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歌艺术特色与传承研究
2021-12-02王韫斐
王韫斐
河南民歌作为河南地域文化的一种,拥有着十分鲜明的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在民歌艺术发展的过程当中受到南北方地区音乐风格所影响,形成了逐句一格的河南民歌艺术风格。河南民歌的艺术风格从宋代至元明清时期都在快速地发展,与当地的本土戏曲艺术进行融合与碰撞,使河南民歌拥有了十分独特的戏曲性和艺术性,让河南民歌不论是从曲艺风格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十分丰富的内涵,成为河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但是从现阶段的河南民歌保护情况来看,在保护和传承方面还有着很大的欠缺。因此,保护好民族特色文化,加强对河南民歌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十分重要的。
一、河南民歌的起源与现状
从地理角度来说,河南紧临我国第二大河流黄河,因此也就获得了较为优渥的地理环境。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在历史上有非常多的王朝都将首都定于河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孕育了河南当地的经济和文化,使河南地区拥有较为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无论是地理上还是历史背景上,身处中原地带的河南拥有融合南北优秀文化的得天独厚的环境,奠定了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优质基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河南民歌艺术与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相融合,得到了较为良好的发展和传承,对南北方文化的精髓进行了吸收与借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河南民歌艺术文化形式。
在河南民歌艺术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作品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发展的,有不少河南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田间进行劳作的间隙所创作,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状况,再结合河南当地的艺术特点进行演唱。由于这些河南民歌内容和曲风上与人们的生活拥有着较为紧密的关联,因此在口口相传中,河南民歌艺术也经由劳动人民进行了十分广泛的传播。随着河南民歌艺术不断地发展,不断在河南地区开始普及和流唱,加上宋朝宋词等诗词文化的发展,为河南民歌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宋朝给河南民歌的发展带来了巅峰,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诗人和词人,留下了非常多的文学作品,给河南民歌的创作带来了十分夯实的基础。在宋朝丰富的文化土壤的培育下,围绕着宋朝都城开封为中心,河南民歌文化开始向世界散发出属于他的独特魅力,形成了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河南民歌艺术,同时随着河南戏曲艺术的发展,也让河南民歌拥有了更加独特的属性。
正是基于这种文化背景和资源的发展前提下,河南民歌成为一种独特的传统艺术发展形式,随着以民谣歌谣等形式进行传播,河南民歌这种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也得到了较为良好的发展。从河南民歌当中就能够发现河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和特点,成为一面反映当时社会文化的镜子。加之河南民歌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创作和传播,从而也有了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劳动人民也在日常生活当中不断参与到河南民歌的创作和演唱当中,将大量的情感生活与历史典故与河南民歌进行结合,形成了一种能够容纳世间生活万象的艺术形式,对历朝历代的河南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反映。河南民歌不但是艺术上的瑰宝,更是研究河南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承载着河南地区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及种类
(一)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民歌是拥有极强地方特色的一类艺术形式,是用来区分不同地区艺术风格的重要标志。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色彩都有着差异,同时又存在着共通之处,他们互相影响着也互相产生融合。所以,就民歌的地方色彩来说,一直是很多艺术工作者所重视的。就像一些通过方言来演唱的歌曲,在当地人听来会十分“接地气”。这些“接地气”的演唱方式和内容共同组成了当地民歌的地域特征,民歌大多都是通过口语化的方言发音,利用当地的方言土语从而形成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对于各种音乐形式和题材来说,语言因素是其地域色彩区分的主要条件,在这些音乐作品当中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
