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教育使命的新定位、新认识与新要求
2021-12-03庞立生
庞 立 生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面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系统阐述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一系列重大战略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形成了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完整内容体系。其中,习近平提出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一论述是对新时代教育地位作用的新定位,是对新时代教育使命的新认识,也对新时代教育如何承担这一使命提出了新要求。
一、新时代教育地位作用的新定位
对教育使命的理解与对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是内在联系的。教育事业要承担什么样的时代使命,与这一时代对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密切相关。习近平关于教育使命的重要论述是建立在对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这一基础之上的。习近平关于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体现出时代之维、科学之维和政治之维的立体视角。
首先,习近平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新时代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对教育加以定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时代和世界发展大势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判断是在世界发展的历史纵深和时代的风云激荡中,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对当前世界历史发展所处阶段和形势得出的科学结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世界正在经历的大调整大变化,也指中国面临的大态势。世界正在经历的大变化与中国面临的大态势,二者彼此影响、互为因果,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可以说,世界百年来经历了内容广泛、影响深远的深刻变革和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从世界之变所涉及的广泛领域来看,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加快“自西向东”位移;世界政治格局正在进行深刻调整,大国博弈和战略竞争日益加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地位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正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全球化进程在变,西方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有所抬头,一些新兴经济体成为推动全球化的新生力量,全球性风险与问题日益凸显,人类命运越发休戚与共。总体来看,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历史阶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的百年历程,正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从近代沉沦走向复兴的艰辛历程。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从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到正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在国际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段峥嵘岁月。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100多年来中华民族发展不变的主题和梦想。这一梦想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历史图景之中,镌刻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新中国发展 70 多年、改革开放 40多年的历史延展中,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现在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近年来,中国发展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有力的引擎之一,国际体系中的中国影响快速提升,国际事务中的中国作用更加突出。可以说,中国和世界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正以更加进取、自信、成熟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日益发挥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重要作用。
在世界之变和各国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方面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越发得到凸显;另一方面教育必须以自身之变适应世界之变。习近平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1]当前,教育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结合更加紧密,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教育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和政治斗争的重点领域和前沿地带;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进入了新的历史交汇期,加快教育现代化、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成为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教育的理念、模式、形态、内容等都必然发生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习近平审视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又一重要战略性视角。习近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考总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内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上,他提出“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从而阐述了教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他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明确规定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在教育的发展使命上,他提出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从而实现了对教育使命认识的理论升华;在教师定位上,他提出广大教师就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作为“筑梦人”的光荣使命;等等。可以看出,习近平正是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战略目标出发,把教育事业发展放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历史使命下加以审视和思考,在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来定位和擘画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体现出高屋建瓴的世界视野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其次,习近平从现代化强国发展的历史逻辑中,深刻揭示了“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现代化强国之道,体现了对教育之于现代化强国建设重要作用的科学判断。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深刻总结了现代化强国崛起的历史经验,高度概括了教育发展与民族振兴、现代化强国崛起之间紧密联系的普遍规律。从现代化强国崛起的历史逻辑来看,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现代化强国的崛起之路,无不与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盛衰强弱固然取决于社会发展的经济条件和各种复杂的政治因素以及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但人才却是影响全局的重要关键性因素。各国实践证明,建设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推动力量。一个国家培养的人才越多,人才发挥的作用越突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越迅速。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动,居于主导地位,就能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在不同的时代发展阶段,一些国家抓住了机遇,通过教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使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从而跃居为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强国崛起的历史事实充分印证了“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客观规律。在现代化强国崛起的背后,都有发达的教育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例如,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培养和集聚了大批创新型人才,就为其作为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基础。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凭经济总量这一指标来衡量,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大小和领土幅员多寡来判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如何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引领时代发展的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国在21世纪制胜的法宝和关键。
习近平科学把握到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和关键所在,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理念,并从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洞察到教育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的时代趋势,提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2]的重要思想。习近平强调,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教育日益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越发凸显,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和“先导”作用愈加突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全局性作用日益彰显。教育强国既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强国的坚实基础。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习近平对教育使命的重要论述正是建立在对教育地位作用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
再次,习近平从政治的高度审视和看待教育,把教育事业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握了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根本地位和关键作用。习近平通过一系列重要论断在不同维度上揭示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例如,他提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3],这是从人的发展角度明确了教育的育人价值;他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3],这是从民族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揭示教育的社会功能;他提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这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教育之于人类发展和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这些论述从不同方面深刻揭示了教育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的本质功能。
