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效果研究*

2021-12-03廖全菊毛柳东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联体依从性血压

廖全菊,毛柳东

(1.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9;2.深圳市葵涌人民医院葵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高血压病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并发症多,致残率高,其发生、发展及预后不但与遗传因素有关,还与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程度、健康生活方式、治疗的依从性等密切相关,采取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度,还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医生的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1-2]。传统的门诊健康教育以医生的灌输为主,途径相对单一、效果欠佳,而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应该是连续的、完整的。市级医院因承担了繁重的医疗任务,缺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因为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诊疗技术和方法更新较慢等原因又难以单独承担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医联体是将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医疗服务网络,整合各级医疗资源,对于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具有积极意义,紧密医联体模式下健康教育可以整合多方的力量充分发挥优势,而基于微信平台又充分的考虑到健康教育的可及性[3]。本文旨在探讨分析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治疗和跟踪管理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病情稳定后转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跟踪和管理,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并配合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精神障碍,拒绝接受调查患者。两组患者具体信息见表1,两组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基本情况比较

1.2方法

1.2.1第一部分 构建跨越行政区域的紧密型城市医疗联合体,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区级医院-市级医院三级诊疗体系,完善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及成员单位内部转诊沟通微信群,落实双向转诊“四个优先”措施,主要内容包括:预留转诊名额接待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转诊患者,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上转的患者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住院,市级医院和区级医院通过集团内一体化信息系统将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及时下转,畅通上下转诊渠道,确保居民“小病不出社区、急病不出新区、大病不出集团”的建设目标,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闭环服务。

1.2.2第二部分:健康教育 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1)由门诊医生给予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开具健康教育处方;(2)门诊护理人员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督促患者按时复诊、调整正确的生活方式,给患者发放宣传册和宣传折页,并提供健康咨询,解答患者心中的疑虑;(3)由专科医护人员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每月举办2次高血压知识讲座,每次讲座持续时间为40 min,内容包括高血压知识、危害、与饮食关系、健康管理、合理用药、心理干预等,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

实验组给予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1)组成高血压健康教育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护理人员组成,整合基础医疗资源以及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资源,成立由全科医生、公卫医生以及社区护士做主导,由专科医生以及健康管理师做辅助的家庭医生服务式队伍,由市级医院专家担任顾问,整个团队负责方案的制订、实施及质量的评估,进入团队工作前均接受专业的培训。(2)基于微信公众号推送健康知识。健康教育团队指导患者及家属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健康云课堂”板块,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病的原因以及症状表现、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高血压病人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预防方法、高血压常用药物、患高血压后如何监测血压以及血压的测量方法。(3)微信群健康教育。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护士长负责微信群的建立和日常管理工作,团队医护人员、高血压患者及患者家属为群成员,护士在门诊诊疗结束后指导患者微信群的使用方法,告知其意义及作用。内容包括:①健康知识推送:健康教育团队共同制定推送内容及推送计划,并按照计划每日上午8:30在微信群内推送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健康知识,难度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难度,可以推送如何做到健康生活方式、疾病知识及危险因素、如何锻炼等;②群内答疑:每日安排护理人员在群内值班,随时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和回复,若难以解答患者的疑问,则提请护士长或专科医生协助解答,每日汇总问题,逐渐完善后期健康教育的内容。每周六上午9:00-11:00安排高血压病专科医生解答患者疑问,指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微信随访:通过微信指导患者完成在家血压自测,每周星期二、四、六晨起、下午16:00、睡前各测量一次,并将结果传至微信群。建立团队自我管理机制,鼓励患者群里畅所欲言,分享经验,跟进血压未达标患者,护理人员与患者多进行沟通,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力争血压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1.3观察指标 (1)血压指标:通过家庭自测的方式记录以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评估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评估时间:健康教育前及健康教育6个月后。(2)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课题组设计《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正常值,与超重肥胖关系、与吸烟饮酒关系、与高盐饮食关系、高血压症状、高血压危害、高血压常见并发症、高血压常用药。(3)治疗依从性[4]:以朱京慈教授编制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评估治疗依从性,包含遵医服药行为、不良服药行为、日常生活管理行为、烟酒嗜好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共计25为个题目,遵医服药行为(25分)、不良服药行为(40分)、日常生活管理行为(50分)、烟酒嗜好管理(10分),采取5级评分制,1~5分,1分表示无,5分表示完全,得分越高提示患者治疗依从性越高。

2 结果

2.1健康教育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24 h、白昼、夜间平均B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24 h、白昼、夜间平均BP水平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患者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健康教育前后24 h平均BP水平比较

2.3健康教育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遵医服药行为、不良服药行为、日常活动管理行为、烟酒嗜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健康教育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病早期症状不显著,适当的干预、调整、休息可以恢复症状,若患者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病情极易进一步发展加重,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选择正确、可行、合理、科学的措施控制患者血压成为临床上广泛关注的课题,但是高血压已经不仅仅是临床上规范治疗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6],涉及到患者的日常生活,除了规范治疗,更重要的是对高血压患者的科学、规范管理。

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三级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为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提供的健康教育更加完善,以强大的医疗资源为依托,在医联体模式下给予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可以更加快速地整合和传递健康知识,促进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微信公众号能够为用户、媒体、企业等提供新的相互沟通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模式,医疗机构开设微信公众号为患者提供专业、科学、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以及治疗依从性,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7-8]。

3.1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健康教育后患者的24 h、白昼、夜间血压下降与传统健康教育的患者相比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伴随在患者的身边,给予患者连续性的提醒及跟踪管理,实现院外的血压动态管理,监测患者的动态血压水平,不断维持患者的血压健康,实现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动态管理,达到维持健康血压的目的[9]。

3.2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于疾病认知的提高,且与常规健康教育的患者相比,对于高血压正常值,与超重肥胖关系、与吸烟饮酒关系、与高盐饮食关系、高血压症状、高血压危害、高血压常见并发症、高血压常用药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研究表明[10],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与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密切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是有益处的,可辅助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发生心血管危象的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本研究对于实验组的健康教育时间更长、内容更丰富,且微信健康教育的传播更加多样化,满足患者非门诊的健康教育需要[11]。

3.3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管理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其依从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遵医服药行为、不良服药行为、日常活动管理行为、烟酒嗜好等方面的依从性均显著提高,与传统健康教育相比,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往由于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匀、总量不足,优质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市级医院甚至级别更高的医疗机构,使得基层医疗机构职能逐渐失去了其原本的作用,而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可以实现连续性、灵活性、规范性、可及性,患者无需到三级医院、甚至不需要出门即可得到高血压病专家的健康指导,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健康知识、在线答疑,患者不仅获得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在线答疑消除疑虑,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维持和谐的医患关系,增进交流,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病友通过微信群分享心得体会,让病友能够相互借鉴好的控制血压的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整个管理和治疗的依从性[12]。

综上所述,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社区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及管理、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联体依从性血压
游离尺动脉联体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医联体:“联体”更要“联心”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医联体,“联体"更要“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