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历史题材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1-12-02福建省宁化县实验小学雷美琴

亚太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笔者

福建省宁化县实验小学 雷美琴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可以发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仍然采取“灌输式讲解”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所涉及的历史题材具备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的特点,这些知识点往往是以跳跃、散点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在借助历史题材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历史题材在教材内的分布特点,掌握内容,做好整合,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优化整合形式,更好地展开对学生的教育。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效展开历史题材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结合生活实际,渗透历史知识

对当下的学生来说,历史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距离较远,因此难免会对历史知识产生隔阂感,认为学史没必要,不懂得历史与当下生活的联系性,无法将所学习的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然而,历史知识与道德与法治知识是分不开的,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展开教学,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反,还会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所以,为了应对以上这种单一死板的教学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就有必要打破这种“陌生感”和“隔阂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向学生渗透历史知识,使学生明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与历史零距离接触,推动学生了解历史,进而更好地掌握历史,并能从历史中获得较好的思想。

如在讲授“弘扬优秀家风”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风”,促使学生明晰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懂得家风的重要性,便先从生活实际着手,展开教学。课堂上,依据父母在实际生活中对自己的教诲,笔者会说一说自己家的家风,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明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所说过的一些有道理的话。笔者说完后,便会鼓励学生大胆举手,说一说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教诲。这样,学生便会积极诉说。其实,学生所接收到的父母的语言多为一些比较直白的教诲,往往能够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中找寻到蛛丝马迹。为此,笔者依据学生所说的话,渗透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如有的学生表示父母经常让自己把碗中的饭吃干净,不要浪费粮食,为此,笔者引入朱熹《朱子家训》中的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这样,学生能够对于传统的历史题材建立起良好的意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到这些历史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从而愿意主动了解这些知识,更好地投入到相关的知识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体会和了解。

二、开展实践活动,近距离接触历史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实践的,而且学生学习知识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现实生活。如今多种多样的新兴教学形式开始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开展实践活动便是其中之一。对学生来说,比起被动式听教师对简单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活动更为有趣,学生更愿意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获取知识,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本内的历史题材时,多多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与历史近距离接触,从而加深对相关历史的了解,并能够在了解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感悟。

如“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这章节知识,包含着我国近代以来广大群众为成立、发展和壮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众志成城、英勇奋战、艰苦奋斗的历史,值得学生好好关注和了解,建立起“复兴中华”的意识,感悟英雄烈士“为国牺牲”“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在讲授这章节知识时,为了让课本中的历史知识“活”起来,消除学生与这些历史知识的距离感,笔者开展了名为“祭扫英雄烈士墓,传承百年红色基因”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笔者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来到学校附近的烈士陵园,引导学生了解那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而牺牲的烈士,向学生讲解这些烈士英勇抗战的故事,并指导学生尊重英雄、祭奠英雄、学习英雄,通过诗歌朗诵、送花等形式,表达对英雄的情感。这样的实践活动,将宏伟壮大的近代历史知识变得鲜活了起来。学生通过了解英雄个体,更好地明晰了历史知识,能够更好地感受历史,意识到自己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明晰复兴中华之路的艰辛,从而能够产生更大的感触。这样,学生便能够更好地形成爱国意识,确立更为伟大的梦想,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三、通过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历史知识

学生可以进行知识学习的形式丰富且多样,小组合作便是其中之一。小组合作的知识学习形式,要求学生与小伙伴组成一组,以组的形式,深入探索知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深入关注小组合作这种学习形式,鼓励学生在合作中深入探究历史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效果,促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活跃度,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教师应该深刻意识到,要想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学习小组布置合适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比起被动式接受知识,主动探索知识更容易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具备探索精神。因此,在展开对学生的教学时,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题材,还会转化学生的学习形式,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探索历史知识。如“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这部分知识,主要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历史,明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形成“文化自信”。在课堂上,笔者会根据当下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借助书籍、计算机等渠道,探索我国古代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明晰我国古代科技的发明历史,掌握重要的科技成就,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做好汇总。这样,依据探索目的,学生便开始与组内小伙伴积极合作,进行相关的知识探索。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笔者还会着重关注学生的信息探索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引导,促使学生做好相关的知识探索。当然,在学生做好小组合作后,笔者还会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合作结果,并会就学生所探索的小组合作结果进行评价,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我国古代科技历史,形成文化自信,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增强历史素养。

四、创设相关情境,增强历史情感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目标,不仅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习到相关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发展能力。这是一个需要学生内化的过程,即学生需要在知识丰富、情感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增强历史情感,并提升自身的学习体验。情境教学方式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能够给予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基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以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通过文字、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给予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产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给学生“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帝国主义侵略者利用卑劣手段,残害中国人民、威胁中国主权”等历史内容展开课堂教学。我们在利用历史知识为学生创设相关历史情境的过程中,应该时刻谨记这样做的教学目的并不是激起学生的仇恨,而是让学生能够在了解真实历史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然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历史内容为学生讲解与“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相关的道德与法治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历史情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在情境教学中进行知识重点的引导和把握,让学生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汲取更多激励自己的力量,增强情感体验。

五、创设问题情境,提升课堂互动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本身就属于文学性比较强的知识,每个学生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时,教师应该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有效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教师在利用问题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教授给学生“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提取教材内容,挖掘趣味因子,创设悬念情境,并创新提问方式,让学生多思考。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请问大家在学习这部分历史知识时,可以联想到哪些具体事件是代表我国富起来强起来的呢?”问题的提出,很快就会引起学生的探讨兴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一小部分时间畅所欲言。在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室内巡回观察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具体想法和学习状况。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得出的答案进行评价,并给予学生鼓励,这样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六、重视反思和总结,增强学习效果

反思和总结是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环节之一。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深入关注并优化反思和总结环节,促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有效的总结,从而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让教师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反思和总结主要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以不断优化学习技巧,不断深刻掌握所学习的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笔者在深入渗透历史知识的时候,会着力关注反思和总结这个环节。如讲授“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这部分知识时,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笔者会鼓励学生多多进行总结,将所学习的传统美德复习一遍以加深印象,将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深刻地记在自己的脑海,并更好地践行到生活中。当然,除了总结,笔者还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即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传统美德的践行情况,说一说自己所表现得不好的地方,加以改正。除了反思相关的美德践行情况,笔者也会鼓励学生对在课堂上的知识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并明晰自己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错误的学习方法,进行一定的优化,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学习能力,让自身更好地应对下次的知识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材内的历史题材教学内容,主要的教育目的不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而是使学生知史、明史、感史,能够将从历史中所获取的思想,有效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能够将历史与当下紧密融合在一起,让历史与现实对话,从而学习并传承古人的美好思想,掌握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基于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基础上,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观念,并结合学生具体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优化教学思想和教育手段,从生活化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反思和总结这几个方面,展开对学生的历史教育,有效渗透历史知识,从而使教师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笔者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