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玄玉时代”专家论坛综述

2021-12-02王婧婷

百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时代文化

王婧婷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 710128)

仰韶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咸阳尹家村遗址玉礼器群的发现,使得依赖古典文献无法考证的中国人的精神文化起源问题,聚焦到一个具有确定性的玄玉时代。习总书记在2015 年视察陕西时对文物考古工作作出指示,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住历史的沧桑,看见岁月的留痕,留住文化的根脉。西安是“一带一路”的节点,要让咸阳、西安所代表的陕西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来了解陕西,了解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2021 年5 月22 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咸阳博物馆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承办的“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玄玉时代’专家论坛”在陕西省咸阳市如期举行。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 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此次论坛,围绕“仰韶文化”和“玄玉时代”的主题展开交流。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王勇超及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刘云辉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长张卫刚在致辞中指出,上海交通大学与咸阳博物院、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展开校地协同创新的合作意向,这是校地合办本次论坛的重要基础;论坛的成功举办,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和新的文科建设大潮所催生的校地合作的一次典范,也是产学研一体化,文化开发与高校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包括服务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际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的主题发言为《仰韶文化玄钺群初探》。叶舒宪教授通过考察21 世纪考古发掘的河南灵宝西坡的玉礼器,初步推测陕西咸阳尹家村玉礼器的原始生产和使用语境,认识到玄玉玉钺的大小体量与墓葬等级之间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以及玉钺偏向女性墓主人拥有的文化现象——这打破了考古界认为的玉钺是代表史前社会的军权象征物之成见;同时,叶舒宪教授通过对比发现,灵宝西坡与尹家村玉礼器主要种类、蛇纹石玉料、大小和形制的一致性。中原地区玉文化起源的第一个时代是以“玄玉时代”为基本特色的,这是运用四重证据法所得出的关于中华文明起源期的全新认识和理论命题。此次咸阳博物院的“仰韶玉韵”文物特展,是世界范围里第一次玄玉即墨玉的文物与玉料资源的集中展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在《仰韶用玉之谜》发言中通过彩陶纹饰内容做出推测,猜测仰韶文化时代已经有玉璧之类玉礼器的存在。如今咸阳尹家村遗址的批量玉礼器,给考古文博专业人士带来新的课题,这对探索中原文明起源有着重要的启示。他呼吁学者们对原有的考古发现内容展开第二次发掘,即在当今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条件下,展开对出土文物的重新辨识和再评估工作,可称为对文物库房的“再发掘”或文物展柜内容的“再发掘”,并以原有的发掘报告和文物普查简报为线索,去做大规模翻检库房中的实物标本的工作,以求得到新的发现,推进仰韶文化研究的新格局,并努力突破学术瓶颈。

尹家村遗址玉礼器群的再发现,证明仰韶文化时代的玉礼器并非孤立的现象。据此可知,所谓“玄玉时代”的理论建构是有充分实物依据的。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张天恩的发言题目为《仰韶文化玄玉认定及意义》。他指出,新石器时代中国大陆上有着华东青玉和华西玄玉两个用玉系统,认定玄玉概念的最大意义就是打破了仰韶文化没有玉器传统的旧有观念。与此同时,张天恩认为仰韶文化的底色是务实节俭,关注社会治理。仰韶玉器上无纹饰,这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导致人群需要集体的力量来和自然对抗,故将更多关注放在了社会管理和建立社会秩序方面,因而制作玉器时不经雕琢,消耗社会资源少。这些玄玉作为高等级礼器在当时的上层社会传播,其发展的余绪则成为夏文化的标志物及其礼制的基础(如《礼记》所谓“夏人尚黑”)。张教授表示仰韶玄玉的认定也使得史前玉帛之路的问题进一步明晰化,并呼吁考古界针对尹家村遗址做下一步的有计划考古发掘工作。

仰韶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之际终结,并开启随后的龙山文化。这就是中原华夏文化的前身,其主要的礼制内容特点就集中体现在先于金属器物的玉文化方面。玉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独有标志。甘肃省文物考古所郎树德研究员做《大地湾出土玉器的相关问题》发言。不同于叶舒宪教授《玄玉时代》书中的判断,即认为从大地湾二期(距今6500—7000 年)时仰韶文化开始使用玉料制作工具器,由此玉料衍生出仰韶晚期的玉礼器群观点。郎树德认为大地湾出土的玉器迄今还没有很好的研究。一方面在过去的辨识工作不到位,玉石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也缺乏对蛇纹石玉的认识经验;另一方面,批量的大地湾出土文物分别存放在甘肃省的不同地方不同单位,不便于整合资料做整体研究。就个人经验判断,大地湾玉器的存在很可能要早至其一期文化。这也同样需要做再辨识和重新评估的工作。他还倾向于认为,大地湾出土的玉器可能存在于仰韶早期。

