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同师徒去“取经”

2021-12-02唐锋

教育家 2021年45期
关键词:备课组西游记整本书

唐锋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这要求语文教师能够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语文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在诸多实践中,文学经典名著的阅读引导尤为重要和紧迫。

《西游记》作为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到的第一部古典巨著,有着强烈的奇幻色彩和曲折的故事情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过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也存在一些难点,如篇幅较长,文言较多,学生理解有困难,尤其是文本背后丰富的社会现实意义,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为此,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的语文备课组成员制定了任务型阅读的导读计划,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整本书阅读。

以任务促阅读

为使阅读任务更符合学段特征、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所在的备课组发放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地读过原著,但通过各种方式接触过西游题材,对经典情节、主要人物有一定了解,他们对各具特色的人物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很感兴趣,期待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整本书阅读。

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备课组设置了十个阅读任务,如在西游记各个章节中,悟空取胜靠不同的方式,有哪些靠法术?有哪些靠兵器?有哪些靠智谋?有哪些是靠人脉关系“摆平”的?又如西游记中有哪些传统的文化符号和宗教背景渊源?备课组试图通过这些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从创作意图、情节展开、人物塑造、社会背景、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

在导读课上,学生的表现异常兴奋——“挺好玩,不过是个大工程啊!”。笔者于是提出要求: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做阅读笔记;根据不同任务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成果呈现方式;所有情节需要标明出处。这些是要求,同样也是提示,笔者希望能够在阅读的路上多扶学生一把,让他们在感受古典文学美的同时,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路上常相伴

学生在阅读任务的指引下踏上了阅读的道路,他们就如同小说里的主人公,历经各种“磨难”,最终也要取得“真经”。而在这漫长的读书路上,也需要教师的“保驾护航”。每周的阅读课上,笔者都会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享本组的阅读感想,对疑点和问题,学生各抒己见、激烈讨论,言语中處处迸射着智慧的火花。最终,每名学生都提交了阅读报告,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的自豪感,笔者也倍感欣慰。

学校还举办了初一年级《西游记》阅读交流分享会,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学生走向更大的舞台。学生们不负期待,都作了精彩的发言,有学生说:“《西游记》中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如佛教的参禅诵经,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不杀生、无淫欲;道教的炼丹术、阴阳五行;儒家的忠君报国、仁义忠信。还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如建筑文化、龙图腾文化、历史记载、远古传说、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古代历法和古代礼仪等,使我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通过任务型阅读,学生们跟随着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脚步,取得了属于自己的“真经”:唐僧甘冒万难取经的虔诚与信心,是为“毅力”;孙悟空追求自由、大智大勇,是为“勇敢”;猪八戒憨厚淳朴、具有浓厚人情味,是为“纯真”;沙僧默默付出,维护团队,是为“团结”。

没有灌输式讲解,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过程虽艰难,却也有无穷乐趣。正如“成佛”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成长是一个长期、艰苦的渐悟过程,而阅读是将我们引向美好世界的一条路,值得师生终身追索。

责任编辑:黄硕

猜你喜欢

备课组西游记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备课组长的定位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延安市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与提升实践研究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以教育规律指导备课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