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与语言相融的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1-12-02江苏省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
江苏省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 孔 琴
语文教学所传达出来的,不仅仅是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应该是一种思维活动所产生的创新思想。思维与语言的相融,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只有当语言与思维相结合时,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行为。
一、图文相融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但对教材的解读,许多教师往往关注更多的是文中的语言,甚至完全忽略了蕴含着思维想象的图。也许这些图,是教材中本就有的直观形象的图;也许这些图,是教材中本没有,而是师生依据语言文字想象而产生的抽象图。教材中的插图往往是文本的补充,在文字的背后发挥着巨大的潜在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果我们从“图文相融”的角度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就会惊讶于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一)图中有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直观形象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言外之意,运用语言表达思维,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升华文本主旨,让学生悟得更多,收获更多。有时,文本插图就是师生互动的空白点。学生善于抓住这样的空白点,就可以愉快地放飞思维,充分发挥探究文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静夜思》中有这样一幅插图: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夜空中。此时,李白面对明月会思念家乡的什么?这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思维空间。这样借助图画挖掘空白点,文本就成了师生感悟的依托,插图便成了文本的拓展与升华,思维与语言在图文相融的情境中也较好地融为一体。
(二)文中有图
语文教学,虽说是语言的教学,但也离不开思维想象。法国画家保罗·高更说过:“我闭上眼睛,以求能够看见。”他道出了语文教学的一种较高境界——透过文本能看到头脑中想象的画面。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词的开头两句就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春景图:“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如何引领学生悟出“词”中画呢?通过找景物、想色彩、想画面、写画面,学生就可以从短短27个字的词中联想到许多,并能用优美的语言写下自己的所想,这幅语言文字中的图画就是语言与思维相互生长的最好产物。
二、文中有“道”
这里的“道”可不是“文以载道”的“道”,我把它姑且解释为语言训练表达的途径。
(一)词句的积累训练是基础
要想在文本的阅读中提高表达能力,读思结合、圈点批注的思维活动不可少,善于积累、贮存素材更是关键,可以积累佳词妙句,积累写作方法等。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词句的积累训练是基础。如《大小多少》一课,句式的表达方法基本相似,表达内容看似简单,但传达出来的信息量却很大:有反义词、量词的积累,有规律性句式的运用,还有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生活中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引领。教师有效地把阅读理解升华为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实践,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抓住了语文课程的根。
(二)片段的思辨模仿是桥梁
阅读与思辨密不可分,既要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感悟情感,又要在读写训练中进行思维培育。依据课标表达训练的要求,王毓新教授在他的著作《一体化读写训练教程》中指出,三、四年级是由段向篇的过渡阶段,在表达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学生应以句段训练为重点,教师应着眼于篇,从片段入手,引领学生在思辨中认识和练习各种构段的方法:总分、顺承、并列、概具、设问、因果、联想等。这些从文本中归纳出的片段分类训练,经历了由读到思、由思到仿、由仿到创的一个依据章法自由表达的过程。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仿写、改写或者续写是重要的训练途径,尤其是模仿,要引领学生“仿范文的样子,写自己的内容”。
(三)篇章的鉴赏表达是提升
唐代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人们往往只关注“读书万卷”的阅读量,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破”字。读“破”的意思是不仅要把书熟读成诵,还要消化、积累和学会灵活运用,这是由阅读到表达的重要过程。教师可以从篇章的特点入手,在鉴赏中学会运用,把传授知识和指导运用结合起来,并在指导运用、培养能力上多下功夫。比如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低、中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认识、会仿,那高年级就必须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在修辞的鉴赏中明白作者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的目的。如此看来,教师必须沉下心来研习文本,依据文本特点,恰当地设计口语训练,合理地加强语言篇章训练,从而实现一个从阅读感悟到语言表达,再从语言表达回归阅读感悟的循环过程,同时学生的人文内涵也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升华。
三、文中有“术”
这里的“术”,姑且解释为训练语言表达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规律,学生把语言规律化解在语言表达中,培养有内涵、有个性的语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求达到自主表达内容、自由表达情感的境界。
(一)在阅读中延伸思考,记录感悟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思考,并及时记录下阅读感悟,这也是一个由读到写的过程。以《大自然的声音》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记录。文中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圈画出描摹声音的词语,发挥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这些风声、水声、动物的声音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阅读是人对文本信息吸收的过程,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不同,从文本中感悟到的信息也不尽相同,把这些不同的感悟记录下来,也就形成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二)在阅读中延伸思考,积累素材
文本内容是作者观察思考和思维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是作者表达的某种认知与观点。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应该有自己延伸性的思考,从而为语言的表达积累丰富的素材。如《明天要远足》这首以孩子们的情感为本位的儿童诗,非常切合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现各种各样的美景,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模仿文中小诗畅谈想象内容,表达自己远足前期盼、兴奋、激动的情感。
(三)在阅读中延伸思考,突出重点
在平时习作中,部分学生往往或是不能围绕主题去选材,或是如流水账般漫无边际地表达,没有重点,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要从阅读中去寻找根源,阅读后要能有效地从文本中提取表达的精华内容。如《爱之链》,文中写了三件事:乔伊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女店主深爱乔伊,但这三件事不是孤立的,而是很好地统领在一个“友爱互助”的主题下。文章的选材为主题服务,学生一旦在阅读中有了这种选材意识,也会带着这种写作思维架构自己的习作,从而使得读写相融相促。
四、“道”“术”合一
在读写训练的问题上,表达的途径与方法不可截然分开,二者应该统领于语言表达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当二者合一时,只有跳出表达的圈子看表达,学会在思辨中鉴赏与评价,才能高屋建瓴地审视表达,提升表达能力。
此外,鉴赏与评价不能止于文本,而应该更多地迁移到习作的评讲中去,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得文本与语言的实践相结合。关于这一点,管建刚老师对作文教学的主张可谓是一语中的:“先写后教”“以写定教”,淡化“作前指导”,强化“作后讲评”。有了这样鉴赏与评价式的评讲,小到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大到文章的表达方式、谋篇布局、行文线索等,学生的表达会更加精彩。
当然,语言文字训练不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唯一方式,但是没有理解与表达训练的语文教学是空泛的,没有交流与分享的语文教学是无趣的。在“读写相融”理念下,语文教学离不开思维与表达的融合,在思辨中实现“图文相融”,在思辨中感悟“文中之道”,在思辨中掌握“文中之术”,从而让语文教学实现华丽的 转身。