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过程中科研反哺教学初探

2017-04-17戴伟李丽王晓梅陈丽梅王茜崔培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育种学教学

戴伟 李丽 王晓梅 陈丽梅 王茜 崔培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已经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将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反哺于教学实践,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文对近年来作者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过程中科研反哺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产动物 育种学 反哺 教学

【基金項目】天津农学院《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精品课程项目,天津农学院高校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引导发展项目:水产养殖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0806,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6JCYBJC299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56-01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一名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高校教师,在课堂上不仅需要给学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及时将学科发展的前沿与发展新动向补充到教学中。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既是科学的实践性和前瞻性、也是科学的预见性和思想性[1],把握和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尤为重要。教师在科研实践中需要不断查阅文献、参加会议、进行学术研讨,这些活动都有助于任课教师及时获得相关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只有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才能言传身教给学生,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将科研活动成果及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最新科技信息内化到教学活动中,优化教学内容,并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让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学科发展新动向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共包括遗传学和育种学两部分内容,其中遗传学理论性较强,主要涉及细胞、分子、个体、群体的遗传现象,育种学则是应用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的遗传结构,从而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的过程,在水产养殖实践中应用性极广[2]。无论是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传统育种技术,还是多倍体育种、核移植技术和转基因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均发展迅速,新品种不断育成,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业十分发达。但过去的养殖模式主要依赖于资源和环境的原始开发,因此近些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养殖自身污染、病原变异等问题不断加剧,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例如,1993年暴发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给我国对虾养殖业带来重创,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养殖市场急需培育一种生长速度快,同时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在这种迫切的市场需求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从1997年开始,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了我国海水养殖动物第一个新品种——中国对虾“黄海1号”,其推广应用为我国海水养殖业注入了一股新活力。不仅水产动物抗病育种进展迅速,改善水产动物食用性的育种工作也逐渐发展起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三倍体育种不仅能够在繁殖季节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还能使水产动物的营养组成发生改变,使其更加适口。例如在三倍体牡蛎育成中发现三倍体牡蛎不仅比二倍体增产80%以上,并且由于糖原含量高,口味更佳。单体牡蛎与二倍体牡蛎相比,由于单个生长,因此具有外形美观、个体更大的优点。除了食用水产动物,观赏水产动物的育种工作也不断为观赏水族市场增添新亮点。继2001年首度发表全球第一条转绿色荧光斑马鱼,全球首例全身型红萤光基因鱼于2006年问世,2012年“粉红神仙鱼”与“粉红狮头鱼”两种粉红荧光鱼也亮相于台北世贸南港展览馆,相继培育的转基因观赏鱼已经成为了水族市场的新宠。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的新发展不仅可为水产养殖业源源不断地提供新品种,还能够服务于人类的医疗事业。200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供职的3名中国科研人员利用单倍体细胞培养技术和核移植技术培育出一条名叫“霍莉”的半克隆鱼,为治疗男子的不育症带来福音。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将诸如上述的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方面的前沿进展介绍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理论知识学习的枯燥乏味,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2.将科研成果内化于教学过程中

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是个有机整体。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将我们的科学研究成果及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最新科技信息内化于课堂教学中去,不仅为教学工作提供了许多十分有益的鲜活素材,也有效地打破了了学生所学知识与现代科技前沿、社会实践之间的隔膜。近些年来,笔者分别参与了多项相关科研项目研究,及时将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在科研过程中获得的科技信息转化为教学资源,极大地优化了教学内容,突破了教材设置的壁垒。在学习中,学生非常乐于分享任课教师的科研成果,大大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河蟹养殖是我国淡水养殖业最具特色和潜力的支柱产业,尤以产自长江下游阳澄湖的大闸蟹最为著名。但是由于亲本杂交、蟹苗滥捕等原因造成目前各水系河蟹资源严重混杂, 养殖质量严重退化。依托于天津市科委重点研究项目“绒螯蟹属DNA数据库的构建及河蟹优良品种鉴定的研究”,笔者及其所在团队借助于RFLP分子标记手段,在河蟹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发表中文高水平学术论文近10篇。将这些获得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育种学教学中相关水产动物的种质资源的教学内容,使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了水产动物种质资源面临的现状,体会到开展种质资源保护的必要性。2014年笔者参与完成了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项目“天津养殖经济鱼类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及在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我国15种主要养殖淡水鱼的杂交亲和性进行预测。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刻认识到如何通过杂交亲和性预测提高水产动物杂交育种成功率,有效避免盲目杂交。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SCI论文1篇。在笔者的最新研究工作中,利用微卫星技术比较分析了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其杂交子代“冀研一号”东方鲀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冀研一号”东方鲀在遗传上更倾向于母本。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本科生可以直接参与以上的科研工作,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将诸如以上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水产动物的遗传育种教学中,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提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

3.科研反哺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目前水产养殖业对水产动物新品种育成需求不断增长,因此急需采用新的育种手段与育种方法培育新品种,或者激发成熟育种技术焕发新的活力,这些都需要借助于科研活动实现。在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脱离科研搞教学无异于闭门造车,是无法培养出出适合社会的创新性人才的。因此,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向,及时将学科前沿引入教学活动,并不断将科研成果内化于教学过程,持续探索教研结合、协同创新的科研反哺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弘钧,宗士增,庄众.高水平科研试验平台反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5(1):106-109

[2]叶华,郑曙明, 黄辉.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36) :17933-17934

作者简介:

戴伟(1977-),女,辽宁葫芦岛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域生态学研究工作。

*共同第一作者:李丽(1981-),女,天津市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育种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果树育种学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
园艺专业遗传育种相关课程融合改革的思考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实验中的应用
《茶树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方智远院士等荣获“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殊荣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