世界通用的规章,缘起于圆规和方章。圭、璋作为两种史前玉礼器,则是中国独特的礼仪制度和器物。仰韶玉钺群的存在,预示着后来在龙山文化出现的玉圭传统之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易华研究员针对《圭璋之谜》做交流发言。他提出,圭和规有联系,璋和章有关系,规与矩同源。在商代早期,玉璋、玉圭是国家的礼器;在中华文明特色的玉石文化中,圭璋也是特色之一。直到夏商周之后中国进入世界体系,共享和共用了圆规和印章,这才形成一个新的规章制度传统。在此过程中,秦帝国在都城咸阳打造的传国玉玺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点。易华指出,玉礼器传统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把中国文化特色产物和世界文化的共同性之关联关系阐述清楚。他提倡将圭和璋、圆规和印章放在一起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加清楚地辨识中华文明的特性所在。

仰韶文化完成了中国史前文化第一次大范围深层次的整合,五帝时代至夏时期的太行山以西的仰韶文化故地,蕴含着黄帝时代及夏文化起源地的重要历史命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马明志研究员的《后仰韶时期黄土高原的文明要素》交流发言以后仰韶时期的文化分布区,如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客省庄文化、陶寺文化和后冈等为例,分析后仰韶时期黄土高原的文明要素。在芦山峁、石峁、陶寺文化区体现出后仰韶时期的聚落层面、城址、宫殿、宗庙、瓮城以及马面等礼制建筑或建筑规制。他认为在芦山峁的礼制建筑瓦屋中发现的玉琮、玉环、玉钺等,也体现出后仰韶时期的玉礼制的传承与创新。

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主编冯玉雷的发言题目为《中国古代玉矿与玉帛之路关系探析》。在以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三处玉矿遗址(马衔山、马鬃山和敦煌旱峡)、河南南阳黄山玉作坊遗址、浙江德清中鸣初玉作坊遗址等五处史前玉文化遗址为例,探析中国玉文化的发生、发展、传播及路线时,他认为,最早的玉文化应该发生在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成熟于红山文化时期,并形成张力向外传播。他重点分享了第十三次玉帛之路考察中敦煌旱峡玉矿的发现经历,并呼吁本土作家们,将考古经历和调查经历写为文学作品,表达出对当今文创产业本土学术资源开发的强烈渴望。

玉文化的脉络足以勾勒出过去所忽略的神话中国的踪迹,玉礼器被赋予升天神力和跨越生死两界的永生不死的能量,这是来自史前玉教神话信仰的基本教义。对此,《山海经》《楚辞》等诸多古籍文献中有着明确的表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永平教授在《物叙事中最早的中国——玄玉时代》中指出,玄玉时代的提出,使他认识到最早的文献中国概念和考古中国概念是逐渐吻合的过程。文献最早中国范围更小,而考古中蛇纹石玉器形成的玄玉时代的中国范围较大,两者在时间上逐渐重合。由此可知,中原中心论在有文献“小传统”支持的同时,背后也有着考古玉石文化叙事的“大传统”。他表示:玄玉时代揭开了中原玉文化的序幕,为中华文明史的求证找到了切实的物证,掀开了万年中国玉文化研究的重要新领域,给学者们提供了非常多的材料、物证以及思考空间。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朱鸿教授做《从玄玉到玄璜》为题的发言,提出华夏族的腾飞有两翼,一翼是100 年前仰韶文化发现者安特生找到的彩陶,另一翼则是经过了近百年,现如今我们再找到的玉礼器。朱教授指出,仰韶文化玉器的新发现,充分表征着彩陶之外华夏族文明的象征性神圣物。玄钺群的精神引领意向较为明显,足以表达当时社会的统治阶级追求通神通天的媒介物功能。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刘卫东教授的《尹家村遗址出土玉石器材质检测结果》报告介绍了2003—2004年由珠宝界引入考古界的漫反射红外光谱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刘卫东详细讲解了其原理,并分析了仪器准确、无损、快速的特点。他以透闪石玉与蛇纹石玉特征峰图为例,向在座学者展示尹家村遗址出土的玉器检测结果:除一件黑色玉钺为透闪石外,其余大多数为蛇纹石玉。这个技术鉴定结果与《玄玉时代》一书所提示的玄玉(即墨绿色蛇纹石玉)开启了中原玉文化第一个时代的论断是吻合的。

学术上的预流,是指用新发现的材料来提出或解决新问题。所谓新文科的预流就是指,能够在一个时代当中给学术带来新风气或催生新潮流。上海交通大学胡建升副教授做题目为《新文科的预流之作——论〈玄玉时代〉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的发言。他提出《玄玉时代》这部书的三个特征,即走出文献证史、注重玉文化的物质研究与刷新华夏玉文化的时代坐标。《玄玉时代》注重动态演化过程,摆脱以往讨论史前文化时陷入静止状态的困境,而是聚焦到中原玉礼器从史前到夏商周时期历史动态的演化。这对于讨论华夏史学传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即如何再聚焦长达6000 余年的玉文化,使之由静止历史观变为动态历史观。胡教授指出,《玄玉时代》所能提供的即为走出书斋,走向中国本土出土实物素材来深思五千年中国实际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杜敏表示认同,并指出文学人类学研究团队的考察践行了国家所倡导的新文科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玄玉时代》走出文献证史的文化困境,充分利用考古出土实物来实证五千年中国,是一部新文科建设的“预流”之作。

