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孩政策放开后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12-03张燕王海燕达芳华于燕

中外医疗 2021年25期
关键词:产后危险年龄

张燕,王海燕,达芳华,于燕

1.深圳仁合医院妇产科,广东深圳 518101;2.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广东深圳 518101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是产褥期精神疾病最常见的类型,指既往无精神障碍史、产后2 周内第一次发病、4~6 周症状明显,以情感(心境)持续低落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1]。 可伴有思维和行动的改变以及躯体症状,产妇常表现为沮丧、抑郁、悲伤、哭泣、易激动、烦躁,对孩子过于担心、自责、失去育儿自信心、害怕接近婴儿,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的精神紊乱[2]。 一旦发生产后抑郁症将对产妇本人及其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从而使产后干预措施及范围更具针对性, 对早期诊断和合理预防产后抑郁症患者, 使其获得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 现对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于该院分娩的342 例产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分娩的342 例产妇作为调查对象,产妇年龄18~45 岁,平均(36.51±5.28)岁;,婚育状况:已婚285 例,未婚57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5 例、中学及大专188 例、本科及以上129 例。 对所有产妇进行随诊,借助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工具结合精神心理科医生诊断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产妇组、 产后抑郁症组。 纳入标准:①纳入符合DSM-V 的“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②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10 分;③既往无精神疾病史及服药史;④年龄、民族不限。 排除标准:①既往使用过毒品或有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或其他精神障碍;②神经系统疾病;③明显的躯体疾病。

1.2 方法

收集所有产妇的一般资料, 并根据相关文献调查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4],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受检者的一般情况(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孕期发生负性生活事件、居住条件不满意)及产科因素(家庭关系、对胎儿的性别要求、担心一孩排斥二孩等),对比两组有无产后抑郁患者临床资料,对有差异项目采用Logistic 回归进行计算,分析引起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发生产后抑郁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42 例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单因素分析

该次342 例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44.44%(152/342),经过单因素条件Logistic 分析,正常产妇组与产后抑郁症组在年龄、产妇性格、家庭关系、担心一孩排斥二孩、孕期发生负性生活事件、居住条件不满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42 例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单因素分析

2.2 影响因素

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 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受教育程度、家庭关系、经济收入以及担心一孩排斥二孩等均是导致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导致二孩政策下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据统计,美国每年超过50 万产妇患产后抑郁症[5];在十几岁的年轻且低收入的产妇中, 该病的发生率高达25%。 产后抑郁症的异常心理、行为,严重危害婴儿、产妇的健康及婚姻家庭的和谐, 甚至影响子代在婴儿期及童年期后认知和情感发育,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6]。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加上“全面二孩政策”已放开,预计产后抑郁症病人群体将愈来愈大[7]。 但目前产后抑郁症病因不明,诊断产后抑郁症缺乏客观指标,亦无有效的预防策略。 同时,虽然有很多抗抑郁药物,但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最重要的原因是产妇为特殊群体,产后因母乳喂养而不能服用抗抑郁药,以避免药物对婴儿造成近期或远期影响[8]。 因此,许多产后抑郁症患者很难得到早期干预、 药物治疗而发生不良后果。 因此找到二孩政策放开后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作为早期评估、干预的标准,对于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9]。

国外已报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低学历、无业、低收入、未婚、年龄小、家庭及社会支持欠缺及发生不良生活事件等。 国内文献报道除上述因素之外,还有新生儿出生缺陷、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等[10]。二孩政策放开后,孕产妇年龄结构将发生变化,高龄产妇群体将会增加;与此同时,剖宫产率可能相应增加;估计新生儿性别问题可能会得到弱化。 由于二孩政策开放时间还不长,目前未见相关报道。 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通过相关问卷调查, 该次342 例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44.44%(152/342), 而影响二孩政策下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产妇性格、家庭关系、担心一孩排斥二孩、孕期发生负性生活事件、居住条件不满意等。年龄较大的产妇,阅历更丰富,对生活和未来的顾虑更多,更易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11];性格内向者不懂得发泄情绪,相关情绪在内心集聚,久而久之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孕期发生了负性生活事件及家庭管不和谐者,往往容易产生不同程度心理疾病,如焦虑和抑郁等,而产后抑郁是该不良情绪的延续和发展[12]。通过分析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更有针对性,及时性,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其中心理治疗为重要治疗手段,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综上所述, 二孩政策放开后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与产妇年龄、性格及家庭关系、居住条件等有关,及时采取早期干预, 对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产后危险年龄
变小的年龄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喝水也会有危险
TOO YOUNG TO LOCK UP?
年龄歧视
算年龄
拥挤的危险(三)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