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座大桥的传承

2021-12-02

江苏教育 2021年67期
关键词:建桥汇报大桥

周 蕾

一、教育背景

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南京长江大桥这座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独特的历史记忆和精神文化,入选了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南京长江大桥是民族志气、民族智慧、民族力量、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的建成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桥梁建设的新纪元,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和伟大的精神丰碑。我校位于南京长江大桥附近,班上所有学生都知道这座大桥,还有不少学生在大桥上行走过,他们觉得大桥雄伟、壮观,但对大桥建造的具体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并不了解,因此我设计了这节主题班会。

二、教育目标

认知方面:了解南京长江大桥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对其中蕴含的精神有初步感知。

情感方面:感受大桥的雄伟、壮观,增强对大桥的亲近感,体会到大桥建设者身上那种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

行为方面:不怕困难和挫折,学习大桥建设者身上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

教师方面:搜索南京长江大桥修建和重建时的各种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方面:登上桥头堡,观、写、画大桥;观看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全班分成6个小组,商讨内容,开展小组调查。(一组调查内容:南京长江大桥的选址原因、外形、意义;二组调查内容:南京长江大桥建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三组调查内容:南京长江大桥建造过程中令人感动的故事;四组调查内容:找找现在我国还有哪些了不起的大桥;五、六组调查内容:继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各种第一次创举)

四、教育对象

五年级学生。

五、实施过程

(一)认识它——美丽大桥价值高

1.教师导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自古以来,桥梁作为沟通两地的构筑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对自我的超越。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样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呈现南京长江大桥图片)

2.教师:同学们最近都陆续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那你认为这是一座怎样的大桥呢?

学生答案预设:雄伟、壮观、美丽。

3.教师:我们不仅寻访了大桥,也通过查阅资料,多方位了解了大桥。现在请第一小组同学以汇报的形式带我们进一步走近大桥。(汇报形式:小组成员画大桥。组长上台呈现他们共同画的大桥,进行相应汇报,其他人补充)

相关提示:作为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中国著名景点之一,每年来南京长江大桥观览的国内外游客不计其数。桥头堡作为大桥的主要建筑形象,几乎出现在所有照片里。南京长江大桥的成功建设,以及中国在建桥过程中发展出的低合金桥梁钢和深水基础工程等技术,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由于南京长江大桥的质量堪称一流,这支建桥队伍因此声名远扬,当初的十几位工程师也被各建桥工程部门争相聘用……

4.小结:南京长江大桥集“形象美”与“价值高”于一身。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感悟大桥形象美、地位高、意义大的特点,奠定对大桥的情感基础。

(二)学习它——从零到一到处处

1.教师过渡:然而,在这座大桥建造之前,外国人可不是这样看的。

PPT出示文字资料:1927年,国民政府重金聘请美国桥梁专家,评估在南京建设一条跨长江大桥的可能性。经实地勘测,美国的桥梁专家表示“水深流急,不宜建桥”“在南京造桥,不可能”。30年后的1957年,我们在苏联的帮助下建成了武汉长江大桥,与此同时,在南京建设跨江大桥也被提上日程。然而就在此时,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所有专家,并扬言:“中国人没有苏联的帮助,肯定建不成大桥!”

2.教师:在当时建造这座长江大桥到底有多少困难呢?第二组同学查阅了很多资料,现在有请他们上台汇报。(汇报形式:制作困难关键词,在座位上汇报,教师收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学生答案预设:地质复杂,水深浪急;沉井歪斜,桥桩可能会废弃;经费被压缩;没有好钢。

3.教师:从1958年到1968年,30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实际上遇到的难题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但是大桥依然建成了,这背后必然少不了一群英雄的人物。当年参与大桥建设者约达10万人,他们有总设计师梅旸春、总工程师秦方汉、桥梁专家李国豪、地质学家谷德振、固体力学家张维、结构工程与地震工程专家刘恢先、工程力学家钱令希、女桥梁工程师李秀芝等,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现在有请第三小组同学上台为我们讲述这些动人的故事。(汇报形式:小组代表讲故事)

4.教师:从设计到建造到守护,他们真的承受了太多。回看种种困难,再看种种感动,从建桥人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怎样的精神?

学生答案预设:自信、坚强、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永不言败……

5.教师:是啊,这种精神其实就是我们的红色精神。他们通过自己永不言弃、勇往直前、坚强自立的精神,将外国人眼里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因此,这座大桥也被称作“争气桥”。

6.教师: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为后代桥梁专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今长江上已有近百座大桥,在此感谢第四小组同学为老师提供的这些精美的长江大桥群像(出示图片)。2021年4月13日,《桥·家》杂技剧更是将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故事搬上了舞台,献礼建党100周年,以传承我们中国人坚强自立、永不言弃、勇往直前的红色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让我们在桥梁建筑方面有了多次创举,在其他很多方面,一样是排除万难,创造奇迹,红色精神处处开花。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听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的汇报。

相关提示:

1970年,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上了太空,这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0年)》显示,我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已超300颗。

1985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正式开建,1991年建成投入运行。核电站第一任厂长于洪福说:这个过程太难了,但是我们最终实现了零的突破。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升入太空,同时也把我们的国旗一起带进太空。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

7.教师小结: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无到有到强,这种坚强自立、勇往直前的红色精神从未改变过,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着伟大的梦想一直不断地奋斗、创造。而今天的中国,在这样的拼搏发展中,已然成了世界大国。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具体鲜活的人物形象中感知大桥建设者身上的伟大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三)传承它——红色精神我践行

1.教师过渡: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小学生需不需要这样的红色精神呢?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我叫张强,原来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很喜欢跳远,没事就练习。那次,学校开展运动会,我自信满满地参加了跳远项目,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看好我。但是在比赛时,我的腿不小心拉伤了,最终没有获得好名次。我很难过,觉得自己很差劲,怎么连跳远都跳不好。最近,我连学习都提不起精神了,成绩也退步了。唉,我怎么什么都不行呢?

2.小组讨论:如果遇到张强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学生自由讨论)

3.教师:你们说得真好!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种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满力量地去应对一切困难和挫折。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今天我们小学生是否需要红色精神”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将对红色精神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从而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猜你喜欢

建桥汇报大桥
农业废弃物的好氧堆肥研究进展
虫儿飞
相关论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下雨天,读书天
数鸭子
港珠澳大桥通行全攻略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自杀的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