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界画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启示
2021-12-02傅雨濛运迎霞
傅雨濛 运迎霞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
中国现代城市空间的营造多受西方规划体系影响,传统居住聚落形态特征逐渐弱化。传统村落由于沿袭了古代村落空间布局、建筑形态以及人文特征,而成为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载体。有别于以自然景观为主体、重写意、重笔墨技法的山水画,界画以界尺引线、建筑为主体,写实还原建筑物特征的同时不失对自然的描绘,以及对建筑内外所承载的人群活动、风俗文化的记录,因此成为传承建筑技艺,记录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智慧的宝贵资源。本文探究界画中的建筑文化及人文价值,以作为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指导,学习界画中的建筑技艺,吸取古代自然观精华,响应人们对传统生活习俗和社会活动的向往,增强村落保护中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一、精工匠心传技艺
“观画之术,唯逼真而已,得真之全者绝也,得多者上也,非真即下矣”,追求真实的画作评价标准和《营造法式》等建筑修建法式著作的流传,为两宋界画的兴盛创造了审美环境基础。界画中建筑的形体以及细节可以做到“折算无亏”,成为追溯古建原貌的重要参考。极其严谨的规范要求提高了界画入门的门槛,文人肆意笔墨寄情山水的自由快意不愿受到界画所谓“匠气”的束缚,导致界画在中国画中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然而,界画体现的是尚真求理的“匠心”而非“匠气”,“游规矩准绳之内而不为之所窘”。《清明上河图》《秋窗读易图》《寒林重汀图》《山庄高逸图》等画中细致刻画了悬山顶、覆瓦斗拱、格子木窗的建筑结构,明堂居中,卧房在侧,形成“一字型”,一主一偏形成“折尺形”,连廊串联前后屋的“工”字形等多种类型的建筑组合方式,清晰展现了城、乡生活生产方式的差异下内向型院落与外向型无明显院落的民居形式差异,展现了极具地域特征的民居式样,同时画面不乏生机灵动。
传统村落最重要的遗产价值首先即建筑遗产。富有地域特征的村落包含了如合院、吊脚楼、马头墙、土楼等结构精巧、造型多样的建筑形式。村落保护首先是对建筑的修缮、村落空间肌理的保护,借助界画中留存的珍贵建筑信息,可以更加准确地使用传统手艺修补破损,复原雕饰,展现更加纯粹的传统建筑风格。注重院落、村落空间秩序,梳理村落道路肌理,学习界画“深远透空”的空间感塑造,强化重要建筑的轴线序列。借助数字建模技术,构建数据库,模拟展现原始风貌场景,并可以对未来保护意向进行模拟展示。
二、田园向往续哲思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写道,“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山水“得亭榭而明快”,“有人居则生情”,建筑给予人身体与心灵的庇护,成为人与自然间的桥梁。王维在《辋川图》中描绘了辋川亭台楼榭被群山和河水环抱,高远的视角下建筑仿佛远离喧嚣的一处世外桃源,泛舟河面,凭栏远眺,对田园自然的向往和喜爱之情呼之欲出。
“人受天地之中而生耳”,“山厚人肥,山宁人驻,山顺人孝”,古人选择居住场所时基于中华文化中宇宙观、自然观影响下的判断,对于自然心存敬畏,讲求人、建筑与自然三者的融洽。界画画面以建筑为主体,所处自然背景的选择呈现出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生态哲学与风水观念。村落“枕山环水面屏”,“负阴抱阳”,院落内依“五位四灵”落位建筑,因地制宜选择建筑材料及适宜的建筑形式。“凡民居,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柳塘钓隐图》中南方民居半掩于柳荫,《千里江山图》中住宅背山面水,多以简单的梁柱式结构加以丰富的空间组合,《四景山水图》是西湖边富庶人家折尺形亭廊,《雪窗读书图》则是乡野农居的茅顶土墙,力求在自然中不显得突兀,色彩与环境协调以获得舒适的画面氛围。