上海交通大学唐启翠副教授发言题目为《从“禹赐玄圭”神话看国家起源》。她围绕“禹赐玄圭”这一大禹治水和夏禹开国神话叙事的核心情节在四千年前后社会转型期的意义,以及玄圭的实物原型问题展开探讨。在推测玄圭原型为墨色斧钺的同时,她进而推测五千年前墓葬中玄钺的功能:“在这样一个充满了玉帛与干戈之争的时代,在两种古国交替演变过程中,禹赐玄圭神话提供的是王霸之气中注入德性之光,玄圭成为和传国玉玺一样的东西,是天赐祥瑞的由来。”这是华夏政权传统数千年所独尊的神圣物。堪称所有国宝中的第一国宝。

在中国玉文化研究中,将审美文化界定为一种介乎道与器之间,科技与道德之间的居间性的文化现象,也追求通过建构一个丝路审美共同体或丝路审美文化共同体以复议国家有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有着明确的寻求建构共同体的价值导向。兰州大学张进教授的发言题为《玉石之路与史前丝路审美共同体的生成》。他指出,玉石之路研究所开拓出来的空间,为我们寻求丝绸之路的史前史,从而写出丝绸之路审美文化史和全段的生命传记,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他认为玉石之路的前世和史前史展示出人类与非人类共在的世界,并提到玉石之路的双向对流,即玉料从西往东输入,而玉崇拜的精神内涵及文化意义则是反向的。在这个参与构成“大传统”的共同世界过程中,玉石的综合功能发挥着沟通人类与非人类的巨大审美能量。他指出,人类与非人类“美美与共”的共同世界已经收缩为人类单一的物种审美,因此重建“大传统”共同世界的审美视野,已经成为建设丝路审美共同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务之急。

西安外国语大学苏永前教授的发言《华夏文明起源的文学人类学新证》,围绕新著《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展开两方面探讨,即有关华夏文明五千年的表述和话语是何时形成的,华夏五千年应当如何论证。他指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清末民初用源自卫匡国《中国上古史》中的西洋现代历法将华夏历史延伸至五千年,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我的国族情怀与历史想象,由此五千年的时间框架逐渐内化为本土化的历史叙述。在求证这个观点时,他从《玄玉时代》中看到的是,文学人类学派对华夏五千年理论的升级换代及其所发现的新材料。他在四重证据法之物证优先原则指导下指出:“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是否始自某个上古帝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的文学人类学对于玄玉时代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了一个鸿蒙初开的伟大时代。”这就开启了前所未有的一个新知识领域。如何从上五千年去看下五千年,或将成为文学人类学未来的学术聚焦点。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杨骊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文明探源新路径:玄玉时代与创世神话》。她以叶舒宪先生用神话学观念解读石峁遗址藏玉于城墙的以往事例,探讨神话如何进入历史,如何走入史前时代的文化逻辑。她指出,必须要有神话思维观念才能进入到万物有灵的历史。并以《禹赐玄圭》著作为例,解读了“禹赐玄圭”神话对于历史学和考古学相结合的解释方式,探究了玄玉时代的价值。“禹赐玄圭”解释了天地玄黄与天赐神玉的文化逻辑,凸显了仰韶时期中原玉文化信仰的特点,理清了早期玉帛之路东进中原的传播路线。她表示,四重证据法所体现的方法论体现了从简单性科学向复杂性科学的跨越,展现出走向未来科学形态的趋势。玄玉玄圭的史前文化现象,揭示出中国神话宇宙观天玄地黄模型的构成奥妙。

上海交通大学雷欣翰博士的发言题为《仰韶玄玉与古代思想》。他以黄帝玄玉神话叙事的思想史内涵为例,探究考古学为思想史研究所带来的巨大启示。他提到考古学与思想史研究的对接任务,是要将考古学新知识去突破以往的思想史研究的学科自闭格局,形成多学科知识互动的新格局。他还借鉴李泽厚先生提出的实践美学思路,认为在人与器物的沟通交流中,人的信仰审美可能发挥着某种反作用。玄玉之玄,为思想史上不断重复的玄思和玄学,找出了终极的物质原型。

与会学者交流发言后,陕西省文物局巡视员,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刘云辉、中国社科院王仁湘研究员进行会议总结。他们表示,此次专家论坛的成功,显示出多学科协作与互动的智慧结晶。神话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专业工作者协同创新的完美结果,也是推动仰韶文化研究和中国考古学深入发展的宣言。

总体来看,此次“仰韶文化发现暨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玄玉时代’专家论坛”,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多方面审视了“仰韶玄玉”在华夏史前文化史中的地位;二是进一步完善了玄玉时代研究的主题内容及思想体系,验证了四重证据法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优势;三是由玄玉文化出发,探究文学人类学新的研究方向。玄玉时代的研究事关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全新认识和论证,有着鲜明的学术生长点和巨大的思想生机。可以确信,从玄玉时代这个新理论命题中开拓出来的探索方向,足以从学术研究的创新方面充分体现文化自觉的时代精神。

猜你喜欢

时代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谁远谁近?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