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的结构与布局分析*
2021-12-03黄睿彦
黄睿彦
1 研究背景与研究界定
1.1 研究背景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始终是国家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长期以来成为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杆[1]。工程建设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即中央政府确定中国人民大学等6所高校为重点大学,1959年增加至16所,到1976年前全国重点高校已有68所。1976年后国家积极恢复高等教育,至1978年国务院最终确定88所全国重点大学,至此,建国后第一阶段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框架体系基本完成。
1984年国务院确定清华大学等6所大学(后来增至15所)纳入国家“七五”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开启第二阶段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即为众人熟知的1995年启动的“211工程”和1998年提出的“985工程”,“211工程”的目标是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其建设目标的时空范围是国内与20世纪末,而以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纲领正式启动的“985工程”,其建设目标则为到2010年“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2]。
进入21世纪,基于第一、第二阶段高等教育建设工程的逻辑起点均为计划经济模式,第二阶段实为第一阶段重点建设工程遗产的继承,两个阶段最大的障碍是计划经济建设思路,这直接影响了建设工程的创新发展效率,鉴于此,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提出“三步走”的建设方案[3],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时间范围是21世纪中叶(2030年),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打破计划经济思维范式,从面向全球公共治理和大学学术生态制度重建入手,重新规划建设方案,着力改革政府高等教育“放管服”的权力生态[4]。
1.2 研究界定
由于第一阶段建设时期的特殊性,以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建设思路的基本一致,本研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选择第二和第三阶段为分析对象,以增加研究对象的可比性,即“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工程,其中,由于“985工程”和“211工程”时间上的相近和建设内容上的互补,以及政策措施上的一致性而多被学术界放入一个建设工程周期进行研究分析[4],因此,下文将三次建设工程以“两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概况称之。
本研究着重分析两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地区分布、学校及学科布点基本状态,总结分布规律与特点;结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四年一轮学科评估,通过学科评估结果反观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建设成效,学科评估结果选择2012年和2016年两轮,理论上分别对应“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工程。通过两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和两轮学科评估结果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思考建议。
2 “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地区、学校及学科分布
2.1 “985工程”分布概况
“985工程”布点情况为高校39所(其中医科类院校0所)、学科322个(其中医学及相关学科10个)[5],其中北京市学校占比20.51%、学科占比37.27%,优势突出。见图1。
图1 “985工程”地区、学校及学科分布图
2.2 “211工程”分布概况
“211工程”布点情况为高校布点115所(其中医科类院校4所)、学科布点434个(其中医学及相关学科15个)[6],北京市占比优势依然突出。见图2。
图2 “211工程”地区、学校及学科分布图
3 “双一流”建设工程地区、学校及学科分布
3.1 一流大学分布概况
一流大学地区分布[7]见图3,河南省1所B类高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所B类高校和云南省1所B类高校为非“985工程”高校,因此,“双一流”建设工程中的一流大学相比“985工程”高校多3所,体现平衡布点的基本宗旨;一流大学中没有单科型医学院校。
图3 一流大学地区分布图
3.2 一流学科分布概况
一流学科地区及学校分布[7]见图4,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10个省、自治区是没有一流大学分布仅有一流学科分布的,涉及高校11所、学科11个;一流学科大学中单科型医学院校为10所、医学及相关学科30个,较“211工程”大学及学科占比分别上升3.62%、3.00%。
图4 一流学科地区、学校分布图
4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布局状态与成效分析
4.1 地区、学校、学科分布高度集中
两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在地区分布、学校分布和学科分布上均表现出高度集中的规律和特点。
“985工程”“211工程”期间,华北、华东地区学校分布比率占半数以上(53.84%,54.79%),学科占比更是超越或接近70%(73.6%,68.44%)。到2016年的“双一流”建设工程,华北、华东地区一流大学分布比率58.34%(A类),超过半数;一流学科分布华北、华东地区比率69.46%。
除在大的行政区划范围内分布呈现高度集中的规律和特点,这一规律和特点在同一地区内也有集中的表现。“985工程”期间,华北地区“985工程”大学全部集中在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其中北京市占比80.00%,“985工程”学科,北京市占华北地区的93.02%;华东地区则集中分布于江浙沪三省市,学校、学科合计占比分别为63.64%、81.48%,其中又以上海市占比尤为突出,学校、学科占比分别为华东地区36.36%、40.74%。“211工程”期间的学校和学科分布,北京市占华北地区的78.13%和91.36%,陕西省占西北地区的61.54%和62.96%,上海市、江苏省合计占华东地区总比率的67.74%、67.41%,此外,湖北省、四川省在所在地区的表现也较为突出。“双一流”建设工程中,华北地区一流大学分布没有发生变化或调整,继续全部集中在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其中北京市占比80.00%,一流学科北京市占华北地区的90.96%;华东六省一市一流大学分布除上海市占地区总比三分之一强,其余六省占比较平均,一流学科则集中在上海市和江苏省,合计占华东地区的68.49%,而福建、江西、山东三省合计占比只有8.90%;其他地区,如西北地区集中于陕西省,中南地区集中于湖北、湖南、广东三省,西南地区集中于四川省等,表现均比较突出。
