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探析

2021-12-02孙梦婕

纺织报告 2021年7期
关键词:童装评价课程

孙梦婕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项目化教学主要是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设定与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主题,将教学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目标、可实施、限定时间和资源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1]。在“童装设计”课程中引入项目化教学,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童装市场的人才需求,以一个完整的企业项目为实施目标,以童装市场为导向,加强实践训练,能够切实地优化教学效果,实现“童装设计”课程的实践价值。

1 “童装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童装设计”教学是由教师命题,由学生进行实践,整体教学过程与产业互动不够,较为死板地将专业教育和岗位技能叠加。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童装设计行业的需求,也无法满足行业发展及社会需求。该专业学生的感性思维强、理性思维弱,设计往往停留在外观设计上,容易忽视童装设计师应有的设计思维及市场意识。

1.1 授课形式较为死板,缺乏针对性

“童装设计”课程多采取多媒体方式,虽然能够做到图文并茂,但讲课时间长,后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多为泛泛而谈。尤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学与实践容易脱节,实践课时分配不均,实践形式缺乏科学性,尤其是“童装设计”课程存在特殊性,学生对儿童生理与心理的认知容易导致成果转化率不高,学习与应用能力无法很好地适应企业需求。

1.2 课程与就业岗位要求脱节

“童装设计”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站在童装产品设计师的角度,从设计的源头开始,按照童装企业的新要求,了解和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绘图、面辅料考量等环节,最终通过市场的检验,形成完整的课程评价。

“童装设计”课程的调研情况显示,学生在课程的实践部分缺少市场的角度和眼光,学生根据教师课上传授的知识点与设计方法完成“童装设计”课程的作业,但课程任务的最终形态为手绘和电脑时装效果图,教师无法第一时间根据童装设计的实践操作部分对学生的设计图进行评价反馈,导致课程作业只是纸上谈兵。

1.3 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以往的“童装设计”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模式和内容也较为死板,多以教师评价为主,教师的主观意向占主导地位,评价缺乏科学性,且评价多以终极评价为主。虽然此种评价方式在许多高校已经普及,但“童装设计”课程的考评不应以教学老师的评价为准,应扩大评价及反馈的范围,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

2 “童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童装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类服装设计课程,属于实践型课程。项目化教学则是针对产业及企业需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其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因材施教地培养童装设计人才,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2],提升学生自身能力[3],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出路,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对接,提高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服务能力。

3 “童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总体思路

3.1 根据课程体系进行项目化教学进阶设计

在“童装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中,依靠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专业知识进阶,对项目化教学内容也开展进阶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地进行个性化培养。低年级的项目更为注重理论,教学内容主要为童装设计的概述、分类、款式的变化、图案的运用,适合加入企业设计企划中的基础款式设计项目。该类项目的操作难度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图案设计为切入点进行项目开发。高年级的项目可以引入企业实际设计案例,对企业年度企划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童装品类的分配[4],明确项目的工作量和目标。同时,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市场洞察力的培养[5],重视企业产品开发项目有利于将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和“童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3.2 根据教学目标创新校企合作方式

“童装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根据课程需求,学生可以熟悉企业的实际设备,采用市场调研的方式,提出童装设计产品的设计方案、营销方案的创意方向,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品牌产品的实践开发。“童装设计”课程也可以将现代童装企业品牌的产品开发目标引入教学,依照企业的分组模式,对学生进行对应分组。教师对企业的开发流程进行分析与分解,依据教学模块中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创新的校企合作方式首先需要分解现代童装设计企业的项目设计流程及设计开发环节,采取对应配合的形式,将企业的每个模块对应教学的体系模块,使学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承担多个社会角色,不仅是学生,也是童装企业的设计师。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企业实战经验,强化学生的童装设计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畅及科学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就业潜能。小组的形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加强合作能力。通过项目化教学,创建企业童装设计工作情境,让学生提前适应就业过程。

3.3 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课程考核

“童装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考核形式结合了高校与企业的共同评价,这不仅是对天马行空的设计作品进行评分,更是通过具体的项目案例,对学生所掌握的“童装设计”课程知识进行多样化的考核。

在项目作业内容上,可以通过童装设计策划方案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完成策划要求的能力;在项目评分标准上,可以结合企业的评价标准,如童装设计作品的市场接受度以及产品的销售情况等;在评价人员的构成上,将任课教师、企业导师的评价纳入评分体系,多方位地评价课程作品。

3.4 构建设计作品展示推广平台

部分高校保存课程作业多是收集电子稿件或纸质稿件进行存档,这种方式限制了优秀设计作品的推广和共享。“童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对于构建一个集教学、展示、推广甚至销售于一体的平台有一定助益[6],课程可以吸引企业资源,与多个服装企业联合开展专项服务、开发综合设计等项目。优秀的童装设计作品被企业直接采用并引入市场销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童装设计”课程的成果延伸到企业与市场。

4 结语

“童装设计”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求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童装产品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析可知,“童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服装设计教学相比有更大的适用性。围绕项目各环节的目标进行教学,可以消除“童装设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屏障,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童装评价课程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中国童装看即墨
IN-SIGHT童装概念店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用场景模式卖童装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