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中创新创业元素的渗透路径
2021-12-03福建经济学校
福建经济学校 林 榕
党的“十四五”规划将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完善国家的创新体系作为一项重点任务纳入其中。在这一背景下,各大院校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教育热潮。而在新时期,党中央同样重视对年轻学子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创新创业首先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不应该将二者独立开来,如何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新时代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课题。
一、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的可能性
(一)思想政治课程需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次召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会议,总书记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西方的一些主流价值观对年轻学生的冲击较大,而中职学生的年龄特性决定了他们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这个历史时期,思想政治课程承担了对学生“三观”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扣好第一颗扣子”。但是,在引导学生自豪的家国情怀的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当前我国国内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双循环经济必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影响我国,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二)思想政治的课程内容包含创新创业元素
在现行的中职思想政治的主干课程中,每一门课程都有可以挖掘的创新创业元素,比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及自己的优劣势,以此为基础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包含了对民法、刑法等法律知识的普及,这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基本的知识储备;“哲学与人生”课程中贯穿始终的实事求是的辩证观点是创新创业者不可缺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未来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三)思想政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一致
从个人层面来说,思想政治课程通过多样的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培养良好的人格,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是更新学生固有的就业理念,树立创新创业的理念,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创新创业综合能力。这样看来,思想政治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从社会层面来看,思想政治课程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顺应时代需求,做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创业教育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使学生成为有理想、能坚持、不畏困难的新型人才。综上所述,思想政治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特点。
二、当前在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上述几方面都能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互相渗透的可能性,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创新创业元素的渗透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方式不同
众所周知,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主要是对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培养,主要是理论教育。虽然近几年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课堂改革,希望通过不同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究其根本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而近些年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则主要侧重于实践,学校大多通过搭建校内孵化基地、创业集市等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创业各项能力培养和实践。虽然育人方式不同,对在理论课上渗透实践课程的内容存在困难,但也为思政课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二)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合度不高
当前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的状态,不论是学校的课程建设体系还是专业的育人体系都没有将二者进行融合。同时,在当前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大多数思政课教师主要是为应试做准备,课上主攻知识点,刷题是常态,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除了是考纲的内容,大多时候是被忽略的,更别提要渗透。从内容上,虽然它们的育人目的殊途同归,但在真正的教育内容上却相差甚远。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专业技能教育等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思想政治课程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观念教育。
(三)固化就业理念的影响
固有的就业理念也是影响在思想政治课程渗透创新创业的一大因素。在我国传统的就业观念中,读好书学好本领就是为了能够谋一份理想的职务。而对理想职务的定义则被贴上了“稳定”“坐办公室”“朝九晚五”等标签,甚至有的人还认为,只有都找不到工作了才要去创业。因此,在目前中职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中,大部分还是小打小闹,而且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更具讽刺的是,甚至有一部分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是为了参加比赛获得名次,最终目的是毕业后可以凭借这一奖项找到一份公认的稳定工作。
(四)中职思想政治课程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教学的成效如何主要还是要看教师的发挥。当前,我国中职教育从原来培养合格的初级技术工人已经慢慢转变为培养能够顺利升学的初级技术人才。升学成为中职教育的主流声音。因此,无论是在校园文化环境还是在实践平台上与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教师对于创新创业的意识也较为薄弱,思政课教师队伍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结构整体认识较为薄弱。如果要实现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创新创业元素的渗透需要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进行创建,其中的“有学识”就不仅仅是本专业学科的知识,更应该具备创新创业知识。
三、在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元素的路径探究
虽然要在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元素还存在许多问题,但也要看到希望,因为这二者存在互通共育的可能性。
(一)打造强有力的思政师资队伍
前文提到,要想在思政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元素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的创建。思政课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本学科的知识,也需要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及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结构的了解。因此,各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创设条件鼓励思政课教师下企业,了解当前企业的运作情况、用人情况、创业情况等。同时,让思政课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比赛的指导,打破当前创新创业比赛主要由专业教师指导的局面,让思政课教师在参与的过程提升对创新创业的了解,从而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二)更新育人理念
要想在中职思政课堂中进行创新创业的渗透需要更新学校和教师固有的育人理念。思政课不能只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还应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梳理创新创业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课程始终,从而实现从观念到行动都实现创新创业元素渗透到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
(三)探索渗透元素
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政治的课程特点,探索在思政课堂中可以渗透的创新创业元素。比如可以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这一门课程中渗透创新精神。在课程中“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这一部分中,以往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渗透创新创业元素后,可以引导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中扎实自己的职业技能,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加以提升,甚至可以在岗位中进行创新,一个岗位不一定仅仅是局限于固有的岗位责任,还可以增加其他的技能和责任,这其实就是一种创新精神。比如收银员,除了能够熟练业务进行准确的费用收支外,还可以发展自己的目测计算能力、真假币辨别能力等,这些都是创新。
(四)创设文化氛围
中职不同于其他大专院校,中职学生还是未成年,但他们胜在年轻有冲劲。中职学校可以借助当前各项创新创业比赛,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同时提供相应的场所和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在校内创业集市或者创业基地中组建自己的工作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创业。同时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比赛,通过多渠道手段在校园中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通过文化环境实现无声的育人效果。
从当前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创新创业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中职思政课堂中渗透创新创业元素是势在必行的。要想实现良好的渗透和课程互动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之初就开始设计,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学校氛围的创设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等方面入手,整合各类资源,从而实现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