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

2021-12-02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亚太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视域高校学生思政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姚 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从过去的注重专业技术转变为专业技术与思想建设并重。在社会新常态视域下,高校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解决传统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开创新思路,拓展新途径,正确地指引学生未来发展道路,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新常态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环境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形势的变化,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逐渐由传统的劳动力要素驱动转变为人才创新驱动,伴随着生产力环境变化而出现转变的,是思想政治观念。现阶段新常态视域下,人们思想政治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思想环境较为自由化。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政教育应积极完善教育结构,引导高校学生形成客观理性的价值观念,理性面对多元化思想的冲击,理智分析利弊,在思想上坚定党的领导,听从党的号召,将多元化思想作为观念中的补充和侧面知识。校方应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与矛盾,积极转变自身思想,鼓励学生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长远事业当中。

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思想建设不完善

现阶段,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还不完善。由于校方的不重视,很多院校管理层选择将精力与资金投入本校技术专业方面,忽视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松懈了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工作,学生的思政水平跟不上时代要求。此外,西方多元化思想的冲击在近年来尤为明显,高校作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基地,更是首当其冲。某些思想意图不良,不断对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侵蚀,导致一些学生在出国留学后不愿意再回到祖国发展。这对我国人才储备与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需要高校进行针对性处理,积极提升在校学生的思想高度,防止不良思想与错误思想理论的不良影响。

(二)教育内容理论化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核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设科学合理的思想理念,只有正确树立了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学生才能在为社会创造贡献、实现自身价值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但在现阶段,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空泛,理论化严重,很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机械地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内容,照本宣科地进行“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不进行积极互动,对学生的个人意识形态与思想觉悟完全没有了解。这会潜移默化地导致这类高校学生毕业后,即便成为专业理论领域人才,也可能由于爱国思乡情怀的缺失,出现人才流失的可能性,从而对国家的发展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三)思政教育形式落后

在新常态视域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在课堂上采取的教育手段过于单一,已经达不到这个信息时代所追求的教学质量。因为课堂教学手段的匮乏,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形成良性沟通。此外,单一的教学手段还会导致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培养的缺失,学生一旦受到打击或挫折,因为思想的幼稚与判断能力的匮乏,会直接陷入自我怀疑状态,一蹶不振,导致自身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三、高校思政教育在新常态视域下的发展路径

(一)加强思想建设,创新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为全面落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工作,必须坚定教育信念,加强工作力度,创新教育理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党的正确领导作用,避免其受到居心不良思想理念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摒弃老旧的教育理念,积极对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新常态视域下的创新规划,确保有效激发高校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高校思政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借助个人推动力来促进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与精神素养。在高校课堂中,为保证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性,教师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杜绝“填鸭式”口头教育,应注重课堂交流形式,科学设计课堂互动问题,借助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启发思维,拓展思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改善教学结构,理论联合实践

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校方要积极优化教学结构,一方面,继续重视理论知识教育,由思政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教学与讲解;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在学习生活中引导和规划学生的思想道德实践行为与生活表现,从小事方面见微知著,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育。同时,为保障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行为实践教育并行,校方应保证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在课堂理论教学与组织实践活动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将两个不同的教育环节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学生思政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紧跟时代步伐,应用信息化教学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与途径,全新的媒体平台与信息来源渠道丰富了学生的见闻,也对他们的思维习惯带来了新的影响。这种时代背景对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积极采购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大资金投入;教育工作者应提高责任感,充分理解科技带来的新体验与新环境,充分把握信息环境中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积极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创立信息化思政教育分享渠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跟上时代步伐,变得鲜明起来。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牢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高校学生思想前卫、综合知识水平高、信息接收程度高以及接受新鲜事物快的优点,将新闻时事引入课堂教学,并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立体授课,借助相应多媒体平台,进行各项思政实践活动,例如征文活动、诗朗诵、视频拍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四)加强人文关怀,营造文化氛围

学习氛围的营造在校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好的学习氛围能引领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若是学习环境氛围较差,将会影响学生吸收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为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积极创设校园文化环境,将枯燥的学习生活活性化,将人文关怀思想融入校园文化当中,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高校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人文思想熏陶,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思政知识与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及对未来踏入社会后生活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意义。

(五)立足学生实际,满足情感需求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困难不仅在于学生对于事物认知的阻碍,还在于精神情感方面难以沟通。在个人情感状态存在差异的前提下,短暂的教学过程想要引起大部分学生的精神共鸣是十分困难的,一些学生在情感方面往往无法达到老一辈的思想政治觉悟高度,难以共情。根据这种情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进行针对性教育方案规划,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扭转学生的内心想法,提高其情感层面的接受和认可程度。除了向学生传授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外,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借助感情互动来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形成亦师亦友交流状态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帮助其提高综合思想素养。

综上所述,新常态视域下,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紧紧跟上时代变化。校方要在保证自身院校专业领域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在思想指导、教学规划、信息化教学建设、氛围建设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思想高度,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思想政治培养需求。

猜你喜欢

视域高校学生思政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