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活动:为学生成长赋能

2021-12-02陈丽丽

江苏教育 2021年67期
关键词:荣誉感集体育人

陈丽丽 严 青

班级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建班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班级活动为学生构建体验浸润场,让学生参与其中,有所收获,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精神品质,在有效形成班级文化的过程中真正为学生成长赋能。那么,班主任如何用发展的眼光探寻班级育人活动的真样态,设计出充满赋能感的活动,使亲历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童年的美好记忆?

一、系统性活动设计——阶梯化全程育人

活动的策划应该体现班主任建班育人的目标,体现体系化、系统性。以小学为例,班主任只有系统体现六年的成长规划,将活动的目标、活动的内容、方式呈现阶梯化、系列化,才能最终达成教育追求。

具体而言,班主任在设计班级活动时,需指向学生成长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需关注学生成长的规律,将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经历的道德困惑,品行成长的难点、痛点化解为一个个系列化的活动,最终指向学生的成长;要充分关照学生的身心特点,阶梯化上升,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挑战,经历实实在在的成长与蜕变,使活动的过程成为学生美好的记忆,最终将育人目标化为学生的个人追求。

小学班主任在设计班级活动时,不同年级应各有侧重,强调系统性设计,如低年级聚焦习惯养成、学习方法培养和情绪管理,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中年级聚焦培养责任心,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意识、责任意识;高年级聚焦理想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升自立、自强的心理素质。

班级活动只有形成横向系列化、纵向阶梯化,而非零星点状开展,才能让学生在小学六年感受系统化的活动的同时,也体验着成长的拔节,活动才能真正为成长赋能。

二、体验性活动过程——卷入式深度育人

学生只有深度卷入班级活动,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得到成长。班级的每一项活动都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符合学生的心理期待,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全身心都能卷入其中,真正有所体验,有所收获。体验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班级活动要实现育人目标,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深度感受。

活动形态是班级文化系统的重要一环,也是为学生赋能的重要抓手,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动发展精神,因此,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有序地组织集体活动。例如:晨会课上组织“上周我来看”环节,从文明礼仪到卫生打扫,从上课听讲到作业完成,从课间纪律到课外活动,学生轮流上台点评。每月四周,每周的活动各不相同,有精选对话周、经验介绍周、时事点评周、微视频周,周周不同,一月一轮,学生自定,学生组织,学生主持。学生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人性场域完全释放了学生的个性气质和才情,班级成为学生生命获得绽放的空间,而班级整体精神气象也在活动中尽显。

同时,社会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班级活动的开发与创新。丰富的社会资源是学生向班级外探索的实践载体,对于学生的社会性成长、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组织学生将班级活动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素质拓展、校外参观等活动,由外向内来促进和激励班级凝聚力的增强,从而为班级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班级活动带给学生更多新鲜感,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成长性活动评价——凝聚性共振育人

学校组织的大型文体、艺术、科技等活动竞赛,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有效途径。这些活动有助于形成友善互助、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因此,班级活动的评价要关注学生集体荣誉感、个人自信心与成长力的建立。

如在传统的校运会中,学校可以联动班主任,一起设计能使更多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运动会比赛的评价多从集体的角度来开展,树立学生为集体增光的意识,把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关联起来,能促进班级凝聚力,也能提升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再比如,学校可设计针对班集体的集体评价项目,要求各班结合班级文化,申报集体奖项。班主任可将奖项评比与建班育人的目标相结合,引导学生一起明晰本班本学期的努力方向与具体的争优创先的方法,从而借助评价,为学生成长赋能,为班级进步赋能。

猜你喜欢

荣誉感集体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我为集体献一计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这是我们要的集体荣誉感吗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警犬集体过生日
浅谈班级集体建设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