习近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4]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充分肯定了教育的根本性、战略性、关键性地位和作用。一般而言,教育往往是被置于“国计民生”的层面来加以认识的。在这一意义上,教育通常被视为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领域。而这一论断把对教育的认识进一步上升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层面,意味着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被置于更高的视野来看待,得到了新的定位和升华,意义重大而深远。“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定位,意味着教育在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根本、更为关键、更为重要,意味着教育对于执政党及其领导事业的前途命运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和决定性的作用。“大计”非一时之策,亦非局部之治,而是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关乎命运。“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论断,把教育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来看待,把握了教育事业发展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内在攸关性,不仅是一个科学论断,而且是一个政治论断。这表明,对教育事业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去观察和思考,要从政治的高度把握和判断其性质和作用,从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去领会和把握其意义。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4]可以说,习近平的这一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对新时代教育发展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认识和理论升华。这一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战略认识,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新时代教育使命的新认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发展承担何种使命,与这一时代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内在要求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历史方位和时代课题是内在统一的。历史每前进一步,我们的发展目标就会跟进一步,也就会提出相应的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为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变革发展的新特征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使命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表明中华民族的发展站在了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这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贡献;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充分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打破和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以及“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等论调,赋予自身以内生的主体性、独特的创造性,自主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新道路新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具有普遍启发意义的崭新路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主旋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肩负的历史使命。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时代性论断。
第一个论断是“教育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3]。这一论断是2014年9月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出的。可以说,这一论断把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去加以定位和认识,充分肯定了教育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居于战略全局和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5]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事业,也是一项需要接续奋斗的系统工程,需要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目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同时面临着如何让中国强起来的时代课题。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加以审视。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6]“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事业,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战略性价值和决定性意义,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第二个论断是“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7]。这一论断是习近平在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可以说,这一论断不仅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而且把这一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总体目标中加以定位。强国必须先强教育。现代化强国必须是教育强国。民族复兴必须首先实现教育振兴,这是现代化强国发展的内在逻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求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要变得十分强大,同时也要求把教育做大做强。我们要实现的民族复兴不仅仅是指某一方面和某一个领域的崛起,而是指全方位、立体的复兴和崛起,是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和强大。教育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建设教育强国被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意味着它被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志,并被视为现代化强国之基。办好大国教育、强国教育在治国理政中举足轻重,在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中意义重大。因此,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先手棋,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根基。
第三个论断是“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4]。这是习近平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重要论断。这一高屋建瓴的重要论断,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它将教育使命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指引。对教育使命的理解和认识,既建立在对教育地位和作用认识的基础之上,同时又是对教育地位和作用认识的进一步升华。这一论断既以上述的两个论断为基础,又将上述两个论断进一步上升和落实到教育的时代使命上。可以说,这一使命的定位,紧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根本方向和鲜明主题,紧密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在历史的逻辑中将其把握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而且在价值的逻辑中将其理解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更进一步在实践的逻辑中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目标,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和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必须在与这一战略目标的内在联系中得到定位,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一居于总体性、全局性、引领性地位的战略目标。这一使命的定位,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主题。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的核心主线。坚持教育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内在蕴含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方向,体现着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6]的价值原则,并落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总之,这一教育使命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关于教育使命认识的思想升华,它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新境界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指引。
三、新时代担当教育使命的新要求
首先,立足于教育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习近平提出了“三个更”“三个相”“五个人”的基本要求。其中,“三个更”指的是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超前布局教育事业。这是对教育承担时代使命在思想层面提出的基本要求。它主要着眼于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全新挑战,从历史站位的长度、国际视野的宽度和战略眼光的深度对超前布局教育事业发展提出新要求。这“三个更”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的论断可谓一脉相承,共同体现出审视和思考教育事业发展立足长远、面向全局、把握根本的战略思维。
“三个相”指的是要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这是对教育承担时代使命在发展能力层面的基本要求。“三个相”的重要论断,揭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目标。教育事业发展要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匹配,是教育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的必然要求。教育事业发展要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落实。教育事业发展要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是教育发展水平及其对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贡献的根本体现。
“五个人”指的是新时代教育发展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服务人民为工作目标。这是教育承担时代使命在目标功能层面的基本要求。“五个人”从人心、人格、人力、人才、人民五个维度,提出了关于新时代教育工作目标的新论断。这五个维度既包含着内在的精神维度,也包含着现实的客观维度;既包含着个体成长的维度,也蕴含着社会发展的维度;既包含着政治认同的维度,也包含着经济社会贡献的维度;既体现为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也体现为教育发展的价值方向。这五个维度共同着眼于人,是系统有机的统一整体。它既是对教育功能和效果的拓展和丰富,也是教育使命在工作目标上的具体落实和集中体现。
其次,立足于教育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习近平提出了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总体要求。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这是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重要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能力提出新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根本上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承担起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就必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中找准服务方向和着力点,发挥重要作用,做出突出贡献。教育发展不仅要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而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注入创新创造活力。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把发展教育作为扶贫治本之计,以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公平;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可以通过教育凝聚改革共识,提供改革智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可以通过教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培养法治专门人才;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可以通过教育提升党性修养,提高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总之,教育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中,既要发挥引领作用,又要积极融入其中。
再次,立足于教育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教育必须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核心要求。国家发展阶段不同,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不相同。“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知识能力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制约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在校学生最多的国家。相对于我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和受教育群体规模,创新型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矛盾突出,具体表现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高,等等。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针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统筹抓好高技能人才、科技教育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宣传文化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核心在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因此,习近平提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就要求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必须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大批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习近平强调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善人才队伍布局,以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按照人才培养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决克服“五唯”,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等等。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