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公共化转型
2021-12-02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紫慧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紫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要求培养“现代人”,呼唤德育实现现代化,德育回归“人”本身,更注重在生活观念中传递德育思想。但生活化的德育存在一定的不足,过于重视生活经验与社会行为,容易忽略背后的公共性核心价值引领。因此,德育的公共化发展趋势必须得到重视,同时落实德育,提升德育的时效性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公共生活的构建、公共情感的培养以及公共理性的发挥,以实现德育的公共化转型。
一、公共性与德育公共性
公共性旨在建构以自由独立、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公共品质、公共行为、公共生活,兼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同时,公共性所具有的“公共生活”“公共媒体”“公共场所”等深层内涵构成了本文中“公共性”的基本含义。公共性问题早在古希腊城邦共同体时期就已存在,苏格拉底也是在城邦这一公共场所中通过不断与人论辩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等重要论断,城邦共同体成为公共领域。对于公民来说,道德来自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公共生活为公民搭建了道德教育的平台。公共性不只是理想,也是现实存在。公共性包含的品质也是现代德育价值理念、内容目标、方法载体所要参考的重要标准。因此,德育应逐步公共化,逐渐消弭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解决德育在面对真正道德困境时的失语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德育内涵不断发展,教育实践中多采用“大德育”概念,学术界也主张对德育的外延多采用“守一望多”。“守一”强调的德育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望多”包括思想教育、法治教育等,不同时期将不同的主题纳入德育。德育的公共化是指德育中的目标、内容、方法、载体,乃至资源、场所等方面公共性会日益凸显,从而使德育呈现出公共化发展倾向和趋势。我们步入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公共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对于现代公民的公共性要求相应增加。道德起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公共伦理、公共精神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育引导,要使社会公众认同并践行公共性规范,实现社会公共生活的良性互动,德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德育公共化转型的必然性
(一)社会结构转型:德育价值观念的变迁
道德源于生活,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德育的社会结构不同,德育的目标、内容与方式也不一样。目前德育致力于回归生活,教育方式也在改进,逐渐由灌输走向解放人的天性。但如何在生活化的行为中传递德育观念的同时,保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与进步,德育的公共化趋势越来越强。公共性作为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能够为德育转型提供新路径,使人形成道德自律,为德育与生活相结合提供平衡点。
(二)德育自我完善的需要
公共化是德育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德育的公共化转型势在必行。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的“人”并不是指脱离社会的个体,而是承担公共责任,与他人存在社会关系的现实个体,是个体对自身公共性价值的理解与确认,是在公共化过程中建构自身的人,是追求终极关怀的人。德育的公共化意味着通过教育,培养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公共情感、公共理性和愿意致力于公共事业的公共品质。那么与之相应的德育实践发生转变,德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要通过公共环境的潜在影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公共传播、公共服务来提升教育能力,丰富教育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成为受教育者观察和学习的对象,受教育者通过参与公共生活逐渐完成公民素质的自我建构,造就公共性品质,主动适应改变社会。
三、德育公共化转型的基本路径
德育的公共化转型既要体现德育的公共性,又要构建公共生活,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
(一)德育载体的变革
德育的公共化转型,首先是从孤立到立体的转变。德育不只发生在德育课程中,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多方面参与;不仅有显性德育,还有隐性德育。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公共设施与公共资源,通过公共物品的提供增强公共资源的开放性,让德育价值理念渗透其中。具有教育价值的纪念地、各个学校的环境和校园设施等,都是可以为德育所用的公共资源,通过对这些载体的利用并加强价值观念引领,实现公共资源的德育价值。其次是加强德育课对其他课程的渗透性。道德教育只靠学校的德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其他课程也要包含道德教育。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要注重道德培育,传承主流价值观,如生物学科做实验时强调的实验道德、日常教学教师以身作则等,都是德育的价值体现。让德育不再局限于德育课,而是渗透在各个课程中,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有利于形成公共品质与公共行为。最后,德育课程载体的信息化转型。传统的德育课程载体就是课堂,虽然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但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等级鸿沟。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讲台下面听,教育主客体界限分明,导致德育课很容易成为教师的单方面灌输,成为无法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教育活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德育课不必局限于教室,慕课、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可以帮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德育知识。尤其是处在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更是有机会共享高质量的远程德育,互联网这一教育载体使得德育课程的公共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在信息时代,受教育者不再处于弱势地位,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拥有平等的信息接收渠道,二者地位逐渐趋于平等,师生互动性增强,德育不再是教师一味地强制灌输,而是逐渐走向双向互动,学生的主体性有较大增强,更有利于公共价值观念的交流与传递。
(二)公共媒介的传播
当代,大众传媒已成为影响人们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大众传媒,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进行隐性德育,使公众在接收海量信息的同时接受德育,发挥德育润物无声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多种多样的公共化大众传媒培养人们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公众具有的公共参与、公共关怀的一种公共意识。德育的公共性价值实现,在于德育工作者利用公共媒介积极参与公共交往、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等公共生活,加强公众公共性品质的培养。德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多样化的媒介把公共精神传递给公众,让公共精神走进生活,走进心灵,同时也可以更进一步实现自身的公共价值。
(三)德育公共性话语的表达
德育承担着规范道德行为、传播思想观点、引领价值观念、引导公众舆论等功能。如今,德育不仅承担着道德教育的责任,还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公共舆论环境中,社会学、传播学等专业在公共环境中形成了各自领域的公共话语,并产生了一定的公共影响力,但德育面对公共舆论却存在“失声”现象。新时期的德育要想真正得到公众关注,走进公众内心,需要更多地站在公众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发声。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可以从公众的道德素质、思想认识入手,运用德育理论从群体性事件的起因、根源、应对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有助于增强德育在公共生活中的话语权,并加强对公众的舆论引导。
(四)德育公共性活动的开展
公共性活动主要包括公共交往活动和公共参与。社会成员的公共交往可以通过构建公共空间进行交往互动,在公共生活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公共参与可以增强公众的主体性意识,增进公众对公共性的理解,建构人们的价值世界。通过积极的公共参与,拥有同理心和家国情怀,能够对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感同身受,从而真正关心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并付诸行动。
总之,德育的公共化转型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社会转型带来的德育价值观念的变迁,二是德育自我完善的需要。德育课程固然在德育教育中占据基础性地位,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课程更注重识记知识,但道德培育的有效性有所欠缺。事实证明,只靠学校德育难以完成德育目标,德育需要拓展到公共生活中,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同时,与公共媒介、公共活动紧密结合,培养人们的公共品质,提升德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