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教材实施题组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2021-12-02福建省南安市第六小学谢木养

亚太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题组图形数学知识

福建省南安市第六小学 谢木养

小学数学教学依托新课改背景,开展有效的题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教学目标高效率达成,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依照教师设计的题组,有效完成对数学问题的探讨、分析与解决,深层次构建出数学思维体系,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奠定坚实的数学思维、数学实践技能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题组教学中思维导图、分层探究、实践体验、教师评价等策略,达成实践探究目标。

一、运用思维导图,呈现题组教学对比性

思维导图作为脉络清晰的教学模式,在题组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效地将其对比性呈现出来,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同类型数学知识的主干与分支,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有效的分析活动,完成数学知识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将数学题组的内容清晰地罗列出来,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一目了然,在脑海中构建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运用思维图表,以便在知识的分析、理解与运用中,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与差异性,有效呈现出对比的结果。由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可以充分运用题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于同类型数学知识的对比能力,并在对比的过程中,有效完成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测量”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室有多长”“课桌有多长”“一米有多长”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开展教学活动,并运用大括号式的思维导图,将这些内容罗列出来,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关于“测量”的知识内容,了解知识点系统,构建出关于测量相关知识的对比图。学生依据这样的学习模式,学习小学数学阶段常用的测量长度单位,认识并学会使用“厘米”与“米”为单位进行测量,在对比中区分出教室的长度应当是以“米”为单位,而对课桌的测量,是用“厘米”做单位的。虽然都是测量的对象,但是在单位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区别。学生在清晰的图表罗列中,了解了关于“测量”的知识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内容之间的相同之处、关联之处,又区分出不同之处,展示数学知识逻辑性,培养学生在测量知识中的数学对比能力,为学生后期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有效基础,使教师设计的题组教学的对比性特点有效呈现,达成教学目标。

二、通过分层探究,展示题组教学层次性

小学数学题组教学策略,是教学改革的成果,对这一成果的有效展示,可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分层教学探究模式,以及题组教学的层次性特点展示出来。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帮助下,依据自己的能力,进入与自己数学兴趣、能力相仿的学习小组,在小组中通过对题组问题的思考与练习,层次清晰地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可依据对学生的了解,帮助学生创设出多种学习层次,让学生自主进入层次学习小组,在教师差异化的辅导中,完成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定位,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不仅可以层次分明地理解知识内容,还对自己的学习水平实现了深层次认知,并通过题组教学策略的应用,不断提升数学水平,进入更高的目标层次。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对其中的“生日”“栽蒜苗(一)”“栽蒜苗(二)”“平均数”进行综合数学题的组合学习,教师就可依据层次性教学特点,将学生分层,使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学习的小组,在小组内通过小学成员间的有效协作、相互研讨,完成对“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这部分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养成共性化的知识理解能力。教师应有效地把握分层教学的契机,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学,使学生清晰地掌握知识点,达成一个共同性的标准,展示题组教学的层次性特点,呈现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题组教学策略中融入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理念,达成教学探究目标,提升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展示题组教学的层次性特点。

三、利用实践体验,展示题组教学迁移性

小学数学利用实践活动开展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体验中,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有效展示题组教学的迁移性。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基础性知识学习后,以题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实践体验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分析与理解数学知识内容,并有效完成数学实践应用,展示知识迁移的有效性。针对以此目标为主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好数学实践体验的机会,充分展示题组教学策略成效。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讲解基础知识点之后,通过生活中实际事例的体验,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达成知识迁移的目标。可以从“组合图形的面积”实践体验开始,通过对班级教室地板铺设面积的计算,引导学生进入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中,深层次理解如何准确快速地算出图形面积,并通过实践体验的知识运用,有效地巩固面积计算方法,继而拓展到对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的认识,完成知识迁移目标,展示题组教学策略的迁移性。同时,学生在这样的知识迁移过程中,可以系统化地达成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认识目标,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达成知识迁移的目标,数学学习意识的目标也随之迁移。

四、借助教师评价,提升题组教学实效性

题组教学策略的实施,为小学数学提供新鲜的活力,注入有效的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元素。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教师评价的总结环节,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题组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首先进行教学内容的概括与总结,使学生再一次清晰地了解题组教学过程中多种知识点的融合,而后再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进行总结与评价。学生通过教师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回顾与总结,以及对自身表现的评价和激励,学习及运用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开展教学活动后,教师就可以首先进行评价前的教学总结,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题组的知识点,并借助对图形面积的旋转模式的了解,掌握图形运动的规律,有效地巩固数学知识内容,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系统化地刻印在脑海中,形成有效的组合,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题组学习的综合性概括,将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展示题组教学策略的成效性。同时,教师在结束对教学内容的总结之后,可以依据学生在图形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运用能力的综合性表现,加以深层次的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有一个综合性的认知,并依据教师的指导,针对自己表现优异的地方,继续保持并发扬。而针对出现问题的地方,积极加以修正,以此提升自己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达成题组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良性有序地向前发展。基于此,在对“图形的运动”这部分知识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借助教师的评价,提升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展示题组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通过对小学数学题组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可以得知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实践性,并在实践中通过呈现题组教学中的对比性、展示题组教学中的层次性、展示题组教学中的迁移性、提升题组教学中的实效性,有效地达成题组教学目标。由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借助这种教学策略,帮助小学阶段学生提升数学综合能力,展示题组教学的成效性与实践探究价值。

猜你喜欢

题组图形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以“题组”为抓手,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