不同的语言环境也会孕育不同的生活交流方式和风俗习惯,而河南民歌就是在河南地方方言的影响下而形成的特色文化。民歌能够承载我国音乐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利于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拥有其他形式的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地方方言是当地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的重要信息传播工具,能够直接反映当地群众的生活面貌、性格、思想,成为地域文化重要的审美因素之一,能够极大地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对于地域文化作品的研究,大多也都是首先通过语言的研究来进一步开展的。
河南地域大多都是以中州语系为主,也被称作“中原官话”。河南民歌作品也离不开这种语言,“中原官话”对于河南民歌的影响也是最为直接的。其中河南民歌的语言最为突出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着重字的尾音。如河南民歌《摇篮曲》里“娘”字;②是个别字的韵母上。如河南民歌《摇篮曲》里“别”发“bai”的音;③儿化音的使用,有着非常多的儿化音节词语。如河南民歌《摇篮曲》里“娃”儿化音成为“娃儿”;④使用很多的方言。如河南民歌《摇篮曲》的河南方言“赶明儿”等。
除此之外,河南民歌在用词上也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用词作为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首歌曲的灵魂所在。而河南民歌的用词是通过正词、形容词、语气词等内容组成,语气词负责情感的表达,在演唱的过程中也被叫作“衬腔”,是一种具有非常强表现力的演唱方法,在演唱中使用“衬腔”能够极大地提高整个演出的趣味性,同时也更加富有地域特色。还有的河南民歌演唱会在过程中结合当地的语言节奏以及习惯使用大量的衬词与虚词,能够起到一定的美化语言、增强风格、调节气氛、抒发情感的作用。
(二)河南民歌的种类
对于民歌种类的划分在研究民歌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参考以往民歌研究的文献来看,现阶段对于河南民歌的演唱方式可以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低腔山歌三类。同时这三类山歌的演唱方式也被运用到了河南其他的民歌当中,因此也可以参考这种分类方式将河南民歌划分成高腔唱法、平腔唱法和低腔唱法三类。
第一,山歌是高腔唱法最为典型的体裁,山歌在演唱时一般都用较高的音调以及比较自由的节奏进行演唱,同时辅以喉头颤音和衬词起腔作为音乐的起承转合。比如传统山歌《一轮红日照山河》《慢赶牛》等都富有山歌的特色,高亢明亮、婉转动听。
第二,平腔唱法大多都是以灯歌作为主要的形式,在演唱的过程中更能够结合歌、舞、乐一起表现出来,是民间生活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反映当地载歌载舞的风俗习惯。在传统的灯歌赛歌会上,不少群众都通过自己创作的歌曲现场即兴进行演唱,曲风朴素内容充满情感。平腔唱法的传统优秀作品有《云彩舞》《竹马》《九莲灯》等,这些大多都是被用作旱船的曲牌,更是基本的曲调。除此之外,平腔唱法还结合了不少民间小调作为灯歌,让整个唱法更加迥异独特。
第三,低腔唱法是以小调为主的,在形式内容上丰富多彩,同时也拥有着非常多的创作题材,被广泛应用在民间的社交以及抒发感情当中,能够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低腔唱法有很多反映爱情的作品,像《一朵茉莉花》《茶山歌》《四季相思》等,拥有着广泛的受众,被男女老少所喜爱。同时还有一些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调,如《放风筝》《对花》《采茶歌》等,在旋律上十分动听。经过上千年历史的传承和演变,现如今低腔唱法的小调大多都为上下句或者四六句,而曲调以及唱词都是固定的,在演唱的过程中也会使用衬字、衬腔作为修饰,同时辅以乐器进行伴奏,整个演出过程十分赏心悦目。
三、河南民歌艺术保护传承的有效对策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传承方案
河南民歌艺术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所以任何传承保护工作都要建立在这个特征的基础上,从而开展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方面要结合国内外优秀文化保护案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传承方案,在计划层面提高河南民歌艺术整体保护的重点,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需要政府主导,通过立法来建立完善的保护法律法规,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具有规范意义的法律依据,让河南民歌艺术的保护做到有法可依。
最后根据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做出及时的应对和改变,以此提高整体方案的可行性,将传承和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河南民歌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工作
要想保护好河南民歌艺术,现在最基础的工作内容就是针对现存的河南民歌进行普查、抢救、整理、研究。同时根据普查的结果画出相应的分布图以及传承人的统计表,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手段,将这些资料进行储存和保护。
除此之外,还要针对这些民歌艺术资源培养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完善民歌的传承人才培养,建立河南民歌传承培养体系,以此保留具有地域特色的河南民歌、抢救濒临失传的民歌、培养演唱艺人。
四、结语
由于河南民歌拥有着十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在保护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进行重点保护。同时,河南民歌也十分具有研究价值,需要专业的研究学者以及专业人士进行保护和传承,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和传承措施,真正将河南民歌艺术的保护做好,不让河南民歌文化消失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