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契合

2021-12-02

百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红色基因

肖 瑜

(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恩施 445000)

2021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特别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发展,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贯彻《纲要》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红色基因传承和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一)有助于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红色基因传承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1]红色基因是历史的沉淀,孕育了丰富的革命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包含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集体智慧,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的历史素材和优质红色文化资源。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目标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契合,为高校学生工作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一条特色之路。

(二)有助于进一步解决高校红色基因传承面临的问题

随着红色基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不断被挖掘、认可,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红色基因传承实践活动。虽然高校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投入了较多的热情与关注,但是除少数高校效果相对较好,整体收效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少数效果较好高校是因个别教师或者辅导员团队有科研项目资金的支持,在校内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进行红色基因传承实践。但科研项目资金的支持数量有限,很难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进行普及,而且科研项目有时间周期,资金支持也有固定数额,没有机制规范,结项之后较难保证红色基因传承实践的继续开展。整体来看,高校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活动还未成体系,管理模式和机制不健全,多数活动流于形式;没有把高校所在地区充足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不能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发展规律。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发展为红色基因传承提供了机制保障;为红色基因传承的实施提供了一支成熟的一线教育工作队伍;让红色基因传承与解决大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有效防止了红色基因传承只对价值观引导,“务虚”的片面性与简单化。

(三)有助于进一步创新发展高校学生工作

红色基因传承的核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发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占领高校的思想阵地,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思想,有利于增强学生工作的政治站位。红色基因内涵丰富,“牺牲奉献、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等内涵,可帮助大学生树立班级观念、学校观念,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严于律己的品格;“廉洁自律、自力更生、依靠群众”等内涵可创新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坚定信念、革命纪律”等内涵引导大学生不受歪风邪气的影响,遵守校纪校规。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核心内容,大大提升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成效。

(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

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发展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高要求,辅导员要加强“四史”的研究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积累红色基因传承的经典案例,注重挖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不间断地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红色基因传承的理论素养,将红色基因传承中的显性与隐性素材相统一、实践与理论素材相统一、个体与社会素材相统一,不断地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不仅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增强事业成就感,促使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二、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发展的理论依据

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发展的理论依据是基于两者的差异性与相通性。两者的差异性是两者契合发展的前提条件,让两者可相互借鉴和利用,产生互补价值。两者的相通性是两者契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为两者互补价值得以实现提供了平台。

(一)两者的差异性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它随着中国共产党建立而萌芽,伴随着共产党的逐渐发展壮大而形成、成熟与发展。高校学生工作中贯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办好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的独有优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通过对两者进行实践基础和追根溯源的比较,发现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异。

首先,两者存在内容及层次上的不同。两者在内容上,红色基因传承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有坚定政治立场、树立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学习自觉、激发创新精神等作用。高校学生工作不仅包含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还包括大学生行为管理和日常生活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两者在层次上,红色基因传承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贯通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学生工作只涉及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日常管理教育活动。

其次,两者存在工作程序上的不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经历了60 多年的发展[2],组织架构基本完善,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工作理念、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红色基因”一词是2013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原兰州军区时第一次使用的词汇,高校也是近年来才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实践活动,对于红色基因传承还处于探索试验期阶段。

再次,两者存在工作主体上的不同。目前,高校还没有专门的、稳定的教育队伍开展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的工作,而高校学生工作有一支以辅导员为核心的,长期奋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有组织有纪律的学工队伍。并且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了十余年,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认可,中共中央和教育部都出台了相应的文件鼓励、支持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发展。

各组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盗血程度的比较见表2。合并椎动脉狭窄性病变组各亚组间(同侧椎动脉狭窄性病变组、对侧椎动脉狭窄性病变组、双侧椎动脉狭窄性病变组)盗血程度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椎动脉狭窄性病变组及各亚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Ⅱ期与Ⅲ期盗血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二)两者的相通性

首先,两者的本质属性一致。两者本质上都属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较为明显的阶级性、政治性。

其次,两者具有功能上的相通性。无论是红色基因传承,还是高校学生工作,都包含着教育学生的功能,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具有鲜明的工具性特征。同时两者都关注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培养学生的功能。两者都潜移默化的向大学生输入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培养他们向着党和国家需要的方向发展,同时尊重大学生自身需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再次,两者工作内容、方式上存在相似之处。两者在工作内容上是相互交融、互为依存的关系。两者在内容上都涵盖了人文精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均包含政治文化、教育文化、管理文化、知识文化、心理文化、文体文化等内容。两者在工作方式上,都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隐性和显性相结合。

