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结合中医中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2021-12-03隋冬双
隋冬双
(北京普祥中医肿瘤医院,北京 100000)
0 引言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本篇的主要目的是对以往治疗的颈椎病的疗效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1 颈椎病的类别
颈椎病分为下列几种类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
1.1 神经根型
由于颈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症状多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放射范围根据受压神经根不同而表现在相应皮节,皮肤可有麻木、发冷等感觉异常,同时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重者可能有肌肉萎缩,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拉患肢即可发生剧烈的闪电样锐痛。
1.2 椎动脉型
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肥大可直接刺激或者压迫椎动脉,退变后颈椎的稳定性降低,在颈部椎间关节产生过度移动而牵拉椎动脉,颈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的 引起椎动脉痉挛。主要表现眩晕为主要症状,可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眩晕,头部活动时可诱发或加重,头痛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枝循环血管代偿性扩张引起,住要为枕部、顶部,卒倒,是椎动脉受到刺激突然痉挛引起,多在头部突然转动或屈曲时发生,倒地后再站起来即可继续正常活动,其他如恶心呕吐耳鸣耳聋,食物不清等。
1.3 脊髓型
中央后突的髓核、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及钙化的后纵韧带等。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且活动度大,故脊髓受压易发生。主要症状四肢乏力/踩棉花感/行走和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不同类型的脊髓瘫痪。
1.4 交感神经型
发病机制不是很清楚。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头痛、偏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食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眼痛,心脏症状,头颈及四肢出汗异常以及耳鸣,发音障碍。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有头晕,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
1.5 混合型
在临床上,以上各型很少单独出现,最为常见的是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型颈椎病。
2 小针刀治疗
2.1 所选病例的基本情况
颈椎病是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本次讨论的病例只限于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门诊所治疗的病例。所有病例均经过磁共振检查后筛选;所选病例排除颈椎椎体本身病变,比如恶性肿瘤转移至颈椎的病例,严重的颈椎椎体终板炎,还有患者因椎体退行性病变出现骨刺压迫脊髓导致头晕的病例等都不在讨论范围。
所选病例影像表现:颈椎本身有变直、部分椎体有旋转移位、椎体退行性改变、颈椎椎间盘突出、膨出等,伴随症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症状:颈项坚硬、按之有痛点、头痛头晕、舌体前灵活、有麻木感、烫伤感、多年的鼻炎、双手麻木或部分手指麻木、一侧肩关节疼痛、三角肌止点疼痛等。
2.2 小针刀的治疗过程
小针刀在解除症状方面立竿见影。因为所选病例均有临床症状,所有治疗病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下面将把小针刀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按先后顺序叙述。
(1)第一组治疗点位选择在第二颈椎至第六颈椎之间、颈椎棘突旁开2~2.5cm、选择左右各连点或者各三点、用记号笔定好点,小针刀的型号选用0.6×50mm、定点后消毒好、带上一次性橡胶手套、然后用纱布擦干消毒后的皮肤,从定好的点位直接进针,深度最深可至颈椎椎体横突的表面、刺到理想深度后提针至皮下、旋转针体90°再次刺入后拔针,然后进行下一个点位操作至最后一个点位操作完毕后、在针孔处贴上创可贴、三小时后将创可贴摘除、三天内针孔不能沾水。经第一组点位治疗后患者一般都会感觉头部轻松、头痛减轻或消失、双手麻木减轻或消失、多年鼻炎的患者感觉瞬间鼻子通气顺畅,面部肿胀的患者一般立刻消肿。
