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途径
2021-12-02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马岭初级中学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马岭初级中学 王 萍
一、传承红色基因之于当下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将红色精神融入校园教育工作当中,能够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推动校园思政工作高质量进行。在新时代背景下,校园必须打好党性教育基础,将红色精神作为思政教育的底色,充分发挥红色精神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加深师生对于伟大民族精神的认知,把红色基因植入青少年心田,为其一生打好红色精神底子。
第一,把握认知关键期,学习延安精神,培养当代青年高尚品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正如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同时,“读史使人明智”,但是当下的学生对历史了解太少,又缺乏兴趣,没有历史的充盈,没有以史为鉴,他们的人生很盲目迷茫,缺乏方向,缺少信仰与信念。而初中的学生正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对世界和社会正在形成客观认识,做出是非判断。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的人生关键转折期,把握时机传承红色教育,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用不朽的精神教育学生辨别是非,相信年幼的学生会受益良多。培养青少年时刻心怀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是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一项系统性工作。要全面实施“红色教育进校园”工程,发挥红色教育的引领作用,激发教师争当“育人先锋”,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
第二,用好红色基因,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教师的力量来自红色历史之中,它们可以串古今,跨越时间的维度、科目的宽度、历史的距离,拓宽人生宽度。在红色基因的渗透中,语文教学不再只是狭隘地在课堂里说说背景、品品句子那么局限。由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个背景就可以拓展出整个中华历史,博采众长,博古通今,从中获取属于自己的认知,将其称之为“大语文观”。因此,“大语文观”即是在课本的引领下,突破限制,冲破局限,博采众长,从而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和感悟力,获得人生的启示。红色基因就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能帮助学生提升感悟的能力,培养信仰与信念,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为完成语文的三维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教育他们养成艰苦奋斗、以身作则、专心致志等高尚品质。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感知生活的理解力,让他们成为有温度的人,懂得共产党的初心,与祖国对他们的期望保持高度一致,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所肩负的使命。
第三,红色历史可以充实语文课堂。若能将红色故事融入语文课中,将赋予语文课以生命和活力,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核心,以中学语文教材红色文本为例,在生动的历史中,将增进学生的历史感悟和自豪感;在深刻的解读中,嬉笑怒骂也能给予学生不一样的认知。进而通过学习红色历史,给语文课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幻化出新的活力与生机,从而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统编教材中的红色文本,历史和现实交织,创伤和荣誉并存,如果语文教师能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融入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反思历史,化创伤为奋起。
第四,红色精神与校园教育工作的融合是现代校园党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精神中涵盖了党的历史文化,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将红色精神融入学校教育工作当中,不仅涉及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还能够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明确方向,是现代校园开展党建教育的优良素材。目前已经有大部分学校能够积极组织学生学习与运用红色精神,并且在教育工作中融入党史党情内容,在现有的基础上追溯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色精神,促进校园党建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如在学习井冈山精神的过程中,红色精神的融入能够加强学生自力更生、实事求是等优秀品格的培养;而在学习长征精神的过程中融入红色精神,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使其在日后的发展道路中秉承着红色精神不断进步。坚持红色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能够更好地武装学生头脑,使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共产党悠久的革命历程当中,红色精神逐渐形成,是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的重要体现。在校园教育工作中,党员教师也应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必然胜利这一崇高理念,将红色精神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当中,坚信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目标必然实现。红色元素已经深入扎根到中国大地上,这也是马克思中国化历史进程的重要体现,与校园党建工作蕴含的价值取向存在一致性,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校园党建教育的重要资源,促进校园党建工作效果的提高。
二、红色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育的途径
红色教育魅力无穷,初中生获取知识的速度是最快的,如果适当地将红色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想必可以获得新的收获。红色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育的途径如下。
(一)研学探访,实地考察见实效
当下教育研学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对于研学来说,红色教育基地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地方。若能将学生带入宝塔山、杨家岭等纪念地,让学生实地学习党史,深刻理解党的各类路线,了解当地的革命传统文化,通过目睹一件件历史实物及史料,培养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的真实感,那么这种研学必定会培养出一批与党的要求高度一致的接班人。党的先进性和正确性不再是课本中空洞的文字,而是实实在在被人们所乐于接受的真谛。例如,当七年级学习《纪念白求恩》时,可以去延安鲁艺学院,这样学生对于毛泽东颂扬的白求恩精神就会有更加深切的理解和感悟。所以,研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串古今、铭党恩的历史大背景,让学生的学习更宽、更广、更高效。
(二)打造红色教育校园,培养小讲解员
在许多红色教育基地,小讲解员吸引了所有在场的听众。那份沉着、冷静、自信,不禁让听众感叹。小讲解员在训练中不仅可以培养记忆能力,还能促进人格底蕴、表演力等各种能力全方面提高。因此,如果学校能够借用楼道或者校园陈设打造出一些主题特色,围绕主题特色让学生成为学校的推荐者和讲解员,那么,不仅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语文教育。
(三)利用好课前展示,让红色故事浸润学习生活