三、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发展的路径创新

(一)利用红色基因传承特性,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

首先,红色基因的党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可引领学生工作发展方向。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因而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必定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红色基因’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在思想理论、精神道德、作风实践中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3]红色基因鲜明的党性特征,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政治氛围。红色基因本身是一种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而不断成熟丰富的先进精神,它与各个时期的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有着紧密联系,代表的是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时红色基因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作用。“高校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时,应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深层寓意,以崭新的形式、载体诠释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满足高校育人的新要求。”[4]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就是培养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红色基因的先进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特点,为学生工作文化育人保驾护航。

其次,红色基因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可为高校学生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开放包容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华。”[5]红色基因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红色基因的开放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和高校学生工作者,让他们可以不断吸收他人优秀成果以进行自我修复与发展,保持自身活力。习总书记说“创新是第一动力”,红色基因虽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它仍渗透在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它与时俱进的品质正是它创新性的体现。高校学生工作在红色基因传承的过程中,可不断地吸收学习红色基因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质,为学生工作带来动力。

再次,红色基因传承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可有效提高学生工作成效。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供学习和利用。无论是对高校的大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红色基因传承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的,覆盖高等教育全员,可以使高校全员、全程参与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高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发挥高校学生工作特性,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建设

首先,发挥高校学生工作组织性特点,为红色基因传承建设提供健全的组织系统。高校学生工作的组织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高校学生工作有完善的组织系统。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属于党务部门,一般都设有党委学工部(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武装部、校团委等部门,除此之外还设有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学生经资助中心、学生网格化管理中心等服务性机构。党委学工部(处)、研工部一般还设有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科、学生公寓管理科等科室。院系层面一般设有学生工作科、分团委等;其次,高校学生工作有健全的学生组织。学生组织是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班级、高校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各级学生会、学生社团等。这些组织可促使大学生进行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最后,高校学生工作有一支成熟专业化的一线辅导员队伍。教育部有专门文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人员培养提出要求,需要按照师生比1:200 进行配备。红色基因传承建设可以依赖于高校学生工作完善的组织系统,由各部门、各中心、各科室的教育工作者在现有的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引导;红色基因传承建设可以依赖于高校学生工作健全的学生组织,使大学生自主进行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建设可以依赖于辅导员队伍,对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进行教育管理。

(三)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的机制保证

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的工作机制就是启动、运行、调控、评估等一系列复杂系统过程,包含了两者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控制机制以及动力机制四个方面。

首先,两者契合的运行机制。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综合系统化的内部运行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运行机制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领导体制。高校党委可在掌握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之上,制定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的总体规划,利用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组建一个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系统,由各二级学院负责具体管理和实施,全校师生、家长及校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另一方面,要建立明确的工作规范和程序。首先,要明确决策程序,校领导在做决策之前应深入到大学生中进行调研,在具有可行性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实施方案。此外,还需制定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的规章制度;其次,要规范操作体系。制定出一整套量化、细化、规范化的操作体系,实施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过程控制管理。可借鉴5W1H 控制法,即契合工作要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做,在什么情况下做,以及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最后,要确定目标责任制。将契合工作的主要任务分解为切实可行的目标,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及教职工的岗位职责中,建立目标管理系统。

其次,两者契合的保障机制。两者契合工作的运行,既受到自身内部结构的影响,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需要两者契合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制度环境保障。良好的制度环境不仅可使高校学生工作运行更加深入顺畅,还可使红色基因传承得以规范。因而需要重视宏观管理制度的建设,为两者契合提供管理制度上的保障。例如教师代表大会制度。领导干部评议制度等。同时,还需要重视微观工作的执行制度,保障契合工作具体开展时能够得到实在的指导。例如契合工作研究探讨制度、契合活动宣传制度、师生参与制度等;第二,物质条件保障。两者契合的活动经费、设备设施经费、软件APP 建设经费等契合运行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物质上的支持来保障。高校应以做好两者契合工作预算支出为主,积极争取更多国家专项经费、地方财政拨款以及社会捐赠的支持为辅来提供物质条件保障,使契合工作的建设现代化;第三,工作队伍保障。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的管理工作队伍,是整个契合机制得以运行的重要保障。高校可组建以辅导员为主,专业教师、教职工及学生干部为辅的管理工作队伍。同时,要为这支队伍开展精神上的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成就感和敬业精神;还要为这支队伍进行骨干选拔,积极培养中坚力量,保障契合工作长期可持续开展;最后还要为这支队伍提供业务能力上的培训与交流,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让这支队伍永葆活动。

