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练好“三步曲”,追本溯源识用同音字
——低年级语文同音字教学例谈

2021-12-02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江村实验学校叶娟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同音字三步曲字义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江村实验学校 叶娟芳

同音字是指语音相同但字形、字义不同的字,在汉字家族中占了很大比例,它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刚开始学习汉字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区分同音字是非常困难的。他们的识字量少,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又弱,在书面表达时常常用错字,可以说学生笔下的“别字”大多都是来自同音字的张冠李戴。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辨别并准确运用同音字的能力,是低年级语文同音字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趣识音形:初知同音字

一年级上学期,学生首先学习的是汉语拼音这一辅助识字的工具。在开始教学音节时,教师就可以渗透“同音字”这一概念了。

如教师在教学第一个声韵母拼成的音节“ba”(阴平)时,引导学生说音节词,学生就可能会说“猪八戒”的“ba”“七八九”的“ba”,也可能会说“巴士”的“ba”“巴掌”的“ba”。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用笔在黑板上书写这两组汉字词语,并骄傲地告诉学生,中国汉字就是这么了不起,汉语拼音声韵母配合只有400多个音节,加上四声调也只有1200多个音节,但是汉字多达9万多个,即便是常用汉字也有7000个左右。因此,聪明的中国人运用同音异形的汉字进行记录,在书面表达上巧妙地区别了同音字词,这是拼音字母无法做到的。

教师在学生的心田里种下一颗奇妙的同音字种子,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的兴趣,为后期的识字教学埋下伏笔。

二、巧辨形义:认识同音字

汉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象形字还是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其字形与字义都是相关联的。因此,在一年级刚开始学习汉字时,教师就要学会追本溯源,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构字的依据和组成规律——字理,加上识字量的提高,学生对同音字自然能够区别清楚。

1.图文联想法

象形字是最早的造字方法,是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属于表意文字。因此,教师在教学象形字时,通过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与字形、字义之间的联系。如汉字“木”,就像一棵树:中间一竖,上部是主干,下部是主根,主干上向左右斜伸的是枝丫,主根下向左右斜伸的是支根。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木”字的甲骨文字体,像一棵树;再讲解“木”的本意就是表示树,后来引申为木头、木料或其他木质物器具件。学生理解了“木”的形和义,掌握了“木”字的构形原理。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树木的名称或者木质器具的名字,发现都会带有“木”字,说明这些事物都与树木、木头有关。

这样的教学方法非常直观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识记汉字,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效地帮助学生“见形知义”,还能推知一系列的相关汉字。

2.偏旁比较法

在汉字中,形声字占有很大的比例,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我们常常会称有相同声旁的字为家族字,如“晴、情、请、清……”在这个家族中,“青”是基础字,其本义是蓝色、蓝色矿石或草木的颜色,延伸为青绿色的草、未成熟的农作物等,又可以形容茂盛或年少的样子。在教学这组生字时,教师首先要教的就是“青”字,引导学生知道“青”与颜色有关,“青草”“青蛙”都是青绿色。而在“青春”“青年”两词中,“青”则表示年少的样子,就像这青绿色的草正是生长的好时段。这样联系起来,学生就容易记住相关的字词。

大部分的偏旁都是表示字义的。如“氵”,表示与水有关,学生知道这点,记忆“清”就非常简单了,“清”与水有关,“清清的河水”形容水的干净,“清洁”表示用水清洗过后的干净洁白,从而可以推知“清白”表示干净纯洁,没有污点;“清楚”是因为干净而看得明白透彻,这些字都能将字义和“氵”联系起来,那么在运用的时候,也就不容易弄错了。再看同音字“晴”和“情”,日字旁与太阳有关,那么“晴天”“天气晴朗”当然用日字旁的“晴”,而“忄”是由“心”演变而来,古代人认为心脏主管人的思想,所以“忄”旁的字大多与心理、情感有关,如“心情”“友情”等。

因此,教师在教学汉字时,一定要做好功课,查阅汉字的来源,特别是在教一些基础字时,一定要把汉字的字理、字义讲透,引导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这些字根,再将偏旁与字根合理地联想到一起,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这些汉字的字义。学生以后便能无师自通,在词句表达中也能对汉字运用自如。

