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
——关于美的本体论研究

2021-12-02朝柯力

艺术品鉴 2021年14期
关键词:哲学美学美的

朝柯力

从史前到现今,无论东西,艺术一直扮演着存载信仰、留存肖像、记录生活或抒发心中之意的角色,对于艺术的定义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何为艺术,一直是古今不少学者探讨的话题,而要深入地解释何为艺术,无疑要从经验、历史与哲学等多个维度展开探讨,笔者在此从哲学的维度对何为艺术展开讨论。

美是艺术最强烈直观的一大特征,艺术又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从美学的角度来探讨艺术,无疑是最为直接的一种方法,即可追溯到研究美的本体论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寻其根源,都很容易追溯到哲学,理性与感性是人固有的两大心智能力,理性的代表是科学,而感性的代表则是艺术。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从这一维度出发,美学,即艺术哲学、感性学,即人类感知思维研究的集中体现。谈及哲学与美学,必然要谈一下美学与哲学间的关系。哲学,从词源的角度分析,由philem 与sophia 两个词构成,即“追求”与“智慧”,即爱智慧。“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这里所说的“求知”就是“爱智”的意思,那么什么又是“智慧”呢?在希腊哲学文献中,人们把最完满的德行,最娴熟的技法,最精确的科学都称之为智慧。我们可以说哲学是智慧,关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智慧。有哲学家认为,哲学即是研究真善美的问题,真,就是逻辑学;善,就是伦理学;而美,即是美学。以此美学与哲学的关系,笔者不妨要从“美与真”“美与善”以及“美与真善的统一体”这三种关系来研究美的本质。

一、美与真的关系

何为“真”,“真”即是现实生活中的逻辑学。“自然者,道之真也”,它指代着客观物体运动、变化、发展中表现出的内在规律性,是一个认识范畴。“真”是指“真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及其运动的规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人们求知的对象。牛顿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物理学知识是真理,由于它们在不同层次上揭示了宇宙的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被列宁称为真理,由于列宁认为它真实地揭露了人类社会运动变革的规律。

在西方文化中,科学是主体,他们追求真理,以真为美。这与西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科学的意识逐渐得到培养。亚里士多德曾说:“求知不仅对于哲学家是最快乐的事,对于一般人依然,虽然一般人享受求知之乐较浅。我们所以乐于观赏画像,是因为我们一边看画,一边在求知,在推断每一画像为何物,譬如说,这是某某。”这是人们在生活中习惯于考虑事物的真实面目的现象。黑格尔说:“美与真是一回事,美本身必须是真的。”由黑格尔的观点可以看出,美的存在要以真实存在为基础,也就是说美必然要依附于现实生活中某个真实事物的形象之中,以客观真实事物为媒介和载体,否则美只能是虚无的幻象。即便是抽象或者超现实作品,也必然是依存于某种真实的社会背景或思想的。20世纪90年代之初,中国GDP飞速猛涨,人在繁华中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艺术家结合这一现实社会背景,《无题》中每个人都一样,表现出那个时代的荒诞感,长久面对笑的时候反而会流泪,人性背后的无力,集体无意识,正是更加深刻地描绘出了中国人在那个时代的心灵困境。因此,美的产生亦要以对真的认识为前提,若是没有对真的认识,像雷电磷火等许多自然现象还会被认为是神怒天怨的滑稽之谈,便毫无美感可言。“从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上讲,美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优越品格在它身上的感性显现,美是客观世界本来就有的东西。马克思肯定地球的自然发生学,反对地球创造说,同样,马克思也肯定客观事物的美最初都是自然生成的,如说金银的美在于它们‘天然的光芒’色彩”。

但真的事物便一定是美的吗?其实不然,虽然美是真实的,但真的事物不一定就是美的。无论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还是客观规律,他们自身都是无所谓美丑的,人们求知的对象,引导人们探索世界的真理也是无关美丑的,所以美是在真的认识上的情感追求,是以真为基础的一种精神创造,就像《红楼梦》不在于它所描写的故事是否真实,而在于它所虚构的故事本身是否合乎情理,具有逻辑性,它是来源于艺术家对真实生活的深刻感受,以情感创造出艺术的真,从而使艺术的真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成为现实的升华。

二、美与善的关系

何为“善”,“善”即是生活中的伦理学。在苏格拉底的伦理学研究中,善的本质就是实现自身的目标,就比如鸟儿实现飞翔的目的,骏马实现奔腾的目的。这是一种现实性对目的性的肯定,换言之,“善”是主体实践活动中本质力量的肯定性实现。鲁迅在谈及“真善美”作为文学批判的美学标准时,把“善”解释为“前进”的意思,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即善有利于社会进步。由此可见,“善”必须是积极向上,对于实现人类社会价值具有促进意义的。

