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语用”,学习人文思想

2021-12-02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欧欣欣

亚太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人文笔者课文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 欧欣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习语言文字不仅是教学生掌握一种工具,更要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人文思想。大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几经筛选的文学精粹,都是能够点亮学生生命灯火的“火种”,是滋润身心健康成长的营养精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正确把握文章的人文性,从语言学科的特点出发,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目的,正确把握作者的人文性,让教学内容处在这个人文性的观点下。教师应努力在语文课堂上处处突显人文性,融入情感,精心设计,并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关注生命个体,立足健康发展,着眼“语用”,以把握作者内在的人文性为骨架,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目的,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学习人文思想,构建血肉丰满的课堂阅读教学。

一、析题阐义,关注生命个体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课文的题目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抒发感情之所在。抓住课题来引导启发学生思维,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就一目了然了。

比如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盘古开天地》一文是一篇神话故事,文章内容简短,条理清晰,是领会神话神奇魅力的好范本。一位教师在教学本课时,上课伊始,用课件出示篆文的“开”字,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字,并说说理由,引导学生明白篆文的“开”字上面的两个部件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那个部件是一双手,表示用双手开门的意思,进而引出本课课题。学语文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在这里,这位教师既进行了字理字源的学习渗透,又大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一箭双雕。

中年段语文教学的重要训练目标之一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很多神话故事的题目是由人物加事件构成的,很有特色,所以很多时候,走进神话故事的捷径就是从题入手,析题阐义。接着,这位教师顺势而导,引导学生抓住“开”这个题眼和文眼自主提问:“盘古为什么开天地?盘古怎么开天地?盘古把天地分开后怎么样?”并让明白这三个问题正是这个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一步品悟“开”字的意义,了解了《盘古开天地》是一篇创世神话,没有它就没有其他的神话故事。随后,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互相讨论,再次借助这三个问题厘清文章的脉络: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把这些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位教师抓住了课题这一关键点,把握了训练时机,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自主学习,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渗透了概括的方法的学习,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符合神话文体的特点和中年级学段的特点。学生体会到了盘古的英雄壮举,感悟到了他的英雄精神,同时,神话这一传统文化的神奇美妙、璀璨丰厚也根植在学生的心中。

又如笔者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引导学生质疑课题,在学生提出问题“昔日的圆明园是怎么样的?”之后,直奔课文2到4自然段的品析。第2自然段对圆明园的布局描写得多巧妙啊!一个“众星拱月”做了形象的概括,这是“鸟瞰”圆明园。第3自然段则是描写在圆明园内看到的建筑,那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热闹的“买卖街”,也有僻静的“山乡村野”;有仿造的名胜,也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不但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这段描写,有大有小,大小相间;有仿有创,交相辉映;有中有西,中西合璧。而第4自然段的“上至……下至……”则写明了所收藏的文物的历史悠久、朝代众多、收藏不易、价值之高。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历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设境激情,形成情感共振

情感是语文的灵魂。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生发情感体验,让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比如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少年中国说》一文是一篇积极向上、激情澎湃、气势恢宏的文言文,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如何让学生达到心灵的共振,生发民族自豪感,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呢?笔者在教学本课时先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四位领诵员的视频导入,让学生明白今日之中国正迎来伟大复兴,要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今天的自己是初升的太阳,明天的自己就是祖国的栋梁,中国梦,我的梦,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之后,再提出梁启超先生的“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一观点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从而揭示了课题。生活是语文之本。上课伊始,笔者通过如此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新课导入,使学生的视觉、思维、想象等得到“多频道”的运作,学生对《少年中国说》的阅读期待在情感经验的酝酿下浓厚起来。接着,笔者介绍121年前的中国是外国人眼中的“东亚病夫”“老大帝国”,很多国人看不到希望,梁启超却用手中的笔向人们描绘了未来中国的美好蓝图,请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圈出描写少年中国的具体事物并进行体会,写下批注。在第2自然段的学习中还结合学生的汇报加入了体现“红日”“河流”“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等生动形象、声威巨大和冲天气势的直观画面,帮助学生体会比喻、排比、对仗等写作方法,理解了文中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这样的画面既渲染了气氛,又渗透了文本的内涵,无疑是点睛之笔。同时,伴随着雄壮音乐的渲染,笔者很快地把学生引领到少年中国蓬勃发展的壮丽前景中去,促使学生立志当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之后,笔者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在课堂上自然就听到了学生铿锵有力、激情豪迈、入情入味的朗读声。笔者还设计了“我赞美祖国,我赞美少年!”的写话练习,充分挖掘文本的空白点,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以此进行文本再创造,丰盈文本内容。最后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节选,原文最后,梁启超先生引用了岳飞《满江红》中的一句来勉励当时的中国少年,今天,老师也把这篇岳武穆的《满江红》送给你们。”这样,学生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图的领会就水到渠成,学生志在弘毅,意志更加坚强,抱负更为远大了。

