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混沌理论对完善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
2021-12-03□屈娜
□屈 娜
一、引言
青少年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对自我的认知、生涯探索以及职业初步确立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青少年因对于自我认知尚处在探索阶段,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足、生涯决策盲目等问题,加之当前面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社会环境错综复杂等外部状况,使得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等“黑天鹅”事件偶有发生,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生涯混沌理论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显示,其对指导生涯辅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且未来具有丰富的发展空间。其对理解青少年生涯发展的特点及提升生涯辅导的时代贴合性具有一定的启示与指导作用。[1]
二、生涯混沌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的产生来源于气象学中的“蝴蝶效应”,揭示了复杂的系统发展变化的过程特征,总结了变化过程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点。[2]在20 世纪末,Pryor 和Bright 将混沌理论引入到职业生涯领域中,提出了“生涯混沌理论”(The Chaos Theory of Careers),以此来阐释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生涯混沌理论认为生涯发展符合混沌现象的基本特征:生涯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动态系统;生涯是一个非线性动态变化的过程,是稳定与不稳定的统一;生涯具有自主与自驱动性,只有不断提升“生涯灵性”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生涯灵性是指个体在适应复杂的生涯历程时,需要具备积极的心理特质,是一种更通用和更超越的适应力。[3]总之,生涯混沌理论使人们看到,生涯发展不具备完全的可控性,人们应该更坦然地去接受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
三、生涯混沌理论视角下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升学压力等因素并未得到完全重视,在规划管理、规划主体、规划课程、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从组织模式上看,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对于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门机构较少,无法应对青年职业发展的复杂性。生涯混沌理论认为,职业生涯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开放性,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于家庭环境的感受、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地域的特色、岗位职业要求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要求对于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根据其成长发展特点而不断做出调整。当前,学校是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但目前多数学校对于青少年职业发展教育仍相对缺乏,即使部分学校开展了相关活动,但往往停留在简单的生涯认知启蒙、探索阶段,难以满足青少年对于自我的认知,以及对于职业环境、就业准备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从职业规划主体上看,青少年本身生涯意识的唤醒不足,尤其是面临重大突发事件后缺乏应对措施。生涯混沌理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初始敏感性,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引起生涯路径的巨大变化。每个青少年面临的家庭背景、生长环境、教育情况、社会环境等方面均不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认知、能力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当前,部分青少年对于生涯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意识,进入大学阶段后目标不明确而产生迷茫、焦虑等现象。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外局势变化、科学技术变革等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的现实面前,显得准备不足。
第三,从规划课程内容上看,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不够充实,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在对青少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例如,在中小学阶段,目前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无明确的要求;在大学阶段,教育部在2007年印发的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通知中,要求“从2008 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 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所讲授的相关理论主要为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以及明尼苏达工作适应理论等,课程内容大多包括四个方面,即了解自我,了解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了解外部世界,了解行业和职业;进行决策,形成最佳求职方案;求职行动,制作简历和面试技巧等。生涯混沌理论认为,职业发展具有非线性的特点,仅仅依靠知识传授、问卷测评等方式来探索个人的兴趣、性格、价值观等去匹配相应工作的模式显得有些刻板,尤其是面临外部职业世界环境的快速变化时,这种匹配模式往往忽略了青少年的主体性和独特性。
