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战杯”获奖者高校地域分布特征*

2021-12-03陈微微谭丹阳李弯婷王静楠姜文灿姜信宇南京工程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挑战杯重点高校获奖者

文/陈微微 谭丹阳 李弯婷 王静楠 姜文灿 姜信宇(南京工程学院)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主要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承办,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作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受到高校、社会等的多方关注。“挑战杯”竞赛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参加高校和学生在不断增多,那么“挑战杯”竞赛所产生的数据有什么意义吗?本文主要基于异构数据对“挑战杯”获奖者高校地域分布方面的研究,分析获奖者人生履历数据对高校、高校学生、社会创新发展方面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

刘伟[1]等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需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科研和创新能力。李相鹏[2]等认为,可以从机制创新、加强教师指导、培养科研团队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关刘军[3]等认为,高校中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教育机制存在不足,高校中教育引导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存在“轻育人 重科研”的现象。张成[4]等认为,“挑战杯”竞赛是为高校学生提供理论平台,但还需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秦涛[5]等认为,面向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将“挑战杯”竞赛成果转化为社会所需产品,完成“社会——学生——再社会”的过程。丁一科[6]于人文社科类中分别从三个维度分析影响学科人才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意见。高勇[7]从长江学者的成长路径分析,得出学者发展需要进行连续专业学习和选择良好院校的结论。周建中[8]等对科研人员职业生涯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分别从家庭、社会、个人三个影响因素方面分析。张莉[9]等依据ESI及WoS数据库中的数据, 以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两个学科领域为代表, 将高被引论文作者的论文产出、所属机构、国家间流动及学科变动等职业生涯轨迹标识作为测度指标, 探索国际科技人才在成长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及演变规律。田瑞强[10]等从ESI、WoS、Researcher ID数据库中检索和收集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索人才流动机制。本文基于“挑战杯”获奖者高校地域空间研究,丰富人才研究内容。

二、数据来源及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从“挑战杯”系列竞赛高校地域分布角度出发,主要对“挑战杯”系列竞赛获奖者高校地域分布进行研究。通过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的竞赛官网、各大高校官方网站、《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十年足迹》、搜索引擎、各类社交平台等多方收集数据,用人工的方式全面收集电子或纸质信息,检索、整合当前可获得的“挑战杯”系列竞赛参赛作品和参赛者资料。由于“挑战杯”系列竞赛的研究成果相对匮乏,参赛者资料相对较少,借助团队人工收集较完整的基础数据;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十年足迹》纸质书进行文字识别,将纸质信息转化为电子信息。本文按照官方网站公开资料提供的结构进行收集,同时增加获奖人员、高校所在城市、学校是否为985工程或211工程重点高校或地方一般高校为参考维度。高校地理位置和学校层次划分数据参照各搜索引擎、高校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统计描述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对“挑战杯”获奖者高校地域分布进行分析。

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有关“挑战杯”系列竞赛、履历分析法、人才发展路径等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了解当前学术界对“挑战杯”系列竞赛的相关研究并提炼有关观点,梳理履历分析法和人才发展路径研究的应用,研究“挑战杯”系列竞赛对人才培养影响的内容。

统计描述法: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十年足迹》官方书籍中取得“挑战杯”系列竞赛获奖者、获奖作品、获奖高校等主要基础数据,并通过各高校官方网站、搜索引擎、社交平台发布的文章、访谈中取得扩展数据。本文对1989——2019年共30年间取得的“挑战杯”系列竞赛获奖者和获奖高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获奖高校总体的地域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究“挑战杯”第一等次获奖者的共性特征。

三、获奖者高校地域分布

本节选取第一等次获奖学校研究其总体特征,通过对总体分布、参赛学校概述、学校等级等方面的分析,探究“挑战杯”竞赛在高校维度的特征。

(一)总体分布

第一等次奖项是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当届最高等次的奖项,首先通过研究第一等次奖项的数量,发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而第16届“挑战杯”竞赛中,数量并未像前几届一样稳定增长,出现了减少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挑战杯”竞赛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

图1 获奖数量趋势

(二)参赛学校概述

“挑战杯”竞赛的16届竞赛中,126所高校获得第一等次奖项殊荣,第一等次获奖作品共380件。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我国的高校由985工程重点高校、211工程重点高校和地方一般院校等三个层次的学校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高校划分与大陆高校划分依据存在差异,因此香港高校并未放入这一层次划分中。去除数据重复值发现,985工程重点高校或211工程重点高校在所有获奖高校中占比52.38%,地方院校及香港高校占获奖高校的45.23%,香港特别行政区高校占比为2.38%,如图2所示。按照获奖数量统计,第一等次奖项作品共380件,985工程重点高校在获奖次数中占比为57.89%,211工程重点高校占比为16.57%,一般院校占比为23.15%,香港高校占比为2.36%。这反映出985工程重点高校和211工程重点高校在教育资源中更有优势。