3.想象创编法

经过历史的演变,很多汉字跟造字最初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部分繁体字已经简化,比如“聽”简化成“听”。如果也要去探究字源,那么就有点迂腐了。那如何辨别同音字“听”和“厅”呢?我们不妨来创编一下:“听”左边是“口”,表示有一张嘴在说话,右边的“斤”,想象成一个人站立着侧着耳朵(“斤”字的第一撇)听对方说话;而“厅”,厂字头就像房子的屋顶,下面的“丁”则表示人,联系起来,可以说“厅”是有人住的房子,再结合词语“餐厅”“客厅”等常用词语,学生就能很好地区别了。又如:“工”“公”也是低年级学生特别容易混淆的字,笔者在教学时,喜欢将“工”解释成工厂里的一台机器,于是以“工人在工厂里工作(做工)”这样的句子帮助学生记忆“工”字。而“公”,根据第一个常用义项指跟男子或者雄性有关,笔者就引导学生将“八”想象成男子的两撇胡子,从而掌握词语“公子”“老公公”(表示男性)、“公鸡”“公牛”表示雄性动物;第二个义项指的是公平,笔者引导学生将“八”想象成敞开的大门,任何人可以进入,表示“公平、公正、公开”,从而联想到词语“公园”;至于“公主”一词,则可以将“八”想象成公主的头纱。像这样根据字形结合字义进行创编识字,还是挺有效果的。

4.不离词句法

每一个汉字都是在具体的词句运用中实现价值的,脱离词句的汉字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汉字时,除了解析字形、字义之外,特别要注重字的活学活用,即通过组词或者句子表达训练,加深对同音字的辨别,真正将字学活、用对。无论是选择同音字组词,还是选择同音字进行句子填空,都是训练同音字的好抓手。例如,“东”和“冬”这两个同音字,在词语运用中错的还是挺多的,教师在教学时只解释字义“东”表示与方向有关,“冬”与季节有关,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将字放到具体的词语中理解运用,如“东方”“东北”“东西”“冬天”“冬雪”“过冬”……学生词义理解了,自然也就不会瞎用同音字了。又如,“在”和“再”这两个同音字,只有放进句子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区分。“在”的后面一般跟的就是地方或者表示正在做某事,如“我在家里”“妈妈在洗衣服”;而“再”则表示又一次,“老师要求我们再读一遍”,在固定词语“再见”“再次”“再三”中,“再”也表示又一次的意思。

在教学汉字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灵活选用以上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当学生掌握了汉字字理,学会了分析偏旁,懂得了借助词句语境选用字词,那么同音字也就不再是困扰学生的难题了。

三、妙用汉字:掌握同音字

许多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苦恼:很多学生在同音字专题训练时,都能够写正确,而在自己表达时全部都是“别字”。当你将学生的“别字”揪出来以后,他又能一下子就改正确。这样的情况在书写快、字迹潦草的学生中更多见,怎么会这样呢?不难推断,这样的学生心浮气躁,在语言表达时,没有深思而直接落笔,才造成这样错字连篇的现象。其实,正确辨别同音字只是基础,真正难的是能够在语言表达中正确运用同音字。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观察,会思考、能静心书写的学生,不仅字迹工整漂亮,“别字”概率也会小很多。因此,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先思考再落笔的习惯。这可以从看拼音写词语着手练习,要求学生“三步法”写词语:一步拼全拼音,二步想词语意思,三步下笔书写。很多学生在第一步就错了,只拼一个读音,然后想到哪个字就写哪个字,这样就很容易写错。词语拼音只有拼全,再想想词义后下笔,才能写正确。同样的道理,教师在指导学生表达句子时,一样不能急躁,引导学生学会逐字逐词,边思考边写下来,写完再通读一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通顺又意义表达正确的句子。

提高学生辨析、运用同音字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深入研究汉字字理,教会学生分析字形、字义,在具体的词句中积累运用,养成书写的好习惯,才能逐步引导学生找到辨别同音字的好方法,学生才能真正灵活地运用汉字。

猜你喜欢

同音字三步曲字义
耳听为虚 慎辨为实
同音字 我会分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同音字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耳听为虚,细辨为实
小学语文阅读“三步曲”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小学作文批改“三步曲”
绝和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