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学生对医患关系认知状况的调查与干预路径研究
——以H省为例
2021-12-02湖南中医药大学周雯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 周雯洁 黄 河*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升级完善,同时民众对医疗服务要求均体现出全面提升的趋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追求幸福的基础,在“健康中国”的战略实施中要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对于未来从事医疗行业的医学生来说,医患关系不仅影响其学习动力,更影响他们的就业倾向,且参与过临床见习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的认知往往更为担忧。就以上问题,我们以医患关系为出发点,对H省含医药类专业高校大一至研究生及以上的医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状况。
一、研究情况
对H省含医药类专业高校大一至研究生及以上各年级中医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包含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专业)、针灸推拿学院、药学院等各学院学生,通过整群抽样选取39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79份,回收率为95.9%。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分别从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了解途径、关注度及认知情况
由调查结果可知,86.5%的医学生了解医患关系来自线上网络媒体,以微博等主流媒体居多,一部分同学的了解途径是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其他了解途径包括他人的转述,但占比较少。在对医患关系的关注上,19.8%的医学生非常关注医患关系,67%的学生比较关注医患关系。不怎么关注医患关系的学生占比14.6%,完全不关注医患关系的学生占比为0。
受访医学生普遍认为当前医患关系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18.9%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非常紧张,57.5%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紧张,认为医患关系一般的医学生占比22.3%,1.3%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已经比较和谐。这与以往其他调查数据中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73.8%—79.2%的数据相符。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实习生因为接触到临床环境,对临床医师的工作风险、工作负荷等问题有更深的了解,也切身地感受到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现状,对于医患关系的选择均为“紧张”或“非常紧张”。
(二)较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医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状态具有消极影响
1.对医学生心理状态的消极影响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
医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医学生在了解一些伤医事件之后的心理状态主要为愤怒,女性占比(76.2%)高于男性(63.2%)。选项“没有太大影响”、选项“产生愤怒情绪”以及选项“产生恐慌心理”三栏,sig(双尾)的数值均明显小于0.05,说明男性与女性在此三类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选择“产生愤怒情绪”选项的女性占比(76.2%)高于男性(63.2%)。从整体来看,产生愤怒、疲惫等四项负面心理情绪中,女性占比均高于男性。而在“没有太大影响”选项上,男性占比为27.4%,明显高于女性(13.6%)。由此得出结论:女性医学生比男性医学生在心理状态方面更容易受到不良医患关系的负面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年级越高,产生疲惫心理的占比越高,研究生产生疲惫的心态占比82%,高于愤怒情绪占比64%,这样的心理状态的转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2.医患关系对医学生学习状态存在明显影响
调查显示,较好的医患关系氛围对医学生学习动力和就业选择有积极影响,反之则会产生干扰。例如,一些医学生在接触医患纠纷的消息后,学习压力与学习动力均受到消极影响,其中近一半医学生受到消极影响较大。在学习压力方面,仅有16.09%的医学生表示无消极影响,其中有33.24%的医学生表示消极影响程度较大及以上。在学习动力方面,有34.83%的医学生受到消极影响程度很大及以上,仅有15.3%的医学生未受到消极影响。
结合相关性分析表可知,在了解一些医患纠纷事件后的不良情绪和学习动力影响以及学习压力的影响呈正相关,且在“产生厌学心理”“产生恐慌心理”“产生愤怒情绪”三栏,sig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说明伤医事件对医学生心理影响明显,对医学生学习动力与学习压力的影响大。
3.多数医学生认为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为多方面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多数医学生认为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医生或患者及其家属个人素质问题(77%)”“法律不够完善,医疗服务质量低(64.8%)”“医患沟通缺乏正确的技巧(60.9%)”三项占比较高。不同性别与年级对医患关系的根源认知存在差异,男性和女性在“医患沟通缺乏正确技巧”“法律不够完善”两方面呈现一致性,但对于选择“政府职能缺失”以及“学校医德医风课程设置不完整”是不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sig(双尾)的数值为0.007,明显小于0.05,说明男性与女性在“政府职能缺失”这一选项上存在明显差异,男性选择“政府职能缺失”占比较多,而女性则偏向选择“学校医德医风课程设置不完整”。而在年级上(以大三为界划分低高年级),“媒体恶意报道”“职业医闹的”两栏中sig(双尾)小于0.05,说明存在显著差异。在大五也就是已经步入实习的医学生受访者中,全部选择了“媒体恶意报道”,“职业医闹的”的选择率在大二及以上年级均较高。以接触临床(已开始实习的医学生)与未接触临床作为分界线来看,调查结果存在差异非常大,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4.医患关系影响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推荐和未来职业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53.56%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会影响他们对医学专业的推荐度,且随着年级越高,影响越大。而在“是否会推荐自己的专业”和“未来是否会继续选择从事医疗行业”中,sig在0.01级别(双尾)为负值,负相关性显著,说明学习动力和学习压力受到的影响越大,医患关系对医学生未来的就业选择影响越明显。
三、干预路径
(一)政府相关部门方面
政府部门是不断改善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的核心。首先,政府部门要继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其次,要优化沟通渠道,加强医院和患者的沟通,积极推进诊疗制度的优化。再次,重视媒体报道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严防不良媒体进行炒作报道加剧医患矛盾,官方报道应真实合理,禁止夸大报道或博人眼球的“标题党”。最后,对现有的医疗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加强医德教育。在现在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下,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得到重视,注重临床实践的结合。政府部门应当结合学校对教师等资源的配置进行合理讨论与改革,为在校医学生提供良好合理的教学资源。
(二)医院方面
医院作为医学生走向临床岗位的重要一站,是临床医生发挥专业能力的地方,应当积极承担作为改善医患关系之间的桥梁的作用。在临床学习的过程中,带教教师要加强对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学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有效解决医患危机。在患者就诊方面,院方要引导患者科学就医,完善沟通渠道,积极听取意见并进行改善。若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医患矛盾,院方也应当主动承担起医生与患者之间沟通的责任,规范相关责任制度,依规依法处理医患纠纷。
(三)学校方面
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行业的后备力量,在校接受教育时间长,学校方面在医学生未来就业道路与医疗技术的指导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首先,医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方面应当增强医学生医德与有关法制的教育,使医学生的职业伦理道德观与现代法治社会的价值取向相趋同。其次,学校方面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医学生临床技能、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前做好医学生就业指导,避免出现临床实习效果不明显,反而容易加深医患矛盾。最后,重视医学生的心理辅导、积极宣扬正能量医生事件,可以有效避免医学生受医患纠纷的负面影响,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