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心理服务体系
——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2-02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赵晓乐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赵晓乐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复杂,逐渐引起社会各部门的积极关注。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高职院校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制机制。
一、高职院校心理服务的政策要求
近来,党和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引导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领域的工作加大了部署,出台了多份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有了可依据的政策引领。这些文件具体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作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文件的相继出台,表明国家从大层面重视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关注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者以这些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自身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序安排心理教育教学工作及学生心理健康引导,不仅有益于整个学校的稳定,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服务目标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1.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个体性差异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可以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性别差异性、年级年龄差异性及地区差异性等。
首先,表现在性别上,高职院校的女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男生,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男生。通过实践及查阅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高职院校女生心理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女生天生的性情和心思细密,她们对任何事情都不容易释怀,加上她们在校期间会开始恋情,对方的行为方式对自己会产生巨大影响。以我院为例,班级女生较多,在一起容易产生宿舍矛盾、同学相处等问题。其次,年级和年龄的不同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明显影响。人的心理发展和年龄有关,有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年级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差异性,主要呈现为年级越高的高职院校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反而较差一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年级的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即将走入社会的恐惧、毕业考试或毕业答辩的忐忑、毕业后就职的恐慌、就业技能的缺乏、面试技巧的不足等,这些压力接踵而至,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最后,高职院校学生原生家庭及环境的地域差异使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倾向。在工作中发现,贫困地区的学生更容易自卑,他们不愿意谈及自己的家庭,不善言谈、性格内向,人际关系紧张。整体来说,偏远地区的贫困家庭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见识广的城市学生更加积极乐观,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相对较小。
2.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比本科院校学生差
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并且容易产生焦虑、孤独和困惑。研究发现,高职生存在这样的心理现象,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于高考的失利,大部分高职生对自己的能力、智力等全盘否定,缺乏自信心。第二,由于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一部分自视甚高或者害怕交际的学生逃避与他人相处,脱离集体。高职生的这种独立意识、渴望稳定友谊和有更多异性交往等多种心理错综复杂,失衡的关系容易造成高职生心理紧张。第三,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后面临着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的变化。从高中的“填鸭式”教育到进入大学后学习无人督促、自习时间多、课堂内容多等无法及时调整,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逐渐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所学专业产生怀疑,丧失专业兴趣。第四,社会变化的速度逐渐加快,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求职过程中的学生可能面临重重壁垒,严重打击高职生的自信心,导致他们怀疑自己,从而引起自身精神紧张。
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差
通过查阅文献及实际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呈现较差的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抽象思维呈现快速发展的状态,但他们的思维容易具有片面性。第二,这个时期的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丰富的情绪情感,但这些情绪情感的波动较大。第三,高职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够成熟。第四,高职生的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具有不平衡性、不稳定性。第五,高职生的人格发展基本成熟,但还不够完善。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学业问题、大学生活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自我认知和社会角色的心理冲突问题与情感问题。此外,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如因为家庭贫困而产生自卑情绪、因为学习跟不上而出现厌学情绪、因为面临就业压力而产生焦虑心理、因为从小成长环境影响出现的人际交往困难情绪、因为家庭关系问题产生的情感困惑心理以及求而不得的苦闷感等。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服务的目标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服务工作的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普及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次要培育高职生积极健康、理性平和的心理品质。最后要提升高职生抗压耐挫、自我调节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度过高校生活,并满足未来就业需求。
三、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构建心理服务体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领导已开始重视学院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但由于我院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该项工作有时候会后置,学院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领导的持续重视并落实。二是学院的心理课程排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学生的课程安排比较单一,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心理选修课程,为学生普及心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三是学院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正在加强,但仍无法满足正常需要。辅导员应多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四是在构建心理服务体系中要加强家庭的参与,使家庭在培育学生良好心态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高职院校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高职生所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都会影响其心理状态,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才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1.坚持“以生为本”,科学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的教育不仅是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该将丰富的情感关怀、人文关怀以及情感滋养给予学生。教育的本质是以心育心、以情育情、以品格育品格,教育教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育学生增强主动意识,形成独立人格。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更应该“以人为本”,将学生放在首位,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特定的身体和心理成长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2.建立院领导、系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员四级网络心理监控体系
高职院校进行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为此,学校必须不断完善学校学生心理监控网络,通过层层的网络联动做到及时有效发现学生潜在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心理教师的及时干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难题。高职院校在四级网络建设中,应该形成由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副院长、心理教师和辅导员、班级干部和宿舍心理员构成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防护网络。在整个心理健康体系监控网络中,不同的层级责任、分工以及工作的重点应有不同。通过四个层级之间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合作,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切实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3.构建心理服务辅导与咨询体系
建立学校心理服务辅导与咨询体系可以从以下两个大方面着力。(1)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中,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心理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具有心理方面专业知识、会调节自身心理问题、懂得如何与学生产生共情并拥有调节学生心理问题技巧和方法的专业化队伍。(2)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首先,咨询体系建设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建立咨询室和调解室,并通过心理调节邮箱等方式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其次,除了一般的心理咨询,学校还应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我国高职院校为例,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三年制,因此大学三年级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当前高职生的就业环境复杂,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难度加大,这对高职生的心理造成了剧烈冲击,严重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为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该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观念、就业技巧等方面的心理讲座,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念,能够平和面对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帮助大学生度过困难期,使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二)家庭提供支持并配合高职院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从个人的成长来看,从出生到儿童再成长为少年再到青年这一段时间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父母的关怀、教育抚养中成长的。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家风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方向。同时,良好的家庭风气让青少年学生能够有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不害怕问题的出现,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发挥家庭在抚养、监护和教育高职生中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亲子教育沙龙,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及亲子教育理念传达给家长,使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培养学生具备心理健康素养知识,形成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个性及良好和谐的心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社会氛围
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和公民的心理健康,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全新时代,全社会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培育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相信自己和他人、情绪平和理性、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有文献研究表明,新时代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从文化建设、社会环境的公平和多元共治三方面着力。由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努力,各个部门需要协同进行相关政策文件的解读,共同协商,合理制订工作方案和计划,积极配合,以更好地做好相关工作等。研究表明,教育部门应该主动担当,积极牵头贯彻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自助服务。在社会公民在校期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服务,为他们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同时,社区积极推行朋辈群体心理互帮互助,朋辈辅导对于培育公民理性平和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社区互助工程,如广场舞、太极拳等社区型群众性组织,在人们的参与中引导人们邻里互助,人们有归属感,在娱乐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心理释放,共同维护良好的社区环境,建设大家共同的温馨家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各部门的蓬勃发展,能够为高职院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共同努力,在三方的积极努力下为青年学生提供和谐健康的环境,使青年学生形成情绪平和理性、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困难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