为配合快节奏城市生活的需求,城市空间的设计以综合、高效、集约为重要标准,传统村落则成为田园“慢生活”的栖息之处。文人雅士在画作中寄予的诗意田园情怀,也是现代都市人群的心之所向。“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林泉之志……山光水色……岂不快人意。”村落保护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便是过于简单地利用城市建设模式对村落进行“统一化”维护,使乡村与自然疏远,淡化了村落的建筑及风貌特征,逐渐将村落推向小型“城镇”模式。保护传统村落应将村落还归当地自然环境,选择当地木、竹、石材或砖瓦进行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修复,延续其农业劳作为主的生活方式下与自然模糊的空间界限,不破坏村落内及外围的自然水系、植被,院落内部通过小型植物造景,保留人与自然最近距离的接触机会。
三、崇礼重道爱生活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者和见证者。界画中对礼制文化、世俗生活的记录使其更多了几分烟火气。
《周礼》中将建筑视为“礼制仪式”,梁思成有云:“建筑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界画展现了皇家建筑和民居中严格的等级差异,包括屋顶形式、建筑体量、建筑结构、排列次序。城市中建筑以瓦房合院为主,院落内向轴线对称,建筑悬山屋顶,少量歇山,自院门向内建筑功能及居住的家庭成员地位逐步上升,并依据五行和风水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方位,“北屋为尊,两厢为次,侧座为宾,杂物为附”,家族人员被安排于院内固定的房间。传统乡村民居则更加外向,无明显的院落,建筑空间布局相对自由。《清明上河图》中城市因商业功能而逐渐出现了上宅下店、前店后寝的混合功能建筑,乡村住宅为更好地适应农耕需求,临水或乡间小路分布,更加自由和简洁。
界画中的市井场景与生活习俗刻画,“状其土俗繁浩”,“其风物气习,备见政和间流宕浮糜之俗”,展现了浓厚的世俗喧嚣之气。《矾楼夜市》《南乡旧梦》里各行各业人物的形象、动作、神态被细致刻画,将观者带入了江南水乡的生产、生活场景,《七夕夜市图》《清明上河图》则尽显都城的商业繁荣。
当代的建筑早已跳脱了阶级差异的束缚,仅以使用功能进行建筑类型划分,但传统村落中建筑传承的礼教文化,构筑物、装饰物中颂扬的优良品德,是古村落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修身、齐家”的家训,伦理纲常、尊卑之序可以通过对具有特殊含义的建筑单体或空间的保留得以世代传承。建筑不是冰冷孤立的摆件,是连接历史与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村落承载的是一方文脉、一份乡愁,风土民情使得传统更具亲切感,更易引起共情。村落保护中应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民俗文化资料,保留传统风俗、节庆仪式,将文化遗产依托于建筑等物质空间载体而得到延续。借鉴散点透视、移步换景的手法,在更低视角下对村落进行全景的空间推敲,结合村落步行导向的优势创造更加丰富的场所体验。
四、结语
“不同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赋予建筑以民族性……它的形象往往会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反应”,思成一席话道出了建筑与人、建筑与文化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村落像凝聚古代文明和先人生存、生产、生活智慧的“活化石”,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建筑技艺、审美情趣、文化情怀与世俗生活,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可替代的独立性。界画画家通过扎实的建筑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到的审美能力、独立的思想,在山水画的自由与专业法式制图的严谨间找寻了一种独特的平衡,将真实的建筑与生活场景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记录流传。本文通过挖掘界画的科学性、文化性与艺术性特征,探讨其对于当下传统村落保护的启示。先进的技术手段是物质空间缝补的有力工具,而如何将文化和传统智慧、传统艺术更好地融入保护工作,有待更多的思考与探索。美丽乡村工作不仅是改善村落基本生活品质,人居环境、生态文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传统村落更为重要的历史责任。通过本文,可以为村落保护提供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思路,为未来乡村乃至城市的空间建设提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