以上说明,关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分布与平衡的问题不仅要考虑全国的差异,地区内的差距更需要关注,一则学校对地区内的差异会更敏感,二则相比较而言地区内差异的解决途径和策略会更多,也会更有效。
4.2 适度点面结合,注重平衡发展
以上分析可见,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除东北三省分布始终比较均匀、平稳外,其他地区都存在比较突出的优势集中的规律和特点。
但是,就“双一流”建设工程与“985工程”“211工程”相比较,已经呈现出一定点面结合、注重平衡的发展趋势。例如,“双一流”工程中的一流大学的布点,总量比“985工程”高校多出3所,这3所高校分布在中南、西北和西南地区,分别为河南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双一流”建设工程中一流学科的布点较“211工程”有所增加,学科总数由434个增加至465个,增加31个,涉及学校由115所增加至140所,增加25所,所增加的学校和学科分布在除东北地区以外的五大地区,其中“985工程”和“211工程”未涉及到的省市包括华北地区的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华东地区的江西省,西南地区的贵州省、西藏自治区,中南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西北地区的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具体见图4;“双一流”建设工程的一流学科及其学校布点涵盖了我国全部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比“211工程”期间多出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4.3 基于学科评估的建设成效分析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硕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一项评估,自2002年至今已完成四轮评估,平均每四年一次[8]。本研究选取2012年第三次学科评估对应“985工程”“211工程”,选取2016年第四次学科评估对应“双一流”建设工程,进行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与学科评估结果相关性分析。
鉴于两轮评估均在7个学科大类的95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为增强比较分析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本研究从7个学科大类中各抽取1个一级学科,取样依据为两年累计参评学校数最高。具体抽样为,人文社科类抽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理学抽取数学,工学抽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学抽取畜牧学,医学抽取药学(参评学校数累计152所,其中2012年48所、2016年104所),管理学抽取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学抽取设计学[9-10],取评估结果排名前10%的学科进行比较,即2012年80分以上、2016年A-以上,见表1。
表1 评估结果排名前10%指标分析表
说明:“非重点建设学校”指未进入“985工程”“211工程”或“双一流”建设工程学校目录的学校;“非重点建设学科”指未进入“985工程”“211工程”或“双一流”建设工程学科目录,但学校本身为“985工程”“211工程”或“双一流”建设工程学校;“未进入前10%的该学科布点数”是指“985工程”“211工程”或“双一流”建设工程学科,但评估结果未能进入前10%。
表1验证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与学科评估结果的正相关性[5-7,9-10]。抽样7个学科评估结果排名前10%的学校中,2012年重点建设学校占比100%的达5个学科,2016年占比100%的为3个、95%以上2个、75%以上2个。2016年评估结果较之2012年呈现出明显的均衡化趋势,不得不说这是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发展协调发展、不断调适的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通过两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数据分析,一个事实是,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结构布点均呈现高度集中的规律和特点,一个变化是,随着“985工程”“211工程”向“双一流”建设工程的过渡,这一特点又呈现出外延逐步蔓延和平衡的动态。学科评估结果分析证明了两点,第一,学科评估结果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呈正相关;第二,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范围的逐步扩大使学科评估结果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
5.1 地域分布集中的现象依然突出,需持续优化
如前所述,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始终存在地域集中的现象,虽然不同阶段重点建设工程结构均会有一定比例的调整,经过几轮工程建设,结构布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通过以上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地域集中的现象依然非常突出。举例说明,“985工程”高校共39所,北京市8所,占比20.50%,而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13个为0所,“985工程”建设期获批学科北京120个,占比37.27%;“211工程”学校、学科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布点的情况下,北京市25所(占比21.74%),学科148个(占比34.10%);“双一流”建设工程与“985工程”“211工程”情况基本相同,一流高校42所(含A类、B类),北京市8所,均为A类,占比19.05%,较之“985工程”“211工程”略有调整,但总数增加的3所学校均为B类,全国仍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一流大学的布点;一流学科包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0所高校的465个学科,其中北京市33所(占比27.27%),学科161个(占比36.93%),较之“211工程”均有上升[5-7]。
5.2 结构适度平衡不能解决高等教育质量的地域差异
