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敦煌石窟艺术”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中的思考与探索

2021-12-02潘海霞

国画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敦煌石窟敦煌思政

潘海霞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一、敦煌石窟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常书鸿先生曾经指出:“敦煌艺术是一部活的艺术史,一座丰富的美术馆,蕴藏着中国艺术全盛时期的无数杰作,也就是目前我们正在探寻着的汉唐精神的具体表现。”[1]据数据显示,敦煌“至今仍保存着735个洞窟,其中包括45 000平方米壁画和2415尊泥质彩塑,涵盖文化、艺术、科技、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层面,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2]

敦煌艺术的表象下面以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方面,敦煌石窟的壁画和塑像以其丰富性、系统性,让我们了解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融合过程中的汉化进程。另一方面,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敦煌石窟在上千年的开窟修建过程中,艺术形式的发展演化受到古印度、中亚、西亚等域外艺术样式的影响,始终立足本土艺术传统,上承两汉魏晋,吸收南北朝样式,融汇唐宋美术风格,终成璀璨的敦煌明珠,佛教艺术面貌独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把敦煌石窟元素融合实践教学,积极探索专题式教学,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维度探究,既回望历史又紧贴现实,找准契合点,建立生成性的、有机互融的教学方式。《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要“构建全面覆盖、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3],将其中内蕴的精神高度和文化内涵内化于心,提高文化自信,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培养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

二、敦煌石窟艺术在高校艺术课程思政中的思考与探索

专业基础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艺术基础知识技能和树立文艺初心的重要阶段,将敦煌石窟艺术引入基础教学,挖掘其隐性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在获取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和人文道德意识。以此推进高校本科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构建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课程思政体系。

1.传承与创新相统一

将建筑、彩塑、壁画融于一体的敦煌石窟艺术独具魅力。樊锦诗先生说:“敦煌石窟艺术,是在传统的汉晋艺术基础上,吸收融合外来艺术的营养,创造的具有中国风格的民族民间佛教艺术。”[4]

由北凉、北魏时期石窟的彩塑和壁画里西域风格明显的佛教造像,发展到唐代中国化的造像形式,这个演变过程实际是一个由碰撞、吸收、融合到再创造的过程,这正是要让学生有深刻认识的一点,佛教艺术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敦煌艺术的造像也有了质的变化和飞跃。

传承与创新,这就要求文艺创作者既要学理深厚,视野开阔,从理念到规则,从溯源到创新,理清中国传统、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对文艺创作的价值,又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才能创作出具有自由性、独创性的作品。

2.审美与练术相统一

敦煌石窟是“画在墙上的图书馆”,为我们寻找创作灵感和语言形式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优秀范例和资源。从艺术的角度看,造型、色彩、笔墨、线条、肌理、比例等形式语言与创制技巧,每一类都自成体系,可供我们从其丰富系统的资源中学习,磨炼、提升审美与技艺。

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画的颜色采用天然矿物质原料,历经千年,时至今日色彩依旧鲜艳感人。十六国北凉时期色彩凝重热烈,北朝时期清新、明快、艳丽,隋唐时期色彩绚丽、华贵堂皇,五代、宋、西夏时期颜色鲜艳柔丽,元代清淡典雅。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色彩特色,但都瑰丽灿烂,每一座洞窟,每一铺壁画,色调的搭配使用都呼应统一。丰富的色彩表现,传统的赋色规律,是我们后辈学人在艺术道路上取之不尽的宝库。

汲取中华美学的精神营养,是提振当代文化艺术的必要条件5。敦煌文化在以佛教内容和形象为载体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特有的审美方式,洞窟里的壁画、造像将文化与历史美妙融合,让历史与哲思相得益彰,生动、丰富、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元素融入实践教学,在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审视社会文化,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并且把这种欣赏美的能力扩展到人生、启智和润心。在专业与文化之间搭建一座桥,结合专业要求和时代条件,创作出文艺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作品。

3.文脉与信念相统一

敦煌石窟艺术是多民族文化艺术形式、语言、技法的集大成者,它是熔铸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的艺术宝库,反映出中国文化巨大的包容力和向心力。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敦煌石窟艺术的民族风格是美术工作者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下以中国文化为本,兼收并蓄,促使外来艺术中国化的钥匙之一。

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除了再现敦煌石窟艺术的神韵之外,更重要的是吸引学生体悟文化遗产的韵味,激发他们自觉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培育文化之根,铸造民族之魂。中国文化的有序传承掌握在学生手中,未来的继承发扬更是由他们来担当。

了解敦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让这片珍贵的文化遗产可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通过学习敦煌艺术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维护、继承和弘扬,守护传统文化,重要的是建构精神领地,守望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根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华传统文化兼容万物、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只有强大的文化自信才能催生这种强大的包容性。在文艺创作中坚守中国精神、立足中国文化,是我们从容面对风起云涌的世界文化冲击的底气和基石。

4.修艺与修心相统一

把敦煌的价值落实在更具体的地方,临摹作为一种媒介、一种技巧,将古人的笔法、墨法、用色、构图,理解领会然后运用自如,娴熟运用到能为自己的美术创作服务,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形成自己的风格。用临摹的手段让学生去跟古代的工匠“面对面”,去探触他们在限制中永不停歇地创造的精神和力量。这种已然在敦煌这片土壤中开花结果的精神,成为激活内心创造性的情感,正是激励我们在创作中要始终保持创新向前的动力所在。

思想和价值观念是文艺作品的灵魂。学养、修养、素养的提升才能抵制低俗、媚俗、庸俗。第257窟西壁的《九色鹿本生》《沙弥守戒自杀故事》,北第428窟东壁门南侧的《萨太子本生》,第285窟南壁的《五百强盗成佛图》等众多佛教题材的表象之下,是惩恶扬善、舍生忘死、扶助弱小、坚守品格、行善积德、揭露邪恶,具有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意义。蕴藏在作品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不再是以强制性和理念化的形式灌输,而是在提高人的审美认知的时候,图像对感官的冲击,入眼、入脑、入心,潜移默化地实现道德内化和心灵塑造。

敦煌壁画的内容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走向更高的向往和追求。在尊重原有课程的学理框架、文化框架的基础上,以贴切的方式自然地连接思政价值与专业语境,以实现专业话语体系与价值话语体系两者的有机融合。实现价值观教育和专业课知识传授相统一,在完成技能培训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育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三者相统一的美术工作者。

三、总结

从敦煌到现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传播普及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日常基础教学之中以不懈的点滴之功启迪学生的思想,温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人生。志高,志远,脚踏实地,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统一,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植入广大师生的灵魂中。

注释:

[1]常书鸿.敦煌艺术与今后中国文化建设[A].常书鸿文集[C].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85

[2]生活月刊.敦煌:众人受到召唤[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9

[3]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M].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20-06-01

[4]樊锦诗主编,吴健摄影.敦煌:丝绸之路明珠 佛教文化宝藏[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09

[5]中华美学精神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N].人民日报,2015-03-04

猜你喜欢

敦煌石窟敦煌思政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石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亮丽的敦煌
思政课“需求侧”
绝世敦煌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回鹘·西夏·元代敦煌石窟与民族文化研讨会”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