又如笔者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扎好绷带”这段话时,先让学生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再让学生想一想:“我”的伯父和爸爸是什么人?那个拉车的是什么人?他们在旧社会的地位各是怎样的?学生通过交流资料后知道了鲁迅是大作家,“我”的爸爸周建人是生物学家,而拉车的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两个大知识分子让拉车的坐在车上,而自己则蹲着半跪着,这在旧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此情此景不就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形象写照吗?如此,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已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

三、品词评句,挖掘文化底蕴

词句学习是文章的根基。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作者的反复琢磨、着意推敲才入选的。文章的关键词句是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聚集语用,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咀嚼体会,这样才能做到“字求其训,句求其义,章求其旨”。

如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走近鲁迅”,本单元的《少年闰土》的第17段话是文章的中心段,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笔者在教学时,紧紧抓住本段话,以此铺开,层层设疑,步步诱导,让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少年闰土的身上有着“我”所有美好的记忆和美丽的希望。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质疑本段中难解的“希奇”一词,并通过介绍鲁迅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鲁迅是“中国白话第一人”,“希奇”现在写作“稀奇”。之后围绕“希奇”一词质疑:闰土的心里有哪些稀奇的事?然后着重指导学生体会闰土心中这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感受到闰土的机智勇敢、天真朴实、聪明可爱。其次,笔者引导学生弄清“我”为什么对闰土讲的事感到稀奇。着重通过补充交流资料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我往常的朋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蕴含的意思,使学生明白了“我”和富家的少爷们生活在狭窄的天空里,因此见识少,对闰土讲的事感到稀奇。最后,笔者又采用对比的手法启发学生探究讨论,总结课文。“我”生活在院子里,见识少,而闰土为什么会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听了闰土讲稀奇事,“我”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师生共同讨论表达“我”深切感受的词语:“阿!”“阿!”是“我”对劳动人民的赞叹和热爱,是对自己少爷生活的批判。笔者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教学,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这就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或是对闰土的美好怀念,或是对闰土敢于改变自身命运的期望,或是对他甚至是对沉睡中的所有国人的呐喊。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又如《长相思》这首词中的“风一更,雪一更”两句,教师往往觉得理解起来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学生有很多问题。首先就是什么是“更”?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播放清宫剧中打更的画面告诉学生“更”的知识。其次,笔者抛出“‘风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就是三更的时候刮风,四更的时候下雪呢?”这一问题,请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懂得其实“风一更,雪一更”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见义”现象,说的是风雪一更又一更,风雪交加,环境恶劣。这样适度的品析词句,引领学生在课堂上顺利破解文本的情感密码,高效体悟文本蕴含的深刻感情,解决了难点。

四、想象拓展,提高人文素养

拓展是语文的亮丽景色。课文中有些词句看似平淡,但由于使用恰到好处,可以说这些词语是作者提示文章中心独具匠心的一笔。因此,教师应以它作为揭示文章中心的“突破口”进行适时点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作者所描绘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去感受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蕴与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比如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文写了大自然中许多美妙的声音,结构分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笔者首先播放钢琴变奏曲,根据节奏的变换范读相关句子,让学生在音乐的变换中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将风翻动树叶想象成歌手,将微风想象成呢喃细语的说话,将狂风想象成雄壮的乐曲。并且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微风吹过及狂风刮过的情景,对比体会微风和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接着,笔者出示课后第三题中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它们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形象美妙。之后,笔者抓住了本段中的四个“不一样”等关键词,采用想象画面读、师生对读、男女生互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出本段中语调、语气的起伏变化。请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树叶和四季的风,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风吹树叶和四季的风会弹奏什么样的音乐。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有的说:“我是柳树叶,我的声音哗啦啦地响着,宛如母亲和学生在喃喃细语。”有的说:“我是梧桐树叶,我的声音簌簌地响着,似乎是唱着欢快的歌曲,张开双臂投入大地妈妈的怀抱!”还有的说:“我是秋天的风,我吹动树叶唰唰地响,仿佛在弹一曲丰收的歌谣。”最后,笔者让学生把自己写的句子与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比较,发现课文语言和自己语言的不同,进而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并加以积累运用。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在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的同时,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感受到了散文的魅力。

又如笔者在教学《长相思》一课时让学生想象:此时此刻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他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并请学生把自己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写完之后,笔者及时总结:一切美好的生活,一切温馨的画面,全都因为战争破碎了。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对文本主旨进行延伸与补充,进行丰盈与升华,产生新的信息,使得原有认识更加“有血有肉”,这是学生主体向文本的流动,这是学生主体与文本的交融。

总之,教师应把文章中独具魅力的人文情怀以及深邃隽永的人文思想融入阅读教学,借助教材中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字因素,引导学生想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着眼“语用”,关注生命个体,立足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挖掘文化底蕴,学习人文思想,优化学生的人格结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猜你喜欢

人文笔者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