语文课前展示可以适当融入红色故事,通过短暂的快速获取,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展示生动有趣的党史或者红色故事,帮助学生加强积累,为语文作文提供更多的素材。从而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能够提高其素养。语文教师如果是班主任,还可以利用育人环境营造氛围,如以“红色班级文化”为主题,统一规划,在班内悬挂革命先烈、文化名人、仁人志士的名言警句,激励学生勿忘革命传统,励志成才报国。
(四)拓宽背景,延伸精神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很多革命前后时期的相关文章,为了增进红色文化和学生之间的亲近感,语文教师要善用红色精神激活学生的回忆,要让学生明确其实红色精神一直都未走远,并且一直都陪伴在人们身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用红色经典课文为学生的未来导航,化创伤为奋起的力量。红色精神蕴含在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学生对此理解起来觉得抽象,但是教师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在教授这些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内容赏析、精段赏析、修辞赏析、词语赏析等角度去设计多层次的朗读,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此达到讴歌赞美一气呵成,震撼心灵的效果。让学生不要忘记当初的创伤,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背景资料,给学生补充更多的知识。同时,课文讲授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延伸出更多的相关精神或者事件,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教授《愚公移山》时,可以在最后延伸出延安精神;在教授《纪念白求恩》时,既可以补充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论著或者趣事,也可以拓展出张思德精神,甚至是延安精神。其实,历史无论哪个阶段都是相通的,在每一篇文章中都可以融入红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使命感。
(五)以学科课程为载体强化中小学生国情教育
国歌、国旗、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当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有关知识时,或者在语文课间休息时间教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国徽颂》时,很有必要循着歌声从深度广度上去挖掘其背景知识。如教唱国歌时,可以顺带给学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即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亦即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中国最著名的抗战之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及它在那个时代所拥有的震撼力、感召力。进而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代国歌到被法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学生明确了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更能激发唱国歌、爱国歌的豪情,也更能激励学生为捍卫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尊严而奋发努力。
三、相关思考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教师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核心,以中学语文教材红色文本为例,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以系统的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史明理,培育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广大师生自觉加强对党史的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利用各时间节点以多种形式讲述党史故事,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描绘蓝图培塑爱国情怀。激励学生要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情可能会被埋没,但这些革命故事、革命精神永远会流淌在血液中,时刻提醒着学生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把这些革命故事编写进语文教材中,正是一种延续,时刻让孩子们谨记:我们是中国人。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多篇红色文章,这些红色文章从不同方面,或记录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或讲述了爱国故事,或阐释了理想信念,挖掘其中的红色基因来教育学生,这是作为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
用好红色资源,拓宽学习空间,通过开展红色语文课,语文教师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绘制红色基因、爱党爱祖国的手抄报,举办征文活动等。学校也要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以学校教师为主力军,举办教师培训会。指导教师备好语文教材红色文化精品课程,科学定位各学段红色文化学习教育目标,组织教师合理设计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开展红色文化学习教育集体备课,将百年党史融入中学语文课。在课余时间里,教师也可以筛选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红色课外书籍,丰富学生红色内涵。加强校园文化与红色精神的深度融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加强红色精神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红色精神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党建工作三位一体立体化教育模式的构建。首先,需要将红色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当中,长此以往学生更容易接受红色教育,如在校园的宣传板或橱窗中记录红色精神先进事迹,在校园内明显的位置设立红色事迹石碑、打造红色校园景观等。其次,可以在校园活动当中添加红色元素,从而促进红色文化教育渠道的拓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构建校园文化与红色精神互通体系,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红色元素贯彻到学校讲座、演讲比赛以及文艺晚会等活动当中。学校也可以在五四青年节或其他重要节日里开展红色主题的比赛,这样可以吸引与感染学生参与到相关活动当中,从而深度挖掘红色元素对自身的影响,引导青少年成为红色基因最好的传承者。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反思历史,化创伤为奋起,让学生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红色故事是语文教育中应当好好利用的教学资源。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故事,是青少年学习红色文化的宝贵教材。教师要讲好红色故事,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地领会红色革命精神,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红色教育的能量是无穷无尽的。语文教师要用红色精神激活回忆,化抽象为具体;要用红色经典为未来导航,化创伤为力量;要通过活动多维度体验,化知为行,知行合一;让红色基因植入青少年心田,为其一生打好红色精神底子。若教师能够用心开展好红色教育,相信给予学生的力量和学生取得的收获更是令人惊叹的。开展红色教育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籍、组织表演小品剧等,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正能量,树立大梦想,从而为中国梦做贡献。所以,推进红色教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