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态式园本课程的构建
——以“树资源”课程实践为例

2021-12-02朱燕华

好家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园本资源家长

文 朱燕华

学前教育需要实体的课程资源,需要可感知、可操作的课程资源,这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有关。本文以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心幼儿园“树资源”课程实践为例,通过树资源主题由来、树资源开发和利用、户外场地改造等系列活动,探索一种生态式园本课程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第一阶段:树资源的由来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中,为何教师会选择“树”作为资源建设主题?

在秋天系列主题活动中,我园幼儿对落叶产生了兴趣,发现不同的树落下的叶子都不同,幼儿们将园子里的落叶带回班级观察讨论。然后,大家设计调查表,与爸爸妈妈一起调查了“我认识的树叶和树朋友”,找到了香樟树、松树、银杏树等。同时,我们借助家长资源,在蠡口家具市场工作的家长们的帮助下,幼儿们了解到桌子、椅子、床、柜子等都是树朋友,以及其他和树相关的知识。

幼儿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树、树枝、花、果等,树的身上包含了种类、生长、用途以及树的保护、树与动物的关系、树的精神等,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为此,各年级组根据各班对于资源建设的想法,借助大自然中四季变化的花、树叶、果实、树枝等,结合园本课程《百草园,四季课程》进行价值判断、合理筛选,从而确定了我园树课程资源主题的可行性。

二、第二阶段: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汇集树资源的过程中,幼儿累积了来自自身、同伴及成人的有关树的知识经验,幼儿对树资源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在确立树资源后,我们开展了系列主题教学活动,整合蓝本课程,不断生成与树有关的集体教学活动,并初步梳理出“树之趣”主题网络图,按季节分为四季课程“春暖花开”“夏意盎然”“秋日私语”“冬日暖阳”四大类。

(一)树资源生发多种活动

我园以某班幼儿在“农趣园(美术区)”探究活动视频为例,进行“幼儿自发性行为”园本研讨,就“个别幼儿玩树桩”的自发性行为价值开展讨论,从幼儿视角生发了多种可能性生成推进:数学领域——排序、测量;健康领域——走、跳跃、平衡、跨;区角游戏——搭建门房、娃娃家桌子椅子……从“最早的装饰树桩美术活动”到“孩子自发玩树桩”,再到丰富多元的“自发性拓展活动”,完全体现了课程游戏化中提倡的“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

(二)树资源在户外活动中的运用

我园是一个大型天然的树资源库。如何发挥树资源在户外的价值,是我们一直探讨、实践的课题。

户外活动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我园结合“树资源”创设多个场景,发展幼儿动作技能。我园好多树树龄都有几十年以上,我们请专业人士在园内一些树龄长、结构合理的树上配备木桩、梯子、绳子、轮胎等工具,以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手臂力量等。我园打破以传统体育活动为主的户外场地格局,开辟户外区角活动,把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搬到蓝天白云下。我们借助于不同类型的树木,根据场地状况,设置了丛林野战区、角色区、沙水垂钓区等特殊区域,丰富和拓展了体育活动。

(三)树资源与家长资源的碰撞

在课程资源建设中,所有与课程相关的人员都是课程资源的收集者。我园充分发动全体师幼和后勤职工参与,并借助家长和社区力量,通过系列亲子主题活动、家长助教、家委会、社区党建等活动,挖掘家长、社区的教育 “活资源”。如在调查全园家长职业才艺基础上,我们组建了家长志愿者、家委会和奶奶助教团队。

三、第三阶段:树资源的管理

树资源建设中资源管理极其重要:收集、整理、存放、加工、传递和推广,需要实实在在建立起一套课程资源室管理系统。我园建立了班级、年级、园级三个层面的实物和电子资源库,设立了课程研发中心、课改先行组、实践发展组、资源配置组、监测评价组。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率显著提高,教师无效劳动减少,各班幼儿的合理需求不再受资源限制,通过树资源与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融合,逐步构建起具有蠡幼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园本资源家长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