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模式下的家畜育种学教学研究
——评《家畜育种学》
2021-12-02王志秀陈国宏
王志秀,陈国宏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书名:家畜育种学
作者:刘榜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8月1日
ISBN:9787109247888
定价:30.00元
家畜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和控制繁殖等手段来提高畜禽经济性能或观赏价值的科学技术。家畜育种对促进畜牧业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它可以提供优良畜种、保证畜群生产性能的提升。为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家畜育种学的专门人才,目前各大农牧院校动物学科专业纷纷对家畜育种学进行了教学改革,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教学模式由于既融合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OOC)的优点同时又可有效解决MOOC教育质量问题而逐渐被引入全球的各个学院,在此形势下,探索将SPOC模式合理融入家畜育种学教学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这对促进互联条件下各学院家畜育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意义重大。由刘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家畜育种学》一书,该书作为一门动物生产各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家畜育种领域,该书观点与时俱进,将研究的最终目的放在了家畜育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层面,有利于为遗传育种学科的建设提供广阔发展天地,为我国家畜品种的改良起到相应的理论指导作用。
《家畜育种学》全书共包括二十三章内容。该书的绪论部分主要对家畜育种的概念、研究内容、发展历史、贡献以及工作展望进行系统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家畜的品种,具体分析了家畜起源与动物驯化、家畜品种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具体从家畜的经济性状、生物学性状、抗病性等三个层面研究家畜的性状;第三章的主题是家畜生长发育规律,具体研究了生长与发育的概念、家畜生长发育常用的衡量指标、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等;第四章的主题主要集中在选择层面;接下来的一章主要叙述数量性状选择,阐述了选择的具体方法和成效;第六章的内容是家畜生产性能测定;第七章主要介绍单性状育种值估计;第八章主要阐述选择指数;第九章的主要内容是预估BLUP育种值;第十章的主要主题是选择阀性状和质量性状的方式;第十一至十四章的内容主要涵盖物种繁育、物种选配、近交等;第十五章的具体内容是培育及其利用;第十六章、十七章具体介绍了新品种的概念以及培育新品种的合理方法;第十八章主要阐述育种和培育胚胎的技术;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分别具体论述了关于动物物种的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的育种;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内容分别为评估家畜资源的有效方法、保护该资源的有效方法、以及有效组织育种工作的方法。
《家畜育种学》一书尽可能从我国家畜育种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主要对家畜育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深入说明,对促进家畜育种学教学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该书在家畜育种学的教学研究方面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与时俱进、观点前沿,为提升高校教学成效提供新方案
该书立足于当前“互联网+”的大背景,具体分析了SPOC模式应用于家畜育种学教学研究中的优势。在当前网络技术不断涌现的大形势下,高校传统的教学形态实现了重大突破,SPOC教学模式逐渐盛行,并成为“互联网+教育”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借助互联网这一基础的教学平台,SPOC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慕课的弊端,为家畜育种学的翻转教学模式提供可行性资源,使相关专业的教师利用在线平台实时观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定时组织学生进行重难点答疑,从而加深学生对家畜育种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调动学生对家畜育种学的学习积极性。总之该书立足于教育信息化,集中探讨了SPOC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家畜育种学中的实践应用。
二、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能促进家畜育种学教学的创新
家畜育种学的学科知识点繁杂、抽象概念多、逻辑性较强、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以为学生从事其他工作和学习其他专业奠定深厚基础。就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果不佳以及不能学以致用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主观能动性较差、思想不活跃,实际专业能力不强、学习成效低下。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在信息化的发展环境下,互联网网络技术使教育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和多元化,SPOC教学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新阶段教育改革的必要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很容易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使教师更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信息,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辅导。将该教学模式融入家畜育种学中,是促进该学科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不断改良的重要方式,有效提升互联网背景下该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也促进学生综合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