(2)第二组针刀点位治疗,所选点位取第四第五颈椎间、棘突旁开2~2.5cm各一点,肩胛骨内上角左右各一点,在第七颈椎至第三胸椎棘突间取两点、两点定位均在棘突骨面上,操作同第一组。经过这六点治疗后舌体麻木的患者立即感觉到麻木的面积缩小、舌体胖大的患者立刻感觉到舌体变小、感觉舌体被烫伤过的患者经治疗后也立刻症状减轻。
(3)第三组小针刀治疗现在与枕骨大孔平行的点位治疗、选择双侧风池穴、风池与风府穴连线中点左右各一、风府穴、此五点选用美容针刀进行针刺、针刺方向向上刺向枕骨方向、深度可到达枕骨骨面、有严重头痛的患者针刺后头痛立刻减轻或者消除[2]。
(4)第四组小针刀治疗选择的点位:喙突、肱骨小结节、肱骨大结节、颈四五间旁开2~2.5cm、以上点位取痛侧、颈7棘突至胸三棘突之间取两点均在棘突表面、以上点位治疗后有颈椎病伴有一侧肩关节或三角肌疼痛的患者,疼痛可以立刻缓解或者消失[3]。
上述四组点位是笔者目前治疗颈椎病及其伴随症状的常用点位,具体治疗时根据患者的症状选取相应的治疗点位、一般治疗点位都不重复使用、患者少则治疗一次、多则治疗四次、其明显的症状一般均会好转或者消失。因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已经得到缓解、考虑到患者经济上的负担,并没有在患者症状缓解或者消失后做磁共振复查去研究颈椎结构上的改变,这是令人遗憾的地方。另外,上述治疗点位选择属于经验性治疗有效,但更精准的点位与症状的对应关系还有待研究或发现。
3 中医中药治疗
颈椎病经上述治疗后一般明显的症状都会得到缓解,甚至某些症状在治疗后会立刻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病人治疗到这里就好了。从中医的角度看,仍然有治疗的必要性,以下来介绍颈椎病的中医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患病群体比较广泛,从学生到老年人均可发病。但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血状况不同,所以治疗上还是要区别对待[4]。
3.1 年轻群体
年轻群体颈椎病多因劳累过度、不注意避风、姿势不当导致、大多不需要小针刀治疗,经过调理气血、通经络祛风湿即可使症状减轻或消除。现列处方如下:熟地黄15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0g、黄芪15g、白术15g、地龙10g、葛根15g、丹参15g、羌活10g,方中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白术补气补血以治本;川芎丹参地龙活血行气通经络以止痛;羌活除上半身之风湿;葛根解肌发表助羌活祛风湿止痹痛;诸药合用使正气得补、邪有去路,使颈椎恢复正常功能。
3.2 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肝肾多有亏虚,老年人更会肾阴肾阳俱不足、除颈椎本身不适还会伴随很多症状,以下为治疗中老年颈椎病的基本方:枸杞子30g、山萸肉30g、牡蛎30g、刺蒺藜10g、僵蚕10g、杜仲30g、桃仁15g、红花15g、白术30g、白芍15g、生地黄15g,方中枸杞子补益肝肾、养肝明目、山萸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牡蛎、蒺藜、僵蚕、生地黄、白芍补肝血、平肝潜阳息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止痛、白术健脾补气、诸药合用补肝肾、平肝阳、活血化瘀,从整体上使血管硬化状况得到改善,从而消除症状、恢复功能。
肝火偏旺者,加珍珠母30g、夏枯草15g以泻肝火;湿热较重者去生地黄、白芍、加秦艽15g、忍冬藤30g、茵陈15g、车前草15g以清热祛湿除痹痛;同时,白术改苍术以加强祛湿效果、气滞血瘀者加丹参30g以加强活血化瘀之效、经络阻滞者加全蝎3g、蜈蚣一条以通经络止痛、肾虚严重者加鹿角霜20g以增强补肾之功。
3.3 已治疗病例
下面是治疗过的一个病例。连某,女62岁,颈项僵硬疼痛、头晕头痛、舌体麻木、膝关节痛、偶有胃腕疼痛、平时多汗、舌尖红苔白、双尺脉沉、右脉无力,颈椎磁共振显示颈椎推行行病变、曲度变直、一侧椎动脉变细、椎间盘部分有膨出、颈动脉彩超示、颈动脉有斑块形成、治疗以中药调理为主、后经两次小针刀治疗头痛消失、舌体麻木减轻。其中一个完整处方如下:枸杞子30g、山萸肉30g、生地黄20g、生牡蛎30g、盐蒺藜10g、僵蚕10g、鹿角霜20g、炒杜仲30g、川牛膝15g、生白术30g、党参30g、丹参30g、桃仁15g、郁金15g、车前子15g、独活15g、生麦芽15g,方中枸杞子山萸肉鹿角霜炒杜仲补肾阴肾阳、牡蛎蒺藜僵蚕生麦芽平肝潜阳、疏肝息风止头痛、党参白术补气健脾、生地黄郁金丹参桃仁清心火兼活血化瘀止痛、车前子独活清热利湿祛风除湿、诸药合用扶正驱邪、活血化瘀,使身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诸症从而减轻或消失。
小针刀治疗第一次取前述第一组点位治疗后、颈项头部的症状均有改善;第二次治疗选用前述第二组点位治疗、治疗后舌体麻木立刻减轻。
4 结论
颈椎病从中医中药的角度辩证治疗可以改善全身状况、大部分症状都可以消除,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仍有顽固性的症状不能消除的,就要考虑配合小针刀治疗,大部分的病人都可以临床治愈、另外运用针刀治疗可以大大缩短服用中药治疗的时间,配合使用既可以节约治疗时间、又可以节约治疗成本[5]。需要注意的是,病人一定要经过检查、排除风险较大的病例,以免发生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