相树碑立传的腐朽文化,应该予以抛弃。他们提倡写平民历史,而平民历史的来源是帝王将相史中的只言片语,由此组成的所谓的平民历史只能是支离破碎、不成体系的残片文化,而将真正系统的史实搁置起来。在讲到中国传统制度时,有些学者从典型的科举制度谈起,认为分科举仕,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有人提出,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儒家经典,没有自然科学的内容,导致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而在管理学方面,有些学者提出中国没有管理学。这一说法的提出经不起推敲。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修筑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一千年前凿通数千里运河。如果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些成就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取得的。另外,中国地广人多,民族多样,能够长期维持统一大国的政治局面,依靠的正是高水平的政治管理能力。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高水平管理学著作,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些错误言论、观点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体现,它们以无知为基础,虚无中国历史,妄图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抹杀先辈们的历史贡献。这些说法值得警惕。

世界历史宏观视角下的中国

有西方学者提出,海洋文化(也称蓝色文化)是先进的、开放的、文明的代表,与之相对的陆地文化(也称黄色文化)是落后的、保守的、愚昧的代表。他们立论的根据是近现代以来,海洋国家发展迅速,如日本和英国的崛起。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来看,这一说法也经不起推敲。日本和英国的实力在一两千年前远不及处于同时代的内陆国家——中国的发展。中国处于盛唐时代,日本每年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大量引进唐代的科技、文化,使日本有了很大进步;英国尚处于小城邦、小部落时代。蓝色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与造船和航海业有关。从史书记载来看,中国在航海和造船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两千年前的秦朝有徐福航海到日本,汉朝有田横五百壮士渡海,近年在墨西哥发现的刻有“田氏墓”的古墓很可能是田横手下五百壮士所立。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六百年前明代郑和下西洋,首航比哥伦布航海早八十七年,人数多三百倍。郑和海船二百艘,哥伦布只有三艘小船。由此看,即使按按颜色分等,中国也更应该是蓝色文化的杰出代表。实际上,中国从辽宁到广西,海岸线比欧洲任何国家都长。从世界范围来看,德国没有一寸海岸线,却是欧洲最发达国家之一。美国东边是海洋,西边也是海洋,六百年前,如果哥伦布没去,美国还是印第安人的原始社会;作为现代强国,三百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而四周临海的万岛之国印尼,至今都还称不上发达国家。与此相比,中国汉唐时代的都城建在黄土高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盛的国家。元朝时,蒙古族是典型的大陆文化,与海洋无关,但它却用武力征服了几乎整个欧洲。可见按颜色分等的说法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在远古时代,海洋是交通的最大障碍,岛国相对更封闭一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造船业、航海业日益发达,这些临海国家才克服了海洋阻隔,与世界文化的交流逐渐多了起来,海洋文化才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当下大国国民应有的心态

西方文化的主流是求真的科学哲学,他们有成体系的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有值得中国人学习的地方。但这些事实也掩盖了另外一些事实,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在旧中国落后挨打时,为了富国强兵而向外学习,这是对的。同时,文化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认为中华民族事事不如人,这是需要纠正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大国,作为大国国民应有怎样的心态,这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当下涵养大国国民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收起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论调。放下以西方为标准的观念,站在世界历史宏观的高度上,客观地审视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对缺点作冷静的分析,弘扬自己的优点,吸取西方的长处,以补自己的不足。其次,需要认真学习、研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过去由于封闭落后,需要向外学习;现在需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认真学习、研究自己的传统文化。只有补上这一课,才能在更高的境界上扬长避短,促进传统文化更快的发展。最后,需要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各民族文化。为了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取长补短,就要以诚心接待各国朋友,既不以大国轻视小国弱国,也不畏惧强国霸道。所有交往合作都以互利共赢为基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与国的关系准则。

中国数千年的政治智慧告诉人们,国家必须具备实力和道德,两方面缺一不可。中国具备实力,但从不以力服人。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实力很强,但没有开辟一块殖民地。西方有人讥笑说:大海迎来了中国人,中国人却不懂得奴役和贸易。我认为这不是中国人傻,而是不义而不为。郑和航海是和平之旅、友谊之旅、交流之旅。西方一部分人过去对中国不理解,现在也常有误判。典型的是,中国和平崛起,他们惊呼“中国威胁论”。因此,我们更要保持大国心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平发展,与人为善,发展实力,反对霸权。如此,终将得到世界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渲染“中国威胁论”》,新华网,2016年8月3日。

责编/潘丽莉 孙娜(见习)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历史虚无主义冲击下大学生红色精神现状认同研究
网络空间下民众“反道德”倾向机理研究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
苏联解体的历史虚无主义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