中国文明传承五千年,在审美文化中已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极为强调以善为美,宋代徐铉注《说文解字》时说:“羊大则美,故从大。”在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时候,物质需求,尤其是生理需求是人们最迫切的需求,因此物质享受与审美是难以割舍的,这与鲁迅的观点亦有异曲同工之处。

以善为美的审美习惯在中国的艺术创作中根深蒂固,基于这种审美主张,“我国很早就在审美实践中创立了审美‘比德’说,即评价美与不美,必须和人的德行、善行联系起来,以德为美”。在以善为美的指导下,我国的艺术作品积极反映现实生活,张扬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传扬好的精神品格。如顾闳中所作的《韩熙载夜宴图》,虽在创作的政治背景上有着不同的说法,但皆是表现了对官员沉浸于在纸醉金迷的夜宴行乐的批判,不仅体现那个时代的风貌,同时又反过来加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但反过来,善也不一定就是美,只能说善是美的前提与归宿。集合前面所说,善通常被定义为“有用”或者“有道德”。《威伦道夫的维纳斯》体态臃肿,但她在那个时代是美的,因为她象征着强大的生殖繁衍能力,顺应了时代需求。而我们平时夸一个女子长得美,却似乎和善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现实中的善和艺术审美中的善还有着一定的区别,艺术中的善恶与艺术中的美丑是两回事,艺术中的好人或坏人只是“好人的形象”或“坏人的形象”,所以在艺术作品中,形象的美丑更在于形象是否成功,而不在乎所塑造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就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麦克白是美的,曹雪芹《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也是美的,艺术最为在乎的,是最后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是否是善的,在这里,善只是作为创造美的前提与归宿。

三、美是真与善的统一

美不是“抽象”的东西,美和真有一定的联系,美的东西一定死提炼了生活的真实面貌,真和美难分难舍,没有真,也就没有美;美与善也是联系在一起的,美的形象总是赋予着艺术家的情感与理想,而这一情感与理想正是美好社会理想的反映。许多美的作品,就好比岳敏君的《无题》系列是借真实的社会现象反映出他对社会的批判与美好的向往,《韩熙载夜宴图》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等作品也是以真为基础表达善,这些美的作品都绝非建立于单一的真或者单一的善而可以成就的。

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通过化“真”为“美”和化“善”为美达到真、善、美三者的融合统一。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被视为伤痕画派的一个重要代表,是一幅典型的乡土写实主义作品。画中人物头裹白布、手端破旧陶碗且在阳光照射下满脸黝黑,他脸上有着似岁月的刀刻出的又似五线谱的皱纹,眉弓上有着如清晨叶片上的露水,大粒而欲滴的汗珠,还有凸出的眉弓与凹陷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宽厚的鼻翼以及鼻梁右侧粗黑大颗的苦命痣,仅剩一颗门牙、半张的嘴、干裂的唇和手中端着的这碗浑水,形成呼应,在父亲的左耳上,夹了一支圆珠笔。这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农民已经是有文化追求的农民了,同时也是活在苦难中的农民。这正体现了艺术作品中的真,真实的形象深入人心,产生了审美共鸣,这一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普通农民形象,体现了人物形象外在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美,反映出艺术中的善,进而以真善的统一达到较高的审美。

1987 年,黄永砯把艺术圣经《现代绘画简史》与《中国绘画史》一起丢进洗衣机,中西艺术搅拌两分钟后变成了一堆纸浆。黄永砯让洗衣机充当思考家,而思考的结果则是“一堆纸浆”被放在一块碎玻璃上,进而碎玻璃放在一个纸箱上。对于这件作品,黄永砯的解释是:“在中国,一提到中西两种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经常会讨论哪一个对,哪一个错,或者如何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在我看来,把两本书放在洗衣机里洗两分钟,意味着比设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更有效,比无休止的争论更恰当。”从这一角度讲,随着时代发展,多元的社会越来越讲究中西文化的交融,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出现了许多像吴冠中、林风眠、翁凯旋等结合中国文化思想创作油画的艺术家,他们将本国传统的人文精髓注入油画之中,形成具有独特审美内涵的中国油画。西方文化思想中的求真,东方文化思想中的求善,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推进了当代艺术的审美发展。

至此,真善美三者的关系已然明了,“美是真与善的对立统一,即自然规律与社会实践、客观必然与主观目的的对立统一。”美必须以真、善为前提,真是美的物质基础,善是美的道德内涵,美是真与善的终极追求。真、善决定着美,美又反作用于真和善,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美都是真与善的高度对立统一,在程度上都高于单纯的真或单纯的善,其本质即是人与自然,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的和谐、交融与统一。只有在感性与理性上各得其所,集真、善、美于一身,集知、情、意于一体,才能创造出令人感同身受的,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美。

猜你喜欢

哲学美学美的
盘中的意式美学
菱的哲学
打破平衡
外婆的美学
好美的雾
小包哲学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