第四,从教师队伍上看,职业规划教师大多为兼职教师,缺乏准入门槛和专业化培训提升。中小学阶段一般由班主任或者心理课教师兼任,高校一般为辅导员及就业指导中心管理干部兼任。对于课程讲授,教师目前尚无明确的准入机制,对于教师的培训、技能提升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生涯混沌理论认为青少年职业发展具有分形性特质,职业规划教师应抓住青少年职业发展的这一特点,通过分析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过往经历,帮助他们识别自身成长特质,从而更好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四、生涯混沌理论视角下完善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生涯混沌理论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完善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第一,推进家庭、学校、社会于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面对生涯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为青少年生涯规划构建良好的环境。生涯规划的初始敏感性的特点决定了家庭要充分重视对于青少年的职业规划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社会也应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发展环境和用人导向。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主责部门,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为青少年打造良好的生涯发展环境。在学校内部,根据青年成长和发展的特点,通过讲座、主题班会、榜样人物分享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尤其是在大学阶段,按照“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为青少年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等的不同优势,引导青少年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情况和特点为青少年提供不同的引导和服务。在学校外部,充分发挥知名校友、合作单位等资源优势,通过搭建实习实践基地等形式,为青少年实地参观、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系统,使青少年能够真实地了解外部企业和就业环境,加强对于自身生涯系统的认知和建构,从而推动对于自身职业生涯有序向前发展。尤其需要突出职业生涯体验在青少年职业规划教育中的作用,让青少年亲身投入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在体验中增强对于工作过程的认知,在体验中更好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使实习实践过程对未来职业规划和选择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唤醒青少年作为生涯主体的灵性和力量。由于生涯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发展变化性,因此,学校应及早树立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充分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启发他们的灵性,为青少年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初始条件,以便这种良好的条件对其未来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为青少年加强自我认知提供支持,通过专业测评软件、职业咨询等,使其充分了解自己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为职业选择做好自身准备。另一方面,为青少年增强职业竞争力做好准备。这既包括使他们充分了解自身专业发展方向,扎实做好专业学习,也包括为他们综合素质提升搭建各种平台,如举办创业大赛等。此外,做好青少年职业心理建设,培养应对未来变化的能力。当前科技、社会环境等发生巨大变化,应培养青少年适应变化的灵活性、心态和能力,并从变化中发现对于自身就业创业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
第三,系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青少年接受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混沌理论强调机遇的涌现、非线性动力和复杂性等内容,强调青少年主体内部因素探索和外部因素变化对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当前的职业规划课程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忽略。在小学阶段,应通过主题班会、生涯游戏设计等课程,通过个体体验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发现和了解不同种类的职业,使他们形成初步的职业观念。在中学阶段,充分发挥心理教师、学业教师、职业人物等方面的育人合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职业发展要求等,使学生尝试将未来学业发展和自身规划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在大学阶段,有学者提出生涯混沌理论的具体课程设计策略,如复杂性感知干预、生涯信念干预、可能性思维练习、打破常规、克服困难的经验总结、书写生命故事、为运气做好准备、乐观和希望的训练等。[4]在持续性的生涯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积极正向的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准备和生涯发展教育,充分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由希望、乐观、自信和韧性等组成的心理资本的培育和建设,良好的生涯心理资本的提升可以有效化解生涯不良情绪,让学生用乐观开放的心态与外部世界互动,坦然应对生涯中的困难与挫折,体验生涯幸福感。[5]
第四,重视职业规划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性和对青少年的关注度。生涯混沌理论重视吸引子的制约(Attractors that limit growth),即生涯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约束性因素,使得当事人的生涯轨迹收敛于某种形态。这种动力机制以吸引子的形式存在,是生涯发展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压力的合力。在吸引子的作用下,个体的生涯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稳态。[6]该理论还强调重视灵性(Spirituality),认为生涯发展中强调的不只是理性决策,还有直觉决策。个人和自然界的感应超越了逻辑,给当事人带来醒悟、希望,可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感。[7]当前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采取的是讲座、课程等形式的理论阐释、知识传授与就业方法指导等,从事课程讲授任务的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他们更多的精力在于关注课程讲授任务的完成,而受课程人数过多、课时量有限等限制性因素影响,较少关注青少年本身。生涯混沌理论观点中如吸引子因素以及关注青少年本身的灵性,通过挖掘青少年自身的潜能去适应和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多的是要求关注到每一个青少年个体,与青少年一起探讨生命历程中的吸引子因素和生命中的灵性,更加关注生涯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差异性,这就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水平,能够了解青少年,掌握多种引导青少年探索生涯规划的方法。目前,部分高校开设生涯咨询室,通过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形式,针对不同青少年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咨询,应值得鼓励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