再次,两者契合的控制机制。“任何一个系统要正常有序地运转,都离不开控制系统的有效干预。”[8]控制机制可提高两者契合管理工作的效益、效率和效果。控制机制包含了预警、评估、监督、反馈四个子系统。预警系统主要是通过收集最新的信息进行问题预测,两者契合的预警系统可在充分利用现有学生工作体制之上,以学生宿舍及班级为基础单元,以二级学院为主体,以学生工作处(部)为信息收集及反馈中心,建立预警体统,发布预警信号。评估系统主要是对两者契合工作的质量进行调查和判断,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评估系统首先,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估体制,对两者契合运行的全过程进行评估,并科学完整地分析两者契合运行的现状与效果;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评估程序及标准,采用书面和实地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评估。同时,在完成评估的基础上,需将评估结果跟指导意见相结合。指导是目的,评估是手段,两者相结合评估工作才有意义,才能把握两者契合工作的发展方向。监督系统是为了保证整个契合工作目标和计划的实现,对契合工作实施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监督、调控和检查。监督系统主要包括对契合工作全员监督、契合工作的日常管理监督、两者契合开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监督、学生组织开展两者契合的教育活动监督、两者契合工作系统的内部监督以及两者契合工作队伍的监督。监督系统可从制度和人员两个层面进行监督。制度层面的监督主要是通过两者契合的规章制度来限制契合工作系统各级人员的行为,明确做事规范,主要包括管理监督制度、活动监督制度、各类工作监督制度等。人员层面的监督主要是对校内和校外的人员进行监督,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学校的监督、教职工的监督、学生的监督、社会的监督等。反馈系统是整个契合工作系统的领导者做出正确决策和保障整个契合工作系统协调运转的重要前提。它的作用在于事后控制,避免以后发生同样的问题。反馈系统可以从反馈制度、反馈渠道和反馈信息的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建设。反馈制度包含信息上报制度、信息下达制度、工作交流制度、工作调研制度等;反馈渠道主要是建立一个信息反馈的集散中心,把反馈的过程明确化;反馈信息的管理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APP,对契合工作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总结和汇总保存。

最后,两者契合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有效运行的力量,是互动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所共同作用的结果。互动机制是指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各要素之间和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从两个契合运行工作的主体、内容、环境、方法及其关系的角度分为四种模式即主体互动、知行互动、场所互动、时空互动。主体互动是指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为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等,主要通过开展红色基因传承的活动和学生活动来促进主体间的沟通和交流。知行互动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充分利用组织载体、教学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和校园红色文化载体来开展工作。场所互动包含了校内互动和校内与校外之间的互动。校内互动旨在校内营造一个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互动主要包含了学校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及家庭之间的互动。校内和校外积极主动配合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的工作开展。时空互动即历史和现实的互动。要求开展契合工作人员时刻注意把握历史与现实的有机互动,充分打开两者契合的工作空间,扩展工作思路,提升受教育者的历史洞察力和现实体悟力。四种模式之间需紧密合作。相互作用才能使两者契合在校园内部得到广泛认同。激励约束机制需细化、可操作化和系统化,以保证其有效性。激励机制除学生的奖助学奖、评优评先,教师的工资、职务晋升等经济利益及政治利益的有效刺激外;还应给予教职工和大学生精神层面上的激励,比如荣誉激励、成就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约束则主要通过道德、法律、校纪校规、舆论监督等来约束教职工和大学生。激励约束制度中要把握适度原则,以正面的激励为主,约束为辅,奖罚需做到公平公正,充分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激励约束制度还要把握及时性,在目标考核方面,考核的频率和周期不宜过长,只需反复强化考核,及时发现教职工和大学生的有效行为和不良行为,及时给予奖励或者惩罚。

四、结 语

红色基因传承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为高校红色基因传承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探讨三个问题来进行两者契合的研究。第一,为什么研究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学生工作契合的问题;第二,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研究何以可能的问题;第三,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学生工作契合怎么样有效实现的问题。针对这三个问题,通过探讨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发展的时代价值,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发展的理论依据,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发展的路径创新三个方面研究进行了解答。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红色基因
Frog whisperer
红色是什么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红色在哪里?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追忆红色浪漫
基因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