图2 全国按照学校等级划分获得第一等次奖项占比

在竞赛中,各类高校也会承办“挑战杯”竞赛,在这些承办高校当中,通过调查研究出取得“挑战杯”桂冠奖项的高校,来分析研究获奖者高校的地域分布,数据分析由表1可得 。值得思考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次摘得“挑战杯”都是作为东道主身份且与清华大学共同摘得“挑战杯”荣誉,而其他高校在举办的竞赛中并未获得“挑战杯”荣誉,这类情况可能影响部分高校参与的积极性。

表1 举办“挑战杯”竞赛学校

由图3可得,捧得“挑战杯”的学校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南京三个城市,北京拥有26所211工程大学,其中8所是985工程大学;上海拥有10所211工程高校,其中4所是985工程高校;南京有8所211工程高校,其中2所是985工程高校,这三个城市拥有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城市排行榜的前三,作为国内高教发达的三个城市,捧得“挑战杯”高校分布在这三个城市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现象与现实较吻合。

图3 取得“挑战杯”桂冠奖项的高校

(三)获奖较多高校的分析

在第一等次获奖次数排名前十的11所高校中,由表2可知,清华大学以获奖34次排名第一,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C9九校联盟是中国第一个大学间的高校联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9所高校。这些高校间秉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拥有更多的资源。C9联盟16届“挑战杯”竞赛总共有178件作品获得第一等次奖项,占总数的15.7%。在获奖次数排名前十的高校中,有5所学校为C9联盟成员,一般地方高校并未进入获奖次数排名前十的行列,这也显示了地方一般院校在竞赛中的劣势较大。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培养的学生多为拔尖人才,但地方一般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更多。因此,政府在继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这些地方一般院校在资源和政策上以恰当的支持,构建更加协调的高等教育体系,拓宽培养青年拔尖人才成长的渠道。

表2 获奖次数排名前十的高校

(四)获奖高校的分布特征

获得第一等次奖项的126所学校来自4个直辖市、1个特区和20个省中的43个城市。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仍有9个省级行政区的高校从未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第一等次奖项。按照地区划分,分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从图4中发现,获得第一等次奖项的高校大多数位于东部地区,占比75%;其次是中部地区,占比12%;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为8%和5%。从图5中东北地区三省占比情况来看,分布是四个地区中最均匀的地区;北京(28%)、江苏(25%)、上海(21%)三地高校获奖次数最多;图6中显示西部地区中占比比较多的是重庆、四川和陕西,还存在有些省份的学校未曾获得第一等次奖项的情况;获得第一等次奖项占比差异最大的地区是中部地区,占比最多的湖北省与占比最少的江西省差距达36%。

图4 获第一等次奖项学校区域占比

图5 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各省份获得第一等次占比

图6 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各省份获得第一等次占比

第一等次奖项获奖的学校集中在江浙沪、北京和广东地区,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区域,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的直辖市,江苏、浙江和广东位于省会城市获奖学校数量大于同省其他城市。

四、结论

从以上数据可得,从“挑战杯”竞赛第一等次获奖学校可以看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在竞赛中拥有天然的优势,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些高校多位于省会城市或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资源分配上的倾斜使大多数一般地方高校与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差距更大,可能导致在同一时间段内接受高等教育的一般地方高校的青年人才发展受到限制,科技创新在投入上不平衡可能造成最后培养的青年人才在创新能力上有所缺乏,不利于青年人才的成长。

本文收集的历届“挑战杯”竞赛数据并不完整,但通过对“挑战杯”获奖者获奖高校地域分布分析,发现“挑战杯”获奖者高校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地区,展现了地区的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区的教育水平。分析整理“挑战杯”数据,得出相关结论可为高校、学生科学技术创新方面提供借鉴。本文仅分析了第一等次获得高校、桂冠奖获得高校的相关特征,未对“挑战杯”获奖的所有作品及其获奖机制开展探究,在后续研究中将以此作为重点。

猜你喜欢

挑战杯重点高校获奖者
诺贝尔奖垂青气候科学,不仅是获奖者的成功,还是更多人的成功
第二届“刘征青年诗人奖”获奖者巡展
重点高校建设背景下高校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的研究
第二届刘征青年诗人奖获奖者
重点高校农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
俄罗斯政府向21所重点高校拨款99亿卢布
社会正义视野下我国重点高校学费制度之审视与设计
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探讨
暨南大学第八届新浩“挑战杯·创青春”开赛新浩爱心基金会捐资20万为该赛事助力
第二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奖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