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在糖尿病溃疡创面中的应用
2021-12-03林韦刘学强
林韦,刘学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福建福州350004
糖尿病溃疡属于临床中糖尿病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多发于患者足部,因此在临床中又称为“糖尿病足溃疡”[1]。皮肤创面愈合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创面应激与炎症反应、创面收缩、肉芽组织增生及瘢痕组织形成[2]、表皮与其他组织的再生与修复等一系列过程[3]。糖尿病创面的形成主要是由创面的缺血、缺氧、高血糖环境以及持续扩大的炎症反应所致。这些机制致使糖尿病创面炎症细胞浸润,ECM及促进创面修复的生长因子被降解,新生血管障碍,胶原沉积减少,肉芽组织形成不良,创面愈合停滞在愈合过程的1个或多个阶段[4-6]。因此,有效的治疗干预显得尤为重要,该次研究针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65例实施了对比分析,分别给予了传统创面治疗处理和微负压和微动力加压技术治疗处理,旨在探究微负压和微动力加压技术运用在糖尿病溃疡创面中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65例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参照组32例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56岁,平均年龄为(63.56±5.47)岁;糖尿病病程2~15年,平均病程为(5.45±2.13)年;溃疡创面面积为6.56~82.12 cm2,平均溃疡创面面积为(36.96±10.45)cm2;其中躯干溃疡患者5例,足部溃疡患者27例。治疗组33例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57岁,平均年龄为(63.59±5.52)岁;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病程为(5.47±2.12)年;溃疡创面面积为6.05~82.05 cm2之间,平均溃疡创面面积为(36.90±10.40)cm2;其中躯干溃疡患者3例,足部溃疡患者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开展前,患者及其家属均对该次研究的目的、形式、内容和结果等展开了详细地了解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在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下通过。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糖尿病溃疡创面的评估、血糖控制、改善下肢血供、抗感染、清创换药、下肢闭塞血管重建等;辅助治疗包括降压、调脂、抗凝、营养支持等。
纳入标准[7]:经临床诊断后均确诊为糖尿病患者;患者均存在躯干或四肢部位的慢性溃疡并感染创面;经连续3个月的传统保守换药治疗后创面不愈合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创面基底部血管、骨骼、神经和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外露患者;严重先天性精神障碍患者;营养不良患者及不同意参与该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创面治疗干预,两组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均先接受降糖治疗,结合患者的血糖水平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治疗、为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选择创面分泌物实施细菌培养处理,给予患者个性化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性治疗方案的前提下结合患者的创面大小,常规彻底地处理分泌物和异物、容易坏死的组织及坏死失活的组织等,对全部腔隙进行开放性处理,保证软组织和骨组织床的正常血供,对创面周围皮肤实施常规的消毒处理,消毒结束后实施常规敷料的治疗,每天检查患者创面的恢复情况并及时更换敷料,将敷料剪裁至合适的大小,更换敷料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渗液现象应及时给予处理和更换干预。
治疗组患者实施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治疗干预,治疗组患者的基础性治疗方案和清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的处理方式与参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开展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的治疗:选择微负压引流管护创材料套装为患者实施治疗,在清除和消毒患者的创面后,在患者的创面上完全覆盖上微负压引流管护创材料套装内的吸水纤维(要求将吸水纤维>创面边缘2~5 cm),有腔隙的创面在腔内填塞吸水纤维,在吸水纤维之间防止引流管,之后贴半透膜密封创面,链接中心负压源,将负压调至20~30 kPa。对微负压进行更换的标准:①连接负压时5~7 d更换,不连接负压时吸水纤维使用时间在72 h以上;②不连接负压时,操作者能肉眼观看到渗出液较创缘大1 cm以上。在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治疗1~2周后,结合创面肉芽组织的具体生长情况采用吸水纤维覆盖创面(>创面边缘2~5 cm),然后半透膜密封吸水纤维的方法换药或植皮的方式对创面进行修复处理。创面植皮的条件如下:①创面肉芽组织新鲜且呈粉红色颗粒状,触摸后容易出血;②创面干预且清洁,不存在坏死组织及渗液现象;③创面能保证植皮成功,如创面不大或创面肉芽组织呈现苍白状态、毛细血管不丰富、不适合植皮的患者应实施2~3 d一次的吸水纤维换药处理;④创面水肿显著改善。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愈合率及手术发生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①疼痛评分[8]:采用VAS量表对患者溃疡创面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总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明显;②生活质量评分[9]:采用第3版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越高;③愈合率[10]:治疗4周时间后创面完全修复且已经形成瘢痕或结痂。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对比
治疗组治疗后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治疗后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对比(±s)
?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组干预后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相对于参照组显著更短/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愈合率及手术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治疗后的满意度、愈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的手术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变化,现阶段临床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长时间处于代谢障碍的状态中,极易导致周围神经和血管出现病变的可能,引发患者末梢感觉功能的障碍,且机体对于微小创伤的敏感性不高[11-12]。加上血糖代谢的异常表现,经常出现由于微小的皮肤创面引发感染的现象,最终形成溃疡创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临床中针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临床治疗干预过程中一般针对患者实施常规的创面清创和换药的治疗干预,但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患者创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以恢复,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感[13],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不利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应用和发展,现阶段临床中针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一般实施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的治疗,这一治疗主要是以传统的VSD技术为前提[14],结合创新功能性敷料进行治疗的一种技术。这一治疗技术下借助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患者周围的健康皮肤组织,以外部的吸水纤维垂直且高吸收渗出液并将其锁定,去除炎性物质、血液、坏死组织及体液等[15],有效控制患者的创面感染现象,加速创面的血运速度,阻碍创面上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重建皮肤创面的毛细血管,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为创面的愈合提供一定的基础环境[16-17]。此外,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还能为创面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微湿润的创面环境对肉芽颗粒产生保护作用,增加上皮化率,减少瘢痕现象的出现,隔绝外部细菌的侵入,使得创面处于无氧的微环境状态,加速血管增生的速度[18]。且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像传统敷料使用中需要剪裁,仅需要一根引流管就能连接负压[19],扩展了患者的活动范围,减少了手术干预的现象,促进患者预后[20]。结果显示,实施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治疗的治疗组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愈合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传统敷料治疗的参照组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且治疗组治疗后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手术发生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实施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明显,能改善患者的不适和疼痛程度,加速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及换药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减少手术干预现象的出现,促进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在糖尿病溃疡创面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