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021-12-02山东省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唐海凌

亚太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思政课红色思政

山东省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 唐海凌

一、充实中职思政课程,让教材“优”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但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把统一性要求落实好,鼓励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最先接触到的是教材,由此形成了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对于中职学校教育来说,思想政治课程教材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协调的问题。教材内容相对单一,理论知识多,活动内容少,枯燥的理论较多,增加了学生阅读教材的难度,且较少将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与社会热门话题等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材中,不重视学生思政实践体验,无法对学生形成吸引力。教材内容的设置使教师仍偏重于采用传统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因此,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对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进行优化,能够保证职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得到更为平衡、专业的协调。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紧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自我在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面的理论框架。把思想品德、政治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等融进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同时,以身作则、实事求是地将思想方针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并配合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能够拥有更多体会与收获。

多元化的内容是一个新的开端与机遇,教师要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认真学习,进行系统的、针对性的整合,以此提高政治课的实用价值,充实中职思政课程,让教材内容“优”起来。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起来

中职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抛弃传统的“灌入式”教学方式,积极追求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太过单一,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模式的新颖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参与到思政课堂的学习中去,积极主动进行各种讨论探究活动。学生的参与度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教育的价值。另外,学生首先是一个具备丰富情感的个体,总是带着一定的情感进行课堂学习的。这种情感的投入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情感,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进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迫切的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幸福和快乐。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改变对思政课的各种消极看法,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融合度、理解度、感悟力,学生从此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转变与发展,真正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用价值。

在传统讲授法基础上,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助推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的融合,通过移动课堂促进教学。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与信息化时代特点,设置课堂在线网络学习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这样就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从被动单一变为自主多元,实现各类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思政课堂真正“活”起来。

三、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思政课教书育人目标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具有同等生命力的理念,强化实践育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与学校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上的持续创新和改革密切相关。一定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以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为着力点,加强学校与学校间联合、学校与企业间联合、学校与社区间联合,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力求让学生在真懂、真悟、真信上下功夫。

要积极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专业课实践搭建相互支撑的教学平台,在所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积极探索“走出去、引进来”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彻底转变过去学生单向接受知识的状况,对思政课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我想去学,我要去学”。学校可以通过校校联合进行校际交流,引进专家名师给学生开讲座;通过校企联合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通过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配合,地域特点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补充,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相组合,课堂教学与学生党建教育相联合,让学生通过多向渠道、多种方式、多个角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围绕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引导中职学生走出校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民意调查等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开设区域特色调研与实践课,积极拓展校外社会实践渠道,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提供丰厚的资源支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四、融入红色文化资源,让思政课“燃”起来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红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象征色,在历史的洪流中越发闪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新文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积极承担起对红色文化整合、转化、传承、发扬的重要责任。新时代要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根植于心中,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职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自觉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强化红色文化担当,才能更好地滋养学生的“拔节孕穗期”,才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激励学生树立科学理想信念,为成长成才和未来的幸福人生提供保障和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职思政课要善于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滋养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行为。开好思政课,教育引导青少年当好红色传人,就要与时俱进,借力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坚持现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时代元素与红色元素相融合,用红色文化涵养中职学生的精神家园。

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教材,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用故事案例启悟学生,将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深入浅出,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他们心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量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博物馆以及红色文艺经典作品,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可以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等德育实践活动以及各种情境体验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真正让红色文化深入学生内心,使红色精神根植于学生血液,真正做到红色文化“入心入行”,实现红色文化的价值。通过充分开发利用红色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共同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将校地合作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阔领域展开,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将思政教育理论融入红色文化,使思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内容生动、导向精准、效果显著,提高理论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触摸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整合红色资源等,通过多种形式,不断为思政课注入红色文化元素,使思政课“燃”起来,成为学生愿意学的课程。

中职学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是多姿多彩的,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持之以恒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继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创新。让教材“优”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政课“燃”起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使政治课紧跟时代的发展,常讲常新。使中职学生坚定理想、练好本领、奋发向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实现青春梦想,从而达到思政课的育人目的。

猜你喜欢

思政课红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