就“双一流”建设工程的高校和学科分布情况可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发展到“双一流”阶段,在其外延上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扩展,如“985工程”高校39所,涉及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双一流”一流大学42所,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1工程”高校和学科分别为115所和434个,“双一流”一流学科则分别为140所和465个[5-7],这些数据直观反映高等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调整和扩展。通过2012年和2016年两轮学科评估结果的抽样分析,到“双一流”建设工程时期,评估结果进入前10%的学科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进入前10%的非重点建设工程学校或学科占例有了一定上升[9-10]。
评估结果同时反映出另一个现象,在“双一流”工程建设期外延调整和扩展所涉及到的学校及学科在学科评估中并不都有好的表现。举例说明,“985工程”“211工程”期间新疆大学为“211工程”学科布点学校,非“985工程”学校,“双一流”建设工程期间进入42个一流大学目录,为B类,但是,抽样学科马克思主义原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疆大学均有一流学科布点,这两个学科在“211工程”期间也有学科布点,但是两轮学科评估均未进入前10%;首都师范大学为“双一流”建设期的一流学科新增布点学校,抽样的7个学科中数学为其一流学科布点学科,但是2016年学科评估未能进入前10%。两轮学科评估未能进入前10%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布点学校和学科见表2[5-7,9-10]。
表2 抽样学科评估结果未进入前10%的布点学校数一览表
以上可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固然对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有重大的引导和扶持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发展毕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结果不好预言,也不会因为有投入和侧重就一定会有理想的正态回馈,这便引出了本研究要讨论的下一个问题。
5.3 高等教育适度自由发展的必要性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 200余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1],发展水平与发展特色的整齐划一几乎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北上广及长江三角洲地带因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代化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规模非其他区域能够模仿和比拟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现状中,个别省市表现过于突出,使重点建设工程的布点分布出现严重失衡,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科评估结果依然出现了些许均衡化发展的趋势。
表3可见[5-7,9-10],排名前10%的学科中非重点学科布点学校所占比例并不在少数,这虽然与参评高校数量直接相关,但是,排名进入前10%的非重点学科布点学校所获得的成绩并不总是排在布点学校之后,事实是,两者穿插出现,各有先后。而且,在这些非重点学科布点学校中还有一些是根本没有进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目录的学校,在本次抽样的两轮评估中共有9所学校既非“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也非“双一流”建设工程高校,同时也没有重点学科布点,但是这些学校的抽样学科依然在评估中取得了前10%的成绩。这里只是7个抽样学科的评估结果,在全部参评学科的评估结果中相信全国高校也会有各自不凡的表现。
表3 抽样学科评估结果排名前10%中非重点学科布点情况一览表
因此,今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结构与布局应考虑特色化、地方化调整,给高等教育适度自由发展的空间,以促进学科评估结果继续向着多样化和均衡化方向发展[12]。例如,逐步弱化教育部领导下国家层面重点学校、重点学科(或者一流学校、一流学科)目录的筛选,鼓励地方进行基于地方需求和特色发展的高等教育工程建设;鉴于我国国情,大众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定结果比较重视,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定期公布地方高等教育工程建设情况,分省、分地区公布,而非放入全国一盘棋的总目录当中,即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发挥备案、公布和向社会推广的功能,而非直接参与选拔、认定;适度鼓励不同地区横向比较,着重突出和强调本省、本地区纵向发展与比较,建设纵向动态发展数据库,向社会公布。
再如,医疗卫生行业,两轮学科评估进入前10%的高校中,临床医学无工程外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有1所工程外高校且在第四轮评估中排名前2%(A+);两轮评估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共有4所单科型医学院校进入10%[9-10]。再次证明,建设工程是一个标杆,但是这并不影响高校百花齐放个性化发展的状态和可能,适度鼓励高校自由的个性化发展、追求自身卓越应该是今后高等教育建设工程设计和考量的重要因素。
6 结语
对于一项事物的发展,集中力度和优势打造高端、培养精品,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方阵,有一定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期内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我国自建国以来关于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走过了一条不断探索和改革创新的道路,其中集中优势力量的重点建设、调整高等教育办学结构与层次、扩大招生、转型提升、加强内涵建设等都是在这一过程中经历过的尝试和探索,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3]。但是,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自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已然形成的重理轻文现象,在我国高等教育走过近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后,这一现象依然突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学校及学科布点、学科评估参评情况与结果等均证实了这一现象。如何真正改变计划经济思维模式、改变以GDP为指挥棒的考核模式,如何突